妺喜因為帝履癸的始亂終棄被遷往了洛地,算是進了冷宮,一股怨氣憋在心中無法消解。正在此時,商國的右相伊尹經過洛地,特地來拜訪了這位元妃,妺喜彷彿找到了傾訴對象,便和伊尹攀談起來。
這位傻王妃並不知道伊尹此行的目的,只是一個勁兒的哭訴自己一生的悲慘命運,無意中把夏朝相關的三個情報透露給了伊尹。咱們在上篇文章中已經講過其中兩個重要情報商國是如何利用的,今天咱們來看看這第二條情報,商湯該如何應對。
夏桀的元妃妺喜
這第二條情報其實就是在告訴商湯當前天下的形勢,帝履癸雖然把夏朝搞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可還是有很多諸侯邦國在支持着他。如果商湯此時舉起反夏大旗,勢必會遭到這些諸侯的聯合抵抗,在加上夏朝自己的王師,想要滅夏談何容易。目前,只能利用帝履癸不理國事的時機,將他的幫手或討伐或拉攏,逐一解決掉,才能開展最後的行動。
於是,商湯與伊尹等人對當時的天下進行了分析,發現大多數支持夏朝的諸侯國還是可以通過勸誘拉攏的,唯獨以昆吾國為首的幾個諸侯國,一定要通過討伐才能解決。而昆吾國雖為伯爵,但立國已久,實力絕不遜於身為侯爵的商國,並且昆吾國之下也有幾個附屬國來幫助。因此,商湯定下了要想滅夏先滅昆吾,要滅昆吾先伐温、韋、顧三國的計劃。
商湯滅夏之路上的四座大山
商國首先攻打了温國,此時的商湯已經不像早期時還要找各種藉口才能出兵,他攻打温國目的很明確,就是按照既定計劃拔掉昆吾國的羽翼。而温國乃是少康復國時的功臣受封建立起的小國,在親緣上還是當時昆吾國國君的後人,因此該國與昆吾國和夏朝關係十分緊密。但温國畢竟是小國,實力很弱,商國突然出兵攻打,很快便敗下陣來,成為了商國版圖中的一部分。
按説商湯迅速滅掉了温國,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這也隨之惹惱了昆吾國。畢竟温國跟昆吾國有親緣關係,並且商湯此舉很明顯是在針對昆吾,昆吾國哪裏有坐視不管的道理。於是,在商湯滅掉温國不久,昆吾國立刻聯合自己的屬國來攻打商國。
商湯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搞了個措手不及,他本想把昆吾的羽翼都剪除掉之後,再來對付昆吾國。可昆吾因為温國的覆滅直接來犯,這讓最初的計劃整個打亂了。好在商湯並不是一個人,他手下已經有很多文臣武將替他出謀劃策,他們建議商湯不要與昆吾硬拼,應該智取退敵。
所為智取,就是讓商湯傳書天下,在首都亳附近會盟天下諸侯,一是看看現在有哪些諸侯是盟友,哪些諸侯還需要爭取;二是集合天下之力嚇住來犯的昆吾,避免這場過早到來的戰爭。結果,商湯成功了,他的這次會盟唬住了昆吾國的大軍,也幫商國確定了堅實的盟友。
商湯會盟天下諸侯共同發兵
昆吾國聯軍被嚇退後,商湯趁機出兵,先後又滅掉了與昆吾並稱“三櫱(孽,通孽,是夏桀三個幫兇的意思)”的韋、顧二國。自此,昆吾國的幫手全部別商剪除,他將獨自面對已經十分強大的商國。
要説這個昆吾國,他的來頭可真不小,他們立國之君名叫樊,獲得封邑後建國昆吾,他自己也被稱為昆吾氏。而這個樊乃是陸終的六胞胎兒子,陸終是吳回的兒子,吳回又是卷章的兒子,而這個卷章正是五帝之一的顓頊之子,可見昆吾國往祖上追溯也是黃帝的後人。昆吾國建國後,便一直與共主保持着密切關係。夏朝建國後,由於昆吾國擅長製陶,又發明了陶瓦,所以被夏朝王室所器重。在後來少康復國戰爭中,又是昆吾國堅定地站到了少康一方立下大功,從此被封伯爵成為死忠於夏朝的諸侯強國。
《路史》中首位昆吾王樊的世系記述
另外,昆吾國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光靠筆者口述恐怕不能讓各位有切身感受,但要搬出史書中對該國的一個評價,應該很能説明問題。據《白虎通義》與《四書章句集註》中記載,夏朝的昆吾,商朝的大彭、豕韋,以及周朝的齊桓公、晉文公並稱為五霸(這五霸並非“春秋五霸”,乃是“上古五霸”,又稱“先秦五霸”)。可見昆吾能與叱吒春秋時的齊桓、晉文並稱,實力不容小覷。
《白虎通義》中對“上古五霸”的定義
商國現在終於要面對這最後的眼中釘了,商湯自然不敢怠慢,在滅掉顧國後準備了近一年才再次發兵,與自己的盟友們一起攻入了昆吾國。經過雙方殊死拼殺,最終滅掉了昆吾國主力,將昆吾國君逼到了他們與夏朝王都交界的地區。此時,帝履癸再昏庸也無法再作壁上觀,立刻派出夏朝王師前來支援昆吾國。
可惜為時已晚,在王師趕到前,商國聯軍便攻克了昆吾國最後的壁壘,滅掉了夏朝最後的幫兇昆吾。接下來,商國聯軍將要與夏朝王師相遇,展開最後的決戰了,到底夏商決戰戰況如何?咱們下次再敍。
【關鍵詞雲圖簡史】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敍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眼中釘、夏未失勢、滅温、會盟景亳、滅韋、滅顧、昆吾國史、上古五霸、克滅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