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接受國際教育的孩子,就算成為“香蕉人”又怎樣?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經典

送孩子出國或者上國際學校的家長,往往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香蕉人”,即表面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內裏卻已經完全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本文作者身為混血寶寶的媽媽,卻全無這種焦慮。在她看來,優秀的人無需通過地域來尋求安全感,“第三文化兒童”比一直生活在一元文化中的孩子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

作者:愛娃

本文原文來自:爸爸真棒

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台,致力於理性、

深度、有啓發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如果你打算為孩子選國際教育這條路,一個繞不開的選項就是出國,出國一個繞不開的國家就是美國,去了美國一個繞不開的詞就是“香蕉人”。

有沒有被這段繞口令繞暈?

其實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查了半天的資料也沒想明白,從什麼時候開始,“香蕉人”(Banana)居然和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劃等號了?

首先,ABC從90年代一個海外華人可以用來自誇的詞,到如今居然逐漸演變成一個帶有貶義和諷刺的詞,其背後的文化消長和社會變遷值得回味。

其次,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香蕉人”這種説法,但很少人會意識到,這個詞語是帶有貶義和明顯歧視意味的。

維基百科上説,這個詞最早是由海外華人發明出來,用來調侃那些只説英文不懂中文的華人的。後來隨着這個詞的逐漸流行,用法也愈發混亂:有的大陸人簡單粗暴地用香蕉人統稱海外華人;有的身在海外已經完全認同西方社會的華人也會自稱“香蕉人”並以此為傲。

最後,這也是困惑了中國人至少30年的一個經典問題:自己的子女是黃皮膚,(因為移民、留學、上國際學校)全盤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不感興趣,不肯説中文,逐漸變成所謂的“香蕉人”,父母又無可奈何,如何是好?

上週我碰到從德國回來探親的初中同學,她已經是兩個娃的媽,見到我的第一個問題也是:你們家娃的強勢語言是哪個?可見只要離開了中國,“中文”都是家長們心頭大患。

作為一個“美國人他媽”,我家的這位小朋友因為長得過於跟我沒有什麼關係(含淚),所以對於他的“強勢語言”也好,主導文化和價值觀也罷,我這個娘基本處於撒手不管,任其發展的狀態。當然,也不代表我就如我所説的那樣淡定。語言和文化的發展與選擇,在他這樣的孩子身上,註定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但憑着直覺,總是對那些動不動就用“香蕉人”來稱呼海外長大的華人二代的説法,不敢苟同。

下面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向大家彙報一下,那就是就算孩子成為他們口中的“香蕉人”,那又怎樣?

為什麼要這麼執着?

有的家長説:“雖然孩子以後要到美國留學,但是,他畢竟是個中國人,我要孩子堅持説中文,我不要他成為‘香蕉人’。”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送孩子去國際學校、去留學、甚至舉家移民的初衷是什麼?如果你不願意讓孩子成為國際視野的地球人,你幹嘛送他上國際學校、出國留學呢?你幹嘛大費周章移民呢?是有什麼東西讓你逃跑,還是有什麼東西是你真正追求?

我理解很多父母內心希望通過教育也好、感化也好,總想着不能丟掉孩子的“中國”根,得把孩子拉到中華文化的陣營裏來。其實,你有沒有仔細想過,這是情感大於理智的。你能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文化,但你不能強迫他們接受某種身份。

如果這麼不想讓小孩變成“香蕉人”,那要麼你就別離開故鄉;要麼就永遠把他圈養在海外華人圈裏,隔離於國外社會。但那現實嗎?如果你又圖國外的好山好水好福利,又指望孩子不西化、認同你的母語文化,你覺得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完美的事?

這也是我對於身邊打算送孩子去國際學校或者鐵定了心要移民的朋友們一直不單方面鼓勵的原因:尤其是我覺得那些心理層面完全沒有準備好的家庭。

01.

