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知道與三峽大壩近在咫尺的茅坪古鎮麼?它曾是晉朝的建平郡治所在地,聲名遠播哩。
茅坪古為建平郡,最直接的佐證,便是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郭璞,他青年時代曾寓居夷陵(宜昌)研究古籍並批註《爾雅》,此境遺有“爾雅街”和“墨池巷”。他之所從寓居於此,是因其父郭瑗在距此不遠的建平郡任太守。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茅坪的古名叫太清鎮,位於西陵峽廟南寬谷中段,兩岸山勢舒緩,水域漸次開闊,江灘碼頭易於泊船。此境上扼巴蜀,下達宜沙,商業與軍事地位顯赫。《通典/州郡十三》載:“吳置建平郡,在此。太清鎮在縣東南八十五里,吳置蜀,居三峽要衝,塞山蠻之路、寇掠之道。”
三國歸晉後,將建平郡治設在巫城(夔州)。自此,太清鎮便僅僅是個普通集鎮,屬秭歸縣管轄。不過因太清鎮城池原屬吳國,後人仍稱為“吳城”,或“建平城”。
南北朝時期,各轄區略有變動,但太清鎮隸屬秭歸縣不變。北周至隋朝,太清鎮先屬秭歸縣,後屬長寧縣。
唐代新立興山縣,秭歸江南東部歸興山縣管轄,興山縣治設於太清鎮,後移往夔子城。《舊唐書·地理志》載:“(興山)舊治高陽城,貞觀十七年,移治太清鎮。天授二年,移治古夔子城。”不再是縣治之太清鎮,復歸秭歸縣。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宋代,太清鎮地名喚咋“城下”。陸游《入蜀記》載:“十日。……泊城下,歸州秭歸縣界也。與兒曹步沙上,回望,正見黃牛峽。廟後山如屏風迭,嵯峨插天,第四迭上,有若牛狀,其色赤黃。前有一人,如着帽立者。昨日及今早,雲冒山頂,至是始見之。因至白沙市慈濟院,見主僧志堅,問地名城下之由。雲院後有楚故城,今尚在,因相與訪之。城在一岡阜上,甚小。南北有門,前臨江水,對黃牛峽。城西北一山,蜿蜒回抱,山上有伍子胥廟”。
明末清初,清軍與明軍在“城下”對峙:上水路為清軍控制,築土城於城下,而宜昌城仍由明軍固守,川江交通阻塞於斯。川商無法抵宜昌,只能將貨物暫運於洗水沱、長埠沱一帶,上岸待售。隨後,鄂南、湘西商賈也趕來此地經營。於是,城下的平壩上形成了“新街”和“銀街”兩條街,被稱作“城下坪”,人口愈萬。
據傳,數年戰事平息,清軍佔領宜昌後,川江航道重慶至宜昌全部恢復,各地來城下坪做生意的商户,紛紛撒離。城下的市場沒了,“城下坪”的稱謂也被人們淡忘。
據考證,“茅坪”地域正式得名於明洪武年間。清代《歸州志》載:“(長江)自巴東縣經東瀼口二十里至牛口入歸州境,逕東南流七十里至州城,又一百二十里至茅坪出歸州境。相傳,這裏在古時地坦坪大,茅草甚多,故得名為茅坪”。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茅坪鎮最繁榮歲月,是在抗戰期間。1938年後宜昌淪陷,西陵峽成為抗戰前線。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江防總司令吳奇偉中將坐鎮茅坪指揮禦敵。川、滇、黔物資不能出峽到宜昌,只能在三鬥坪與茅坪週轉:陸路經茅坪週轉向南經長陽、宜都、松滋入湘,向北經香溪、興山、保康、谷城、老河口入豫。1940年至1945年,撤退而至的企業、商鋪、難民不斷進來,茅坪街很快擴建為后街、正街、上街、民主路、民治路、中山路6條大街。大小商店350家,茅坪在冊人口多達5萬人,成為鄂西重鎮,有“小宜昌”之稱。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抗戰勝利後,各地商人歸心似箭,紛紛拆屋搬貨、打包裝運。至1945年10月間,茅坪古鎮老街已經變成一片瓦礫。《秭歸縣抗日戰爭史料》稱:“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抗戰勝利,義民紛紛東遷,受戰時寵惠之茅坪,竟曇花一現,由衝要一變為僻地,不復繁榮矣。”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專程赴茅坪採訪,見其街道呈丁字型分佈,丁字路口交匯處乃鎮中心。一條主街沿長江碼頭始,穿鎮延伸至茅坪河,長約1公里,寬約9米,鎮內的主要機構都設在這條線上;另一條主街垂直於河岸伸向西南方向,郵局、長途汽車站等單位分佈於此。茅坪鎮房舍,多是老式青黑瓦平房、二層或以上的磚混建築。
鎮西有條小溪從南邊的山中流淌入長江,那就是茅坪溪。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1994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距大壩上游最近的茅坪鎮,成了最早的搬遷對象。按規劃,居民整體遷居至秭歸新縣城鳳凰山下。
#歷史往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5 字。

轉載請註明: 典藏三峽消逝的茅坪古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