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數據洞見未來 來源|青塔(ID:cingta-com)
從默默無聞的小漁村,到如今的超一線城市。深圳,僅用了40餘年的時間。深圳所有的一切幾乎都是從“零”開始,深圳的高等教育也是站在一個從零開始的起點上開始。
40年前,“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創造了發展奇蹟,成為特區精神的象徵;近些年來,深圳大手筆發展本土高等教育,創造了人才與科研領域的“新深圳速度”,成為特區發展動力源。
圖源:攝圖網
為了實現高等教育“彎道超車”,近10年來,深圳奮力推進高校建設,通過獨立開辦、引進國內外名校合作辦學等方式,新建了一批高水平大學。目前深圳已開辦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數達到11.32萬人。
深圳近些年高等教育的發展之路,展現出新的“深圳速度”!
▎“借雞下蛋”,引進國內名校合作辦學
近些年來,深圳重點引進國內排名靠前名校來深合作辦學,重點引進名校的優勢學科,與國內名校合作共建深圳校區。
深圳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合作,通過研究院培育異地校區等方式,逐步擴大辦學規模,為深圳的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特別是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為基礎建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獨立招生代碼開展本科教育後的哈工深,在2020年理科錄取分數再創新高,領跑廣東。哈工大,在深圳的新起點上再次煥發了青春。
深圳通過獨立建設、引進國內外名校合作辦學等方式,真正實現了高等教育的“直線提升”。
▎“借腦引智”,讓國內外先進科教資源落足深圳
世紀之交,深圳邁入高速發展階段,現有的人才科技資源已不能滿足深圳巨大的需求,深圳人深深地感到,人才資源和科技資源太奇缺了。深圳被稱為“文化荒漠”。
為彌補這一先天不足,1999年9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大膽創新地做出了成立深圳虛擬大學園的重要決策。“借腦”彌補先天不足。
深圳虛擬大學園成立20年以來,各院校和市政府攜手共建,藉助“一園多校、市校共建”的模式成功打造了一個匯聚官產學研資介等諸多要素的創新平台。
當前,深圳虛擬大學園聚集了清華、北大、港大、佐治亞理工等國內外65所知名院校。虛擬大學園的建設為深圳帶來了眾多的高等科教資源,也推動深圳逐步建設成一個“大學之城”。
▎高校建設的新“深圳速度”
40年來,從零開始的深圳高等教育,昭示着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以一種最具有深圳風格的方式生長起來。
根據國家規定,從零開始創辦一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本院校,最少花費掉整整28年時間。28年,對於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太長太長了!所以深圳選擇了一條捷徑:“借雞下蛋”,提升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
深圳蛇口時間廣場上矗立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標語牌
深圳高等教育從零起步,特別是近10年來,通過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並舉,創造了高等教育版本的“深圳速度”。
甚至連很多深圳人都不知道的是:深圳目前已經擁有了15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11.32萬人。
面向深圳高速發展創新的新需求,新“深圳速度”正在高校建設的熱潮中上演。深圳提出,爭取到2025年,高校達到20所左右,力爭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30個以上。
目前深圳已啓動籌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海洋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音樂學院、深圳師範大學等新高校。據測算,“十三五”期間深圳高等教育投入超過650億元。
如今,高等教育的實踐與成果也讓深圳有了更強的“底氣”。這包括了深圳高質量產業創新發展需要的人才技術“底氣”,也包含了深圳着力解決教育短板的民生“底氣”。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塔(ID:cing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