是TCK,不是香蕉人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香蕉人”這個落後的名詞從字典裏劃掉,引入“TCK”這個更準確的詞。因為從你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出國留學的第一天起(這裏指的是幼年的孩子),他就是一個“TCK”(Third Culture Kids)即“第三文化兒童”。

“第三文化兒童”這個名稱源於社會學家作者David Pollock和Ruth Hill Useem 1950年的著作。這本書是全球國際學校家長必讀的一本書。

什麼叫第三文化兒童?

即父母原來的文化是第一文化,而孩子在成長的重要階段身處一個不同的第二文化,從而形成自己經過融合的第三文化。第三文化的孩子,永遠都不會完全屬於父母的第一文化,也不會完全屬於自己成長的第二文化。

這個詞最早定義的是一批國際流動人羣的孩子,如傳教士、外交官,現在也泛指國際學校或低齡出國留學的孩子,也包括各種海外華人二代(如ABC、BBC、CBC)們。很多歷史名人就是TCK。

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都畢業於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全部都是學貫中西的大才女。宋美齡當年在美國的英文演講,故意用了生僻詞,美國記者都需要查字典才明白。

美國最著名的TCK是總統奧巴馬。奧巴馬是非洲和美國的混血兒,他出生在夏威夷,成長於印尼和芝加哥。這就是一個典型的TCK成長背景。他的第一任內閣裏面有很多人也都是TCK。

離我們最近的有王思聰,王思聰5歲出國,一路所受的教育幾乎是純正的西式精英教育,在社交媒體上嬉笑怒罵的王思聰其實是哲學系畢業的。

他則代表了中國富裕階層二代最早的TCK,接受西方精英教育,價值觀西化,在他剛剛回國時有過一段與父輩為代表的中國商業價值觀衝突和適應的過程,好在他有一個不會強按牛頭硬喝水的父親,和他本人商業直覺極其敏鋭,目前看似乎還不錯。

但如果去看別的企業家海歸二代,在“接班”問題上,很多父輩和子輩衝突是很激烈的。

王思聰是典型的TCK

02.

一個典型的TCK三姐妹的故事

微博上著名的教育專家、MIT中國總面試官蔣佩蓉自己就是一名TCK,她在博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在11歲的時候跟兩個妹妹移民到加拿大。當年在温哥華的高中,我們是全校唯一的華人,我的同學們都是白人,多少對亞洲人有種族歧視。當時他們認知裏的中國人就是去北美修鐵路的勞工。

我們三姐妹對此的反應也完全不同。我出於反感,就決定不融入新環境,以我作為中國人的身份為榮。我喜歡聽台灣的流行歌,追台灣的連續劇、卡通片。

我二妹則很喜歡新的環境,所以決定完全擁抱她的新身份,成為一個道地的加拿大人。

我的小妹為自己黃種人的身份羞愧,每次全家人一起在街上走路的時候,她會故意走到馬路另外一邊,不跟我們一起走,不想讓別人認為她跟我們有關係。同樣一個家庭的三姐妹,因為對於環境的不同感受和反應,都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但是到了大學以後,我小妹突然想要尋根,因為大學裏面的同學對她的亞裔身份非常好奇。結果她修了東亞研究系,學了四年的漢語,在加拿大取得了律師執照以後回台灣當起了律師,用最地道的中文工作,讓我們全家對她刮目相看。相反我的二妹一路不回頭,她從MIT畢業以後就一直忙着做企業,所以到現在已經幾乎聽不懂中文。”

蔣佩蓉家中三姐妹的故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TCK樣本,建議大家仔細看看,基本涵蓋了TCK對於新文化、言語、和環境的不同反應。有認同母語的,有擁抱第二文化的,也有由於遭到歧視而厭惡母語文化的。但是從她們成年後的轉變也可以看出,這種認同也是運動的,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TCK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蔣佩蓉三姐妹

03.

養育一個TCK是對父母智慧的考驗

TCK作為一種國際流動人口的現象,其實存在了很多年。但很多人包括TCK自己,不會意識到這個課題。TCK們有很多的優勢,但TCK在成長過程中有更多的困惑,養育一個TCK也註定有許多挑戰,是對父母智慧的考驗。

父母們首先要搞明白,你和你孩子的生長環境有一個本質不同:你生於一元文化環境,他生於多元文化環境。1.0和2.0版本能一樣嗎?

