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之際,大明應該怎樣避免覆亡命運
在明末那個惡劣環境中,大明到底應該如何確保邊防安全呢?
這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袁崇煥的“城牆大炮”戰術,是肯定無法確保邊防安全的。
所謂的“城牆大炮”戰術,就像武俠小説中的“鐵布衫”和“金鐘罩”,只要修煉至大成,絕對可以剋制天下武學,可問題是:袁崇煥修煉得不到家,他只能使得身體的一部分受到保護,其他部位還是脆弱不堪。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玩了一招“避實就虛”,繞過袁崇煥的防守區域,直接攻擊其薄弱區域,這“鐵布衫”和“金鐘罩”等於白練。
袁崇煥為什麼修煉得不到家呢?是因為這一招太過耗費資源。如果大明上千裏的長城防線,全部按照袁崇煥的方法來武裝,那即使大明有一百萬軍隊,一年準備五千萬兩白銀的軍費,也是不夠用的。
這個數字不是憑空杜撰的,因為當時大明的長城防線有上百個關口,如果全部按照袁崇煥的標準來防禦,這點軍隊和銀兩肯定不夠用,大明也拿不出這麼多資源。
大明應該如何確保邊防安全呢?我試着為大家分析一番。
首先,我始終堅信一點:最好的防禦,就是讓別人不敢來打你。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就必須保證自己有足夠強大的報復能力。
只要能讓後金明白一個事實:大明有足夠強大的報復能力。後金今天如果敢入侵大明,明天就要被大明端掉老巢。
如果大明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他們只是在北方邊境象徵性的建立幾個衞所,後金也是不敢入侵的。
我們看看後金,他們的邊防安全,其實就是用這種方式實現的。
後金東征朝鮮的時候、後金西征蒙古的時候、後金南下長城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軍事主力長期遠離本土。
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聯手進犯後金,那一定可以打得後金手忙腳亂。可即便如此,也沒人敢做這種事。
比如説在後金攻擊朝鮮期間,魏忠賢曾一再下令,要袁崇煥攻打後金,緩解朝鮮壓力。可袁崇煥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敷衍魏忠賢,就是不願意派主力偷襲後金,只是派出一支小部隊,裝模作樣地在邊境溜達了一圈。
袁崇煥到底在擔憂什麼?就是因為後金有足夠強大的報復能力。
客觀地説,把大明、蒙古、朝鮮和後金這四家做個對比,後金的兵力是最少的,因為後金人口不足。但大家似乎都被打怕了,誰也不敢偷襲後金。
這就造成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後果:他們的怯懦,造成了後金在東北為所欲為的現象。耶律阿保機曾誇讚後金的先祖“滿萬不可敵”,放到後金身上似乎也沒什麼違和感。
其次,就算沒法擁有足夠強大的報復能力,也必須有一支機動能力極強的部隊。
如果有這樣一支“來去如風”的部隊,那麼後金就會對這支部隊隨時保持警惕,他們在發動遠距離突襲時,就會有所顧慮。
只要後金不敢為所欲為,他們的敵人自然就會發現:原來後金也不是超級英雄組成的軍隊嘛!只要有了信心,以朝鮮和蒙古的體量,絕不會輕易屈服於後金。
要知道,在崇禎二年,僅關寧一線就有大約十五萬軍隊,卻只能保證山海關的安全,而後金突襲北京的總兵力不過十萬而已。
很多不太瞭解軍事的人,總是津津樂道於“以弱勝強”的故事。在他們看來,這必然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
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卻也不全對。想要“以弱勝強”,就必須懂得“恃強凌弱”。是不是有點難懂?我詳細説一下。
假定我方有十萬軍隊,而敵方有二十萬軍隊,這樣的對壘,強弱對比十分明顯。如果我方想獲勝,就必須善用機動性極強的部隊。
