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中專”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總是看到有關中專的一些文章。我沒有點進去仔細讀過,好像是有人嫌人家是中專畢業,就有些瞧不起人家了。我讀書時,有同學讀中專,我畢業後又教過中專的學生,便忍不住要來湊個熱鬧。
中專是“中等專業學校”的簡稱,是職業教育的一種形式。這種學制源自蘇聯,以行業辦學為主,主要是培養中級管理人才。1981年以前,中專只招收高中畢業生。1986年以後,省部屬中專開始招收初中畢業生,這使得中專報考的難度急劇加大,錄取率不到10%。
中專畢業包分配,相當於端了一個“鐵飯碗”。學習年限又比大學短了幾年,可以早點工作拿工資。在那個家家都不富裕的年代,早點多一人拿工資,是極為讓人羨慕的事。而農村出來的學生,更是想早點工作,減輕家裏的負擔。因此,那時的中專確實難考,有“上不了中專,才上高中的説法”。但這種説法過於絕對了,“大學”在那時的孩子和家庭心目中仍然是第一位的。
中專畢業證
我1987年初中畢業,我們縣中考第一名,也是我們班的第一名,因為家庭原因,讀的就是中專。我一開始也想讀中專,但是父母看到我讀書還不錯,再加上我們那裏還沒有出過大學生。他們便咬緊牙關,非要將我送進大學不可,我才報了一中,進了快班。讀中專,四年後穩穩地就有工作了,而讀高中,未來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初中畢業之後,如果能讀上中專,其實相當於提前解決了後顧之憂,進了保險箱。而讀高中,卻還有很大的風險。那時上大學相當難,即使要上中專也很不容易,大部分便就此結束學習生涯。在高考之前有一場預考,要淘汰一部分學生。所以,一些高中生,讀了三年高中,卻連踏進高考考場的資格都沒有。特別是農村出來的,只能再回農村務農,那麼多年的書算是“白讀”了。
到了九十年代,畢業分配製度改革,再加上大學擴招,中專失去了她的吸引力。到了九十年代後期,中專招生已經變得極為困難了,學校生存都是個問題。這個分水嶺,就在1995年。這之前,中專確實難考,這之後,中專確實沒什麼含金量了。我們不妨從高考招生人數上來看看這個問題。
1992年之前,高考錄取人數一直在60萬左右,1993年,高考招生人數突破了90萬,1997年突破了100萬,1999年大學擴招正式開始,一下就達到了160萬,錄取比例為55.6%。所以,到了1995年,大學好考多了,再加上經濟條件都變好一些,送孩子上大學再也沒有那麼吃力了。上大學,成了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首選。
中專畢業證
我工作後,就在一箇中專學校教書,帶的最後一屆中專生班主任就是1995級。那屆學生裏,確實有不少優秀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不錯,德智體美勞確實挺全面。他們後來的工作,已經沒有包分配了,但都還不錯。這屆學生畢業之後,學校面臨着極大的困難,這也迫使我不得不再複習考研究生。
因此,1995年前的中專生,真的不能小瞧了他們。他們很可能就是各個學校的尖子生,學習能力很強。他們沒有讀大學,並不是他們沒有那個能力,而是各種各樣的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實也有不少的中專生,通過後來的深造,成了大學生、碩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了。
而1995年之後的中專生,可能含金量就沒有那麼高了。他們可能是真的考不上高中,才讀的中專。當然,也不排除有極個別因為家庭的原因,而沒有上高中的,但那畢竟是很少很少的。現在,“中專”一詞已經成了歷史,中專生也成了歷史中特殊的一個羣體。
其實,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地用學歷來評價一個人。學歷高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厲害,但並不意味着在各個方面都厲害。學歷低的,可能有各種原因,也不意味着他們在各方面都差一些。學歷,只是學習的經歷,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一切。
還有人總喜歡用中專和現在的大學相比較 ,説那時的中專甚至比985、211都厲害。這是不對的,兩類學校培養目標不同,側重點不同,雖然都是職業教育,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就像蔬菜和肉,都是吃的,但不能因為肉要貴得多,那就説肉對人體更好一些一樣。
大學學位證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難評價?那就是人。產品可以制定標準,可以全國統一,甚至是全球統一。但是,“人”是沒法用統一的標準來評價的,涉及到太多沒辦法用指標衡量的東西了。一個人的學歷高,就一定比學歷低的人差?估計誰也不會贊成這種説法。當然,也不能説學歷低的就一定比學歷高的好,那也是在扯犢子。
一句話,學歷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全部,不能成為判別一個人高下的唯一依據。主要還是要看其表現,不過表現也不好用一個標準來評判。所以,人的評價實在是太難了。不要輕易地去崇拜某個人,也不要輕易地去貶低某個人,我只能這樣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