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來發佈“大轉移”命令。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分局留守蘇區,由項英、瞿秋白、陳毅、陳潭秋、賀昌組成,項英任書記。
與此同時,中革軍委還劃定瑞金、會昌、于都、寧都四個縣城之間的“三角地區”,為中央分局和中央軍區最基本的地區和必須最後堅守的陣地。
長征的紅軍被分為兩個縱隊,第一縱隊代號“紅星縱隊”,第二縱隊代號“紅章縱隊。”10月10日下午5時,“紅星”縱隊第一、 第四梯隊率先由梅坑、九堡等地向于都進發。前所未有的長征開始了!
“三人團”中,李德走得最遲。他還應項英之約和項英作了一次長談。項英在送走李德後,便趕往醫院去看陳毅,陳毅因負傷還在紅軍醫院治療。項英囑咐院長用最好的藥。還對陳毅説:你的病好了以後,我們一同大幹一場。
陳毅第二天就被項英派人用擔架接到了中央分局機關。當天晚上,項英在中央分局會上傳達中央的部署和討論今後鬥爭問題。
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有第24師和其他部隊共1.6餘人。項英希望大兵團作戰,在計劃中,除了擴充隊伍,還打算搞軍事學校,搞兵工廠,一切如同過去,企望再搞起一個大的根據地。會上談得很樂觀。
陳毅則提出要改變舊的鬥爭方式:過去那一套不行了,大家全部脱下軍裝,穿上便衣,背起快槍,打游擊去,讓敵人找不到目標。地委、縣委就是指揮官、游擊隊長。搞他幾百支、幾千支游擊隊,打麻雀戰,幾十羣、幾百羣,敵人怎麼打得完?
陳毅對紅軍長征的主力勝利班師也不抱希望,他認為野戰軍到湘南、湘西、貴州站不住腳,到雲南到四川也未必行。敵人幾十萬大軍緊緊盯住長征的紅軍,他們艱難的很。只能依靠我們自己。
陳毅還提出,把第24師和獨立團分散到各縣去,作為游擊戰爭的骨幹力量。不能打游擊的黨的高級幹部轉移出蘇區到白區去。陳毅的觀點完全改變了中央賦予中央分局的“訓令”使命,項英沒有表態。
陳毅在動過手術後好得很快。幾天後他就能拄着枴棍到處走。即刻陳毅主持召開了政府辦事處會議,要求大家做好上山打游擊準備,各兵工廠等重要工業設備準備掩藏地下,搬不走的必要時要銷燬。
主力紅軍轉移後,國民黨除薛嶽、周渾元十萬大軍追擊外,其他各縱隊二十萬人依然留在中央蘇區,由陳誠指揮組成“清剿”軍。陳誠對蔣介石説:“瑞金蘇區必須徹底蕩平,不然後患無窮。”
1934年10月26日至11月23日,陳誠軍相繼佔領寧都、瑞金、于都、會昌等蘇區中心區域的縣城。攻佔瑞金縣城的是敵東路軍李默庵第十一師。
留守紅軍主力師紅24師原是羅榮桓等負責組建的。師長周建屏,政治委員楊英,政治部主任袁血卒。 紅24師有第79、71、72團三個團建制,每團三營,武器裝備較好,全師近六千人。師長周建屏行伍出身,紅軍名將。
佔領瑞金,李默庵第11師氣焰囂張,趾高氣昂,繼續向會昌推進。紅20師決定給它個教訓。 11月22日,24師趕到謝坊附近埋伏。但是,敵人尚未完全進入伏擊圈內(主要是福建的獨立團未及時趕到指定地點),戰鬥就打響了。因而未能全殲敵人,只消滅敵人半個旅,把殲滅戰打成了擊潰戰。
項英開始認識到“獨立作戰”的必要性,把一些得力幹部派到各地區去領導鬥爭。但軍隊這塊還沒有動。24師經常輾轉各地區待機,企圖截擊和阻滯敵人築壘前進,但均未獲果。這時敵人已進佔于都並由嶺背向于都河上游構築封鎖線以與瑞林寨銜接,便把我方的聯繫截斷了。
面對日益緊張惡化的形勢,分局仍然沒有分散24師打游擊。還是遵照中央的指示,集中兵力打運動戰,打正規戰,以重大勝利迎接主力紅軍返回中央蘇區。
主力紅軍從粵軍陳濟棠部防地突破防線後,蔣介石十分惱怒,他責令陳迅速向會昌進攻,截斷留在中央蘇區紅軍南面的退路。