換言之,雖然人數差異極大,但局部戰場的空間是有限的。假定一個局部戰場只能容納兩萬人,在敵方機動性不如我方的前提下,可能敵方剛入場五千人,我方就已經出動一萬五千人,把戰場填滿了。
在這樣一個強弱對比明顯的戰場中,我方一萬五千人,可以輕鬆吃掉敵方五千人,然後利用超強的機動性從容撤軍。
再比如説,如果一個具體戰場可以容納兩萬人,中間有一個極其重要的防守要地,我方完全可以憑藉超強的機動性,搶先佔據這一防守要地。屆時,敵方別説五千人,恐怕填進來五萬人都沒用。
整體戰場是由一個個局部戰場組成的,只要我方的機動性比對方強,我方就可以通過運動能力,提升局部兵力優勢。無數個局部優勢,遂構成整體優勢。
當然了,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有許多場外因素,比如説國內環境不穩和國外諸多勢力影響等。
但單從軍事角度來看,誰能在局部戰場上“恃強凌弱”,誰就能在整體戰役中“以弱勝強”。
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寧錦之戰,就會發現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雖然魏忠賢給袁崇煥調派了很多軍隊,但袁崇煥依然只能窩在城裏玩“城牆大炮”戰術。這不是袁崇煥膽小,而是大明在局部戰場上總是吃虧。
是時,袁崇煥大約有十五萬軍隊,但卻分佈於錦州、寧遠和山海關一線,優勢兵力並未集中,機動性更是完全喪失。
後金雖然只有五六萬軍隊,但他們機動性極強,經常可以在局部戰場上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
換言之,袁崇煥號稱擁兵十五萬,但他經常只能用少於後金軍隊的人數與之交戰。在這種背景下,袁崇煥除了躲在城裏開炮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因為忌憚後金的報復能力,所以只能玩被動防守;因為被動防守而喪失機動性,只能在局部戰場被後金壓着打,這是無解的死循環。
在整個明清戰爭中,後金(大清)始終無法突破山海關,是因為山海關的“鐵布衫”和“金鐘罩”已經被袁崇煥修煉至大成,可其他防區卻沒有這麼幸運。
很多崇拜袁崇煥的人,經常因此神話袁崇煥。可問題是:拿着國家的大量錢財,駐紮了十多萬軍隊,卻只能守住二三十里寬的山海關,這到底是誇袁崇煥,還是罵袁崇煥呢?
袁崇煥沒能克服對後金報復能力的恐懼心理,始終沒能主動出擊;直到後金打到北京城下了,他才急吼吼地帶着軍隊趕來救援,這像話嗎?
當然了,大家可以堂而皇之地説:“當時的大明野戰肯定打不過後金”,對此我不想否認。
可問題是:既然野戰打不過,那為什麼不加緊訓練游擊隊,不努力扶持盟友,反而一味地將修造城池呢?
越是打不過,就越不能被動防守,因為被動防守只能等死,必須主動出手破局。
或許有人會説,主動出手破局的結果,只會死得更快。這話不能説不對,但得看對手是誰。
以滿清的體量,在沒有內奸帶路的前提下,他是絕沒有可能征服大明的。因為他體量太小,只要沒有帶路黨,大明中央政府就算完全不設防,後金也不可能成氣候。
在這種背景下,只要大明願意主動扶持游擊隊和盟友,就能有效地困住後金,從而保持北方均勢。雖然這種均勢很脆弱,卻也能為大明爭取寶貴的時間。
只要有了時間,大明就有可能訓練出一支精兵,正面對抗後金。可再一想到官僚集團那副德性,又覺得有些不切實際,無奈!
在明末那個官僚集團隻手遮天的世道下,大明中央政府已經不敢正面思考軍事問題了。因為軍事問題絕不是孤立的問題,其中牽扯甚廣。不解決腐敗問題,精兵良將是想也別想。
“城牆大炮”戰術的價值,就是讓大明可以理所當然地緩慢等死。
城牆大炮的本質,就是大明軍隊發現野戰打不過後金,所以只敢躲在城裏開炮。
作為一個人,可以把趨利避害視為天經地義的存在;可作為一支軍隊,如果把趨利避害當成本能,那麼這支軍隊就不可能打勝仗;作為一個政府,如果把軍隊趨利避害的行為,當成一種偉大的發明,那麼這個政府就註定要在絕望中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