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酒都是尋常之物,生活中隨處可見,沒有哪個家庭會把煙酒鎖進保險櫃中,不讓孩子看見,想着不讓孩子觸摸到。可是,儘管煙酒在家中“隨處可見”,孩子唾手可得,但沒見多少個孩子從小“見煙眼開”,嗜酒成癮,沒有煙酒就活不下去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以為,答案很簡單,習慣使然。
在人們的意識中,煙酒都是“大人”用品,孩子是不能用的,用了是有危害的。因此,無論是在自家中還是走親串友時,甚至在社會上,每個大人都會嚴禁孩子使(食)用煙酒。更從不把煙酒當作玩具哄孩子。相反,一旦發現有孩子偷偷使用,家長都會嚴懲不貸。如此情況下,孩子從小就形成一種觀念:“煙酒都是大人用品,孩子不宜”。這種觀念從小植根於腦中,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在一定的年齡段內,對於煙酒都沒有任何“概念”,天天見,天天視而不見,大人“很受用”,他們卻沒感覺。
現在的手機,對青少年來説,已然成為一害。不少孩子玩手機上癮,荒廢了學業不説,還損傷了眼睛,損害了健康。有的為買遊戲裝備、打賞自己喜歡主播,不惜“盜刷”家長鉅款,更有甚者,玩手機成癮,視手機為生命。近年來不斷媒體報出,手機被沒收後,孩子不是自殺,就是殺害老師或家長的惡性事件發生……
於是乎,讓學生禁玩手機呼聲漸高,有人甚至提出立法,特別是“校園禁機”更成為人們共識,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迫在眉睫之大事。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通知》強調,學校要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裝置;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
這些辦法很好,很具體,但是實際的效果如何,我並不看好。這是因為禁止手機進校園,僅是一種治標,並不能解決孩子“手機癮”問題的“本”。
手機體積小,玩起來不用其他“設備”,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即便在校園裏也是難以完全禁止的。而且,現在手機價格低廉,不用家長出錢,孩子們自己就可以購買,一個孩子有兩部、三部、四部手機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上交、沒收都不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退一步講,就算學生在學校不玩手機,放學後,雙休節假他們一樣是可以玩的。
而孩子們為什麼願意玩手機?為什麼玩起來上癮?不是孩子的問題,根本原因還出在大人身上。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甚至還不會説話的時候,就開始玩手機了。家長為了哄孩子,就會手把手地教孩子玩手機,這幾乎是現代家長、家庭的共有“特色”。
有個朋友説,他家的孩子,才10個月,手機就玩得很溜了。你把手機給他,他就點視頻,他就知道按“三角箭頭”,一看相不中,就按“返回箭頭”,再按“下一個箭頭”,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看的……
朋友説這話時,一臉的驕傲,“孩子實在是太聰明瞭……”
而這樣的場景,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從小你就讓孩子玩手,他們當然就把玩手機看作和吃飯、喝水一樣很自然的事,時間長了,就會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等到大了,你竟然想着不讓他玩了,他當然就會覺得“沒有了手機,生活、生命還有什麼意義?”要麼自殺,我麼殺人?
因此,我以為,要想讓孩子不玩手機,不能等到他們大了再禁,當和煙酒一樣,從小就禁,從小就禁止他們接觸手機。孩子玩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玩手機!從小讓他們形成,手機是大人的“專利”,不是他們的玩具,他們只有長大了,才能享有擁有手機的權利!
當然,要想做到這樣,不是一個人、一家人、一個學校的事,是全社會的事,全社會所有“大人”都要形成這樣的觀念,這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以這樣的觀念和態度對待和要求,所有的孩子——孩子玩手機,人人喊禁!
若非如此,無論什麼樣的辦法、禁令,都不會消盡孩子們的手機癮,都不會禁掉他們手中的手機……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 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