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界:通識科更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可重整教與學無序狀態

中新社香港4月2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4月1日公佈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措施,這當中包括將曾引發爭議的“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有教育界人士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新課程更名能夠重整現時該科目教與學無序的狀態。

香港社會對於教育成效的爭議從未停止過,而近年的政治風波,更是將教育尤其是通識科推上風口浪尖,用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的話説:“社會上對這一學科的信心正大幅下降。”坊間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於去年11月宣佈一系列優化通識科的安排。

今年3月31日,優化方案塵埃落定。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開考試委員會通過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方案,當中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其後,教育局接納有關優化方案,並向學校發出通函,公佈有關措施將於2021/2022學年在中四級推行。

説起通識科命名爭議,還要追溯至2009年“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通識科隨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科一同被納入核心必修科目。據鄧飛回憶,這一名字與大學通識教育因同名在當時引起混淆和誤解。大學的通識教育與中學通識科沒有任何關係,兩者英文名稱亦有區別,前者譯作generaleducation,後者則是liberalstudies。“儘管教育局有解釋兩者的區別,但很難消除社會上的誤會。”

大而空泛的科目名,沒有清晰明確的課綱指引,落在實踐層面很快就偏離了“在教學中給予師生更大空間”的原本設想,產生困惑的不單社會人士,更有教育工作者,“這不就意味着,我想教什麼就教什麼,我想怎麼教就怎麼教?”於是,缺乏指定教材的教師不免參考大學通識教育內容,部分照搬到中學的通識科,“結果會怎樣?自然是人仰馬翻了。”鄧飛説,教與學都疾馳向一個無序狀態。

這一狀態下,再碰上近年社會政治氣氛逐漸濃厚,於是課程最初構思為師生保留出的可貴空間迅速被政治性因素填滿。

香港黃楚標中學校長黃錦良也認同,當社會對於通識科已失去信心,不再適宜沿用同一個名字。

新科目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則無任何歧異,杜絕任何因名稱引起的無序或猜疑。鄧飛説:“什麼是公民、什麼是社會發展,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也猜得到科目教什麼、學什麼,沒有任何爭議。”

同時,新科目與新課綱可謂完全吻合,鄧飛逐一列舉:例如公民,課綱內容中包含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作為公民又需要了解國情、“一國兩制”下的特區等;例如社會發展,課綱中則先追溯歷史,如改革開放中香港的貢獻、改革開放對香港的影響,再延伸至未來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新科技將為世界帶來什麼衝擊等。

黃錦良相信,新科目名明確了科目的重心在於培養年輕人的公民教養和責任,“這裏説的公民,既指香港公民,也是中國公民,再大一些,是世界公民”,在當今時代中,新科目名能夠將三種公民身份貫穿一體,彼此呼應,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香港、國家和世界的歷史與發展,配合整個課程發展。(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9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教育界:通識科更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可重整教與學無序狀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