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啓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淮陰侯韓信是中國古代“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由他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等都堪稱軍事史上的不朽傑作。由於卓越的軍事才能,早在楚漢時,韓信就被贊為“國士無雙”、“功高無二”,後世更是將他奉為“兵仙”、“神帥”。
誠然,韓信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軍事奇才,是為大漢江山立下最多戰功的一代名將。但是,縱然能力再強,功勞再大,韓信最終卻未能逃過開國功臣更古不變的悲慘結局——冠以謀反罪被誅殺。以至於韓信死前發出如是感慨:“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注:引文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但是,誘殺韓信的並非劉邦本人,而是呂后和蕭何。
根據《史記·淮陰侯列傳》的記載,呂后是趁劉邦外出平定陳豨叛亂期間,聯合蕭何設計將韓信騙入宮中,隨即誅殺於長樂宮鍾室,並夷其三族。等劉邦平叛歸來,韓信已死,塵埃已定。
當時,呂后給韓信安的罪名是“謀反”。但是,實際上韓信並無謀反之實,至於到底有沒有謀反之心,史學界也存在不同看法,至今沒有定論。筆者認為,實際上韓信是不是真謀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想要韓信死,所以,他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那麼,得知韓信死訊後,劉邦又作何反應呢?對此,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有明確記載,而且,內涵頗深,耐人尋味,寫出了最毒帝王心。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當時的反應是“且喜且憐之”。那麼,劉邦“喜”的是什麼?“憐”的又是什麼呢?
筆者認為,司馬遷總結的這句“且喜且憐之”非常生動形象。
劉邦“喜”的是,終於除掉了韓信這個心腹大患。在劉邦看來,韓信功高蓋主,既有實力又有野心,劉邦百年之後(韓信死後第二年,劉邦就駕崩了),他必定會威脅到太子劉盈的統治,甚至可能會傾覆大漢江山。所以,呂后誘殺韓信,無疑是幫劉邦解決了後顧之憂,這就是劉邦“喜”的緣由。
而劉邦“憐”的是,他痛失了韓信這樣一位股肱之臣,左膀右臂。毫無疑問,韓信曾憑一己之力左右了楚漢戰爭的走向,甚至可以説,如果沒有韓信的鼎力相助,劉邦絕不可能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王朝。對於韓信的功績,劉邦心知肚明,對於韓信的能力,劉邦更是萬分認可。但是,為了劉家江山永固,卻不得不殺韓信。對於韓信的死,劉邦實則也心存惋惜。
另外,《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了劉邦得知韓信死訊後的另一反應,即加封蕭何。
第一,劉邦將蕭何由丞相改任為相國。這裏解釋一下,當時西漢的丞相設兩個,即左丞相和右丞相,但相國只設一個,是真正的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蕭何的職位由丞相變相國,顯然是升職。
第二,劉邦另外加封了蕭何食邑五千户。西漢開國之初,劉邦大封功臣時,蕭何原本的食邑是八千一百户,已經相當高了,此番又加封五千户,無異於大幅度加薪。
第三,劉邦加派500士兵外加一個都尉給蕭何,作為蕭何的私人衞戍部隊,加強警備。這就相當於給蕭何加派保鏢,進一步提升蕭何在朝中的身份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得知韓信被殺,劉邦為什麼要加封蕭何呢?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劉邦這麼做,無疑就是賞賜蕭何的“助殺韓信”之功,因為,誘殺蕭何的妙招,是蕭何幫呂后出的。
由此可見,韓信之死,劉邦的“喜”,要遠遠大於“憐”。劉邦縱然再愛才、再感恩,在皇家利益面前, 他終究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屠戮功臣,以保全子孫,保全江山。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最毒帝王心吧。
那麼,對於韓信之死,以及劉邦的事後反應,各位讀者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各抒己見!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