為鞏固贛南和保持會昌河兩岸的聯繫,項英決心集中紅24師與獨立第3、第11團,在牛嶺與粵軍打一仗。然而,牛嶺一戰,竟成為主力紅軍轉移後最大的一次慘敗。部隊信心動搖,對廣東軍閥產生害怕心理。
牛嶺一戰慘敗,大家認識到了局勢的嚴重性。11月底,項英召開中央分局會議,並作出分散指示,但已晚。中央分局下轄的各省委已失去聯繫。閩浙贛省方誌敏的電台不通了,閩北分區委的電台也不通了。
張鼎丞、鄧子恢根據中央分局會議決定,前往閩西。臨行前,陳毅對他們説:“你們的老根據地在閩西,對那裏地形熟,在羣眾中影響大,要儘量堅持閩西的游擊戰爭,使江西方面的壓力減輕一點。”張鼎丞等走得早,在敵尚未合攏之前就已轉移出江西,安全抵達閩西,並在閩西地區堅持領導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
1934年底,尚未出院的還有六千餘人,全部疏散安置。
主力紅軍大轉移後,一路上被動挨打,湘江戰役更是元氣大傷,出師八萬,突破這道封鎖後,兵馬僅剩三萬。1935年春節過後,國民黨軍加緊了對中央蘇區紅軍的“清剿”,局勢更加惡化。項英欲改變中央賦予中央分局訓令任務,於是再三請示報告中央,但均未見回答。
陳毅見中央總不復電,便建議自己做主,但遲遲未定。
兩天後,瞿秋白和何叔衡、周月林、張亮等在一個排的護送下,向閩西長汀轉移。然而,這一去竟不能生還。
2月,北部陳誠部隊近十萬人由北而南壓過來,南部陳濟棠部隊六萬人嚴加堵截,在於都南部狹小地區的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中央軍區機關直屬隊分9路突圍。
陳潭秋和譚震林帶了一個加強營,有四個連,戰鬥力比較強。從瑞金西南的一個地方出發。遭敵六個整團的兵力前堵後追,每前進一步,都要經過艱苦的戰鬥。所幸最終到達永定赤寨與張鼎丞、鄧子恢等同志會合了。潭秋同志在那裏主持召開了有重大意義的閩西南軍政會議,研究確定了游擊戰方針。
毛澤覃率一個連於3月中旬從禾豐出發,經會昌、白鵝、小密,到達閩西,與福建省委書記萬永誠、省軍區司令員龍騰雲等會合。一個月後,毛澤覃在瑞金紅林山區不幸陣亡。敵軍從毛澤覃身上搜出了其胞兄毛澤東和朱德的照片。
3月4日,贛南省的人馬剛出動,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途中遭到了敵人的伏擊。機關的隊伍被攔腰切斷,傷亡慘重,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中央政府辦事處副主任粱柏台等負傷被俘,省委書記阮嘯仙中彈犧牲。《紅色中華》報社、工農劇社與贛南省機關的隊伍一-起,絕大多數被俘或犧牲。
隨賀昌一起突圍的高級指揮員有周建屏、楊英、中央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李翔吾、袁血卒、中央軍區司令部作戰科長郭如嶽等。途中,楊英犧牲、李翔吾負傷自殺,周建屏負重傷,郭如嶽被俘。
項、陳決定找贛南軍區去。項英、陳毅為了減小目標,決定分散開來,只帶了三五個警衞員。在深山中,陳毅遇到一路乞討的原贛粵邊的一個區委書記曾紀才。因受到右傾迫害他一直尋找主力紅軍。由於曾紀才熟悉地形,多虧了他帶路,幾度歷險,才抵達油山。
中央蘇區慘烈大突圍,1.6萬餘人隊伍只剩下一千人。許許多黨和紅軍傑出領導人、將領犧牲了:瞿秋白、賀昌、阮嘯仙、何叔衡、粱柏台、毛澤覃、李天柱、劉伯堅、古柏等。
從1935年4月開始,項英、陳毅、陳丕顯等人,以油山為中心,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直至國共再次合作,改編為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