他面臨的問題,可能你完全超出你的經驗範疇,所以就不要再糾結於“文化背叛”這種問題了,看清現實,理解你孩子作為TCK的處境先。

第一,你孩子的華人面孔無法改變,他的英語説得再地道,也會被外國人打上“中國人”印記,往往一代移民想拼命保留這個印記,二代想拼命甩掉這個印記。但這是種族,跑不了。

Zootopia為什麼這麼紅,就是它特別生動地展示了人(mei)類(guo)社會本質還是動物園嘛,我和你“不一樣”,首先是長相“不一樣”,這決定了種族,決定了人和人交流和交往的一切前提。這是你孩子必經的“外貌認同”;

第二,你孩子學校裏都説英文,作業要寫英文,將來申請大學、找工作,都需要英文思維,幹嘛一定要求他看見瀑布的時候一定要會説“疑似銀河落九天”而不可以説“Amazing”啊?即便是我們土生土長在中國,被好萊塢、迪士尼、美國總統大選轟炸得還少嗎?一種語言背後就是一種文化,哪種語言強勢就是哪種文化強勢,英語是強勢語言是毋庸置疑的了。所以這是你孩子必經的“語言認同”;

第三,你的孩子將來多半是要成為英文思維主導的了,沒準在你精心培養下也是中文思維,但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他內心經歷了兩種甚至多種文化在內在經過篩選、整合,才最後形成自己的第三文化的,這就是來之不易的“文化認同”了。

這就是TCK們悲催的現實:他要面臨的是長達一生的外貌認同、語言認同、文化認同的文化苦旅。

相比之下,一元文化長大的孩子們從某種意義上要幸福多了,因為他們人生路上基本不會有“自我認知”這種煩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這樣的終極追問動不動就出現在TCK的腦海中,據説這會在孩子中年後顯得尤其突出。

但是!你們知道,我一定會有“但是”的。

怎麼辦?TCK的父母們,難道就此懊惱地躺倒嗎?當然不,説了一大堆困難,我們怎麼能不説TCK的好處呢?

04.

關於TCK的養育解決方案

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找到解決方案。

一、自我認知和歸屬感問題

TCK最沒有歸屬感怎麼了?《Third Culture Kids》一書的作者已經説了,TCK的歸屬感只能來源於跟他背景相似的人,也就是TCK跟TCK最有共鳴。從視野和格局來看,只要父母的教養方式不是特別自卑或特別民族主義,TCK們都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的。反而,多元文化背景的孩子,一定在各方面都比單一文化的孩子要有優勢。TCK們也會跟TCK特別有共同語言。

至於孩子的自我認知,這個問題恐怕是沒有最優解的,只有取捨的問題。身份認同在全世界各種族都是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若引導得當則有所裨益,然而如若父母過分糾結反而對於子女不利。父母坦然接受,則子女也坦然。

有時候,華人在美國“融入”主流社會是一個偽命題,“融合”才是正道。

因為從感情上來説隨着小孩融入新文化還是堅持老文化是個兩難問題,很難有解。所以我建議大家放棄從感情角度來考慮,轉而從功利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只要哪個文化對孩子好,哪個語言對孩子好,咱們又有條件接觸,咱們就學。

二、文化歧視問題

無論是在國際學校還是已經去了國外,文化歧視絕對是客觀存在的。這個問題,在美國長大的TCK回國會遇到,在中國長大的TCK去美國也會遇到,在人類社會還沒進化到世界大同之前,這是一個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

有時候,孩子們尤其是青少年,絕對是一種天真而又殘忍的存在。學生們之間的歧視,比成人世界更加赤裸裸。

比如剛到美國的新移民孩子,會被嘲笑為“Fresh off the boat”。

面對歧視怎麼辦?就像“幼兒園孩子被打了該怎麼辦”一樣,讓深受儒家文化薰染的亞洲父母們一籌莫展。

知乎上某位網友認為:文化歧視,就是多元文化語境下養育孩子的代價。千萬別又讓孩子嘗試完全融入某個單一羣體。而是給他培養精英意識與國際意識,讓孩子深刻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自己生來就該用更高的眼光來看待問題,知道“懂得理解他人的人類數量遠比教科書上寫的少”。

