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瀕臨分裂之際,其實按照當時帝國的經濟情況來看,雖然奴隸制危機非常嚴重,並且蠻族勢力,在帝國北部高盧地區蠢蠢欲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帝國的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特別是整個工商業體系,已經在帝國範圍內全面建立,並隨着帝國統治中心的東移,也在不斷向地中海地區集中。
如此一來,東羅馬建立之初的經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對於日後拜占庭帝國經濟的繁榮,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經濟形勢也在不斷複雜化,也因此順之而起的銀行業,便開始在帝國內部備受重視。
中央也相繼設立了與之相關的金融管理機構,作為掌控帝國財政命脈的手段。東羅馬帝國時期,硬幣其實是流通最為廣泛,使用最為頻繁的貨幣。
官方承認的貨幣,實際上是蘇勒德斯金幣,這種金幣的流行是與帝國的金本位制息息相關的,而造就這種貨幣金融體系的,就是戴克裏先和君士坦丁兩位皇帝。
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其實帝國所面對的危機已經比較嚴重,特別是中央財政壓力不斷加大,這使得二人在即位之後,立即採取了果斷的幣制改革舉措,令金本位制以及硬幣體系,在帝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而也正是這種對於金融貨幣體系的改革,至此奠定了帝國硬幣流通模式,使得在此之後的數個世紀之內,帝國對於黃金硬幣的依賴性與日俱增。
從金本位制的實施效果來看,這對於穩定帝國的金融體系和減緩中央政府的金融壓力,具有明顯的幫助,但是隨着貴金屬黃金的流通範圍不斷縮小,帝國對於硬幣的依賴性弊端開始凸顯,這就使得帝國政府,不得不在思索新的金融制度。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創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貨幣制度,這就是著名的金本位制,同時將蘇德勒斯金幣,作為法定貨幣進行流通和交換。
公元5世紀時期的拜占庭,出台的新法典提奧多西法典,通過立法的方式,將金本位制提升到了國家法律的高度,由此也奠定了蘇德勒斯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
與此同時,法典還規定了蘇德勒斯金幣的重量,一般為四點五克純金打造。
可以看出,蘇德勒斯金幣在發行之後,其實不論是從保值程度,還是從其信用威望上來看,都對於拜占庭的經濟體系,起到了重要維護作用。
正是因為通過嚴格且正式的立法,規定了該金幣的成色以及重量,為該貨幣的流通提供了法律保障,才會使得拜占庭時期的金本位制,得以維持了數個世紀之久。
不過也正是因為帝國對於金本位制,以及蘇德勒斯金幣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強,使得整個帝國的金融體系其實也非常脆弱。
為此蘇德勒斯金幣的重要性一再提升,因為其具備貴金屬黃金的基本屬性和信用,這使得該金幣無論是在製作流程,還是流通範圍上都有嚴格的規定和侷限性。
這使得後來拜占庭再次出台法律,嚴禁在鑄造金幣的流程中,有任何的摻假行為,否則將嚴懲。
而流通範圍的侷限性則主要體現在,這種金幣的製作材料過於金貴,這使得一般人很難能夠接觸到黃金,只有帝國的貴族和官員,才有機會能夠使用蘇德勒斯金幣。
如此一來,儘管該金幣的法定流通地位已經確立,但是由於受眾面較小,這使得該金幣在日後的流通方面,將會面臨嚴重的危機。
而隨着蘇德勒斯金幣的侷限性愈發凸顯,帝國的金本位制也出現了瓦解,一種新的貨幣體系應運而生。
蘇德勒斯金幣的流通,由於其貴金屬的限制,導致越來越窄,受眾範圍的狹隘,使得帝國的貨幣經濟體系,逐漸開始萎縮。
而這種貨幣體系萎縮的現象,卻完全不符合帝國社會經濟不斷髮展,工商業規模不斷擴大的需求,如此一來,金本位制下的蘇德勒斯金幣,就逐漸被經濟社會所拋棄了。
蘇德勒斯金幣的流通時間,居然能夠達到驚人的六個世紀,這一點其實還是非常驚人的。其實早在蘇德勒斯金幣流通之時,帝國的貨幣就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最顯著的就是銀幣的出現和流行。
佛利銅幣其實也在基層社會中有所流通,這些銀幣和銅幣的出現,實際上就是金幣逐漸出現危機的重要表現。
而隨着瓦西里二世時期發動的大規模擴張戰爭,使得帝國的貨幣金融體系再度出現劇烈變化,軍費的財政壓力不斷加大,這對於傳統的金本位制,實際上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貨幣的需求量急劇提升,這使得原來蘇德勒斯金幣的成色和質量開始嚴重下降,黃金的成分越來越不足,甚至出現了0的現象。
金本位制的崩潰,使得帝國統治者重新尋求解決辦法,應急的海佩倫本位制便出現了,該本位制僅僅維持了200年。
公元14世紀之初,海佩倫本位制也難以滿足社會需要,統治者在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影響下,探尋出了銀本位制。
該貨幣金融體系的出現,實際上是順應了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如此一來延續數個世紀的金本位制也就壽終正寢了。
在銀本位制的金融體系下,拜占庭以及日後的歐洲國家,進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