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耍小聰明
這個現象在很多家長看來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家長不但不勸説而且還鼓勵孩子這樣做,這就給孩子造成了錯誤的價值觀念,很可能會讓孩子在將來走上犯罪的道路,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做的是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而不是放任孩子去做。
2:凡事都很聽話
這類孩子在現在也很多,家長説的話什麼都聽從,而且都完成的很好,在家長眼裏這就是聰明孩子的典範,其實不然,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會很依賴家人,缺少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性,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80%這樣的孩子都不會有太大出息。
3:好奇心強
這本身大家會覺得孩子好奇心強這是好事啊,説明孩子很聰明,但是好奇心也要分對什麼事,就像是別人的隱私物品或者東西,這時候自己好奇心強,也不能不經別人同意就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家長對於孩子好奇心強這件事也要做好相應的引導,用在正經地方上,不然好事可能會變壞事。
有這幾種現象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教育孩子?1:創造力往往來自不同學科思想的雜交。
提倡整合課程能讓孩子意識到各個學科是彼此關聯的(各學科是人為劃分的,分開教是為了教學方便)。例如讓孩子觀察蟬的生命週期,繪畫觀察它們形態的變化、還可以學習數學(蟬的若蟲在地下潛伏的時間是質數年,例如3、5、7、13年)、初步學會從進化論來思考現象(為什麼蟬的幼蟲只在質數年破土而出,對它們生存有何益處?),學習詩歌(“蟬噪林愈靜“)……
2:鼓勵孩子畫出來,寫下來,用各種豐富的形象化的表徵對促進創造力有益。
心理學家研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手稿,例如達爾文的筆記,貝多芬的音樂手稿等,發現他們經常將自己的早期想法和模糊的概念以繪畫、簡要筆記等形式來呈現,並藉此逐漸產生新的思考,即便是看似靈光一閃突然降臨的頓悟其實需要醖釀,而非某個突然降臨的巨大飛躍。
3:鼓勵孩子發現問題,而非僅僅回答問題。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伊西多·拉比回憶小時候放學後,大部分母親都會問孩子一句:“你今天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但他的媽媽當年卻問:“拉比,你今天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創新往往來自離開舊有的框架,提出新的問題,進而思考給出新的解決方案。
4:鼓勵孩子動手。
孩子做出初步的、哪怕粗陋的樣品後,可以聽到其他人反饋,進而不斷完善;有了具體的樣品,也有助於孩子降低了認知負荷,進一步思考、探索和改進;習慣於先做樣品,讓孩子不會只停留幻想中(幻想有時會自欺欺人),而能起而行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斯金納從小動手能力超強,他正是用自己設計的“斯金納箱”發現了操作行為主義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