華人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被歧視或被孤立的原因歸結為他自身不努力,或者訓斥一番,一定要避免孩子的自責,幫他們建立自信,和明白理性對待這一切的必要性。並且,要多帶他到不同圈子裏讓文化碰撞,不要長期拘泥於一個圈子裏,身體力行地讓他明白自己的更高的視野,從而把那些歧視不屑地踩在腳下。

而我個人的建議是,面對歧視時,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中國孩子也一定要學會“發聲”,並且是有理有據,有禮有節,通過合法渠道的發聲。

今年的數萬華裔在美遊街聲援“梁彼得案”事件,最後從15年到5年緩刑,足見一個羣體在異國他鄉的權利,本來就不能指望靠對方是聖人來施捨,而要靠自己去爭取。中國人吃了太多“沉默的模範生”的虧,而缺乏發聲、辯論、演講的藝術,這一點,在即將踏入美國或國際社會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需要早做準備,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軟實力。

三、親子溝通問題

“媽媽,這個事情你不懂的,因為你是中國人。”這是“TCK媽媽受刺激”排名第一的時刻。隨着孩子年齡漸長,很多小留學生的媽媽們會覺得,自己好像在慢慢失去孩子,文化和語言的鴻溝越來越深。

事實上,如果你沒有辦法把孩子變成完全的中國人,那麼你可以試着把自己變得更美國。

因為絕大多數時候,父母想要TCK學祖輩的語言,學祖輩的文化,有時候並非是多麼理智的想法,“孩子繼承的只是父母的懷舊和鄉愁”罷了。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張薇建議,有的媽媽在孩子進入國際學校或者出國留學後,也開始學習英語,我覺得這非常值得鼓勵,相似的經歷能成為你們關係的粘合劑。

當你也經歷過學習英文的困難,當你熟悉了西方人的思維習慣的時候,當你們看一部英文電影,同時笑出來的時候,你和孩子之間的差異會縮小,你們在另一個文化中找到新的相同點。

四、中華文化“傳承”問題

話説大家這麼放不下中華文化,能不能三句話裏把中華文化的精華説明白?可別告訴我是功夫書法包餃子哦。説句大實話,身在這個文化中,我們是聞不出這裏面的香臭的,只有跳出去了遠距離觀望,你才能明白這裏面的好。而你要試圖讓你的孩子明白你的鄉愁,是多半行不通的。

所以,與其逼你孩子認祖歸宗,還不如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與其説教,不如引導,哪一天你的孩子能自發地愛上中國文化,那才是厲害。我覺得還是培養孩子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最重要。

真正棲息着中國文化的是思維方式。遇到不同的事情,你可以告訴孩子關於中西方的不同思考方式。也可以鼓勵孩子閲讀有趣一些的中文書籍,等到閲讀中文的習慣養成了,就應該可以自己找書來讀或者上網去看東西。中文和中國文化不應該成為父母強加給孩子的東西,這樣反而容易形成逆反,到最後變得排斥中國也有可能。孩子如能最後自願去發現這樣一個更大的世界,那才是更優選擇。

05.

是TCK,更是國際公民

未來的世界將屬於TCK,因為這個世界正在快速的國際化,需要更多的TCK來解決因為各種文化衝擊而帶來的挑戰。TCK是天然的外交官,因為他能夠跳出主觀和偏見,用理智而客觀的眼光去看一件事,而比單一文化人的視野更豐富。從這個意義上説,TCK就是未來的國際公民啊。

最後的結尾説幾句大道理:真正優秀的人是不分國界的,因為他們真正超越了地域、民族、國界的侷限,而不優秀的人只有帶着各種各樣的地域烙印才能給自己安全感。花那個功夫忙着去區分什麼香蕉人、雞蛋人、菠蘿人,不如多花一點功夫,開放一點看世界,你終究會發現,多元文化是很瘋狂,但也很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