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中專、中師生,到底是什麼水平?可以媲美211、985嗎?
青春一去不復返,事業一縱永無成。
眾所周知如今我們的時間正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很多發生過的事情已經成為了歷史。社會總是在進步的,許多曾經驕傲的事情放在如今就顯得比較一般了。就拿學歷來説,九十年代前的學歷普遍初高中,如今的學歷絕大多數都是大專本科。
如今如果談起一個孩子的學歷問題,如果是高中或者是中專來講,都已經講不出口了,而且還會認為這個孩子學習非常差,沒有什麼發展。可在九十年代前的中專,那可是很高的學歷了,不僅能安排工作,而且還比較體面。
就以現在的現象來看,如果學歷僅僅是中專,可能稍有技術的工作都沒法做了,畢竟門檻在那裏,例如公務員考試,起碼也要大專以上學歷。但是在以前,尤其在九十年代前,可以堪比如今的一級高校嗎?那種986,211級別。
九十年代前考中專和中師有多難?
那時候的學歷不像如今那麼普遍,動不動就大專本科,稍微好一點就直接研究生了,在九十年代年前,大學生絕對是少有的,能考上大學的首先學習成績頂尖,其次還要看家庭條件,一些富裕子弟選擇大學的概率比較大。
當時沒有上大學的人並非學習成績不好,而是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比如中專和中師,是當時農村孩子的首選。因為農村孩子考上這兩個學歷,在畢業之後會有不錯的工作等着分配,而且所需的學費也比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專錄取率可不高,以九十年代為例,中專的錄取率僅僅只有5.33%,也就是説一百個孩子考中專,考上的僅僅只有五六個,這個難度超過了當時大學的錄取率22%和高中的錄取率18.2%,這説明當時的中專是一個難拿到的學歷。
考中師的難度又比中專高了一個台階,在同樣的年代,中師的錄取率是很低的,在重點高中如果有一百個學生,師範學校的招生比例也僅僅10%,也就是説,從一百個優秀的高中生中,選出十個最優秀的學生,才有機會被中師錄取。
八九十年代,屬於中師和中專的時代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我國改革開放處於蓬勃發展的時候,對於高學歷工作者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那時候全國處於全面發展的黃金期,各行各業的人才都非常短缺,國家對中專生的福利也是非常好的,至少能夠分配工作,提供工作崗位。
中專與大學相比,中專能夠提早四年畢業,能夠走快的走向社會創造價值。四年的時間發展對國家來説非常重要,對於中專生走向社會來講同樣如此。現如今很多大廠的領導,行長,或許就是曾經的中專生。
中師畢業之後就是從事教育崗位的,那時候國家對教育是非常看重的,教育人才也非常精確。在中師畢業後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學校開始當老師了。別小看這些老師,質量是非常高的,畢竟報考中師的難度和師資能力擺在那裏。可以説八九十年代,屬於中師和中專的時代。
九十年代的中專能和如今的985,211比嗎?
如今的211和985算是國內的一流大學了,都是平時高中成績名列前茅的尖子生,那麼211和985的錄取率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以08年為例,來對比一下本科中的985和211的錄取率。
以08年為準,本科的錄取率佔高中比例的43.3%,其中985的錄取率僅僅2%,211稍微高一點,佔到了6%,一本的錄取率也佔15.3%。以九十年代的中專錄取率5.33%來看,考985學校的難度要略高於九十年代的中專,但要比考211學校要難一些。當然這僅僅是通過錄取率來看,還有報考人數,專業和地區等等因素沒有考慮進去,因此這僅僅是從某一方面得到的數據。
不過中專隨着時代的發展,在人才行列中慢慢處於淘汰的邊緣了。就拿九十年代來説,中專是香餑餑,不僅能夠學費免除,而且還能為家裏拿糧票,分配工作,享受國家工人的福利,這種福利是如今名牌大學都無法企及的。
現如今中專學歷説實話在社會上已經沒有了競爭能力了,自從2000年開始,中專畢業生不再包分配工作後,再加上中專生持續擴招,導致很多中專生畢業就失業,競爭壓力大不説,文憑認可度也變得越來越低了。
總結
中專和中師是八九十年代的人才骨幹,隨着社會的發展,對學歷的需求肯定是處於升級階段。現如今,中專生的質量整體不是很好,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不可同日而語了。
現如今,不管什麼學歷,走出社會還需要靠自己,學歷能成為你的敲門磚,但不完全代表你的能力,想要有好的發展,還需要全面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不被學歷所限制,即使以後是研究生的時代,作為本科生的我們,憑藉自己的實力,照樣在社會上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