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896 年 7 月 13 日,法國巴黎火車站,月台上掛滿了大清國的黃龍旗,在初夏的微風中招展飄揚。
18點 50 分,傍晚時分。隨着一聲汽笛長鳴,一列專列準時進站。月台上,由150名共和國衞隊儀仗隊員組成的歡迎隊伍吹響軍號、打響背鼓。氣氛變得熱烈起來。被允許留在站內的記者和攝影師則躁動不安起來,伸長了脖子。
車門開處,一個70多歲的高大身材老人從火車裏緩緩走出來。他就是當日全場的關注焦點——大清國頭等欽差大臣李鴻章。清廷駐法公使慶常和法國迎接官員上前將李鴻章迎接上,李鴻章隨即在後者的攙扶下,沿着月台走了過來,走向二等候車室——那裏被臨時設置成一個接待廳。李鴻章一行在那裏休息了片刻後,檢閲了共和國衞隊的儀仗隊。
李鴻章到法國來幹什麼?這是當年無數法國民眾關心的問題。法國曆史最悠久、也是法國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費加羅報》在當日報道中自問自答:“李鴻章到我們這裏來幹什麼?來研究我們。”
二
的確,李鴻章不遠萬里來到法國,不是旅遊觀光,而是想身臨其境地瞭解法國強盛的原因。
法國之行,是李鴻章訪問歐美8國的行程之一。在這之前,這位古稀老人已經先後訪問了俄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在訪問法國之後,他還將前去英國和美國。在這8國中,李鴻章在法國呆得最久,從7月13日抵達巴黎,到8月2日乘坐法國政府派出的專輪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去英國,足足呆了21天。
李鴻章抵達巴黎那天,正好是法蘭西共和國國慶前夕。法國國慶節是7月14日。有意思的是,104年前的7月14日,法國人將自己的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104年後,法國人又熱情接待了來自東方的古老帝國皇帝派來的頭等欽差大臣。
第二天,李鴻章前往愛麗捨宮,覲見了法國總統富爾,向他遞交了國書。李鴻章説:“願中法兩國永以為好,互慶昇平,同躋隆盛。”富爾總統微笑着對李鴻章説:“我亦有相同的意願,法中兩國相互友好。”
隨後,李鴻章參加了國慶節活動。他參觀了法軍為國慶而舉行的軍事表演,並於當晚在法國外交部長阿諾託 的陪同下,泛舟塞納河,欣賞在塞納河上舉行的焰火晚會,感受法國人的浪漫和風情。
三
李鴻章帶了一個具體任務來到中國,那就是請求增加關税,“照鎊加税”。
談判在李鴻章與法國外交部長阿諾託之間進行。李鴻章代表大清國提出,增加對法國出口給中國物品的關税。阿諾託雖然在口頭上答應了,但卻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條件, 要李鴻章允許法員襄助福州船政局,並劃定一處未定的中越邊界。李鴻章很是生氣,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抱怨:“貴侯所言,跡近要挾,頗礙交情。” 阿諾託也開玩笑地説: “由法員襄辦船政,友好劃定邊界,總比中法兩軍在安南邊境開戰為好。”
然而,國與國之間哪裏有什麼交情呢?有的只是利益。沒有利益,一切免談。
李鴻章生氣也沒辦法,“弱國無外交”,向來如此。
四
接下來就是馬不停蹄地參觀了。
李鴻章在法國總共呆了21天,其中6天時間,花費在各類考察上。李鴻章參觀了報社、學校、博物院、動物園等公共公共事業機構,考察了織綢廠、提花廠、煤礦、鐵礦等廠礦企業。此前,李鴻章在訪問俄國和德國時,重點考察了軍工企業。在法國,李鴻章更關心的則是與民生有關的行業。或許他想了解,一個沒有國王的國家,是怎麼發展民生事業的。
在接受法國記者採訪時,李鴻章高度讚揚了法國政府的農業政策,對法國農民的富裕生活羨慕不已。足見法國的農業,給李鴻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鴻章在與法國總理梅利納會談時專門提到,對法國農民的肥田技術很感興趣。梅利納隨即欣然表示,願意派出農業技術人員到中國去,幫助中國發展農業。
五
説是考察學習,當然有謙虛的成分。可李鴻章在法國還真被上了一堂金融課。
李鴻章在參觀巴黎各大銀行後發現一個“貓膩”:法國銀行貸款給俄國,不要任何抵押,而貸款給大清國,卻需要要以海關税款用做抵扣。李鴻章詢問銀行總辦,銀行總辦大大方方地承認了。李鴻章進而指出:“這豈非不信任中國?”
銀行總辦解釋説:“不是我們對中國不信任,而是這樣的貸款都要發行債券去籌集,法國人如不能信任,則債券無人購買,款就難以籌齊了。”這實際上是説,不是法國對中國不信任,而是法國人對中國不信任。
李鴻章又問:“如果我們還不了法國銀行的借款,你們會出兵來索要嗎?”
銀行總辦一臉無辜地説:“我們只是尋常商人,哪能什麼事都動用國家武力解決?”
六
法國巴黎有一座標誌性建築: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是法國的一張名片,也是法國文化的象徵之一。每一個到法國的遊客,幾乎都會來到埃菲爾鐵塔下,一睹芳容。
法國外交部就選擇在埃菲爾鐵塔宴請李鴻章。陪同人員熱情地向李鴻章介紹埃菲爾鐵塔的歷史,並邀請李鴻章登上埃菲爾鐵塔,遠眺巴黎城市美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鴻章婉言謝絕了主人的邀請。有人説,這是因為李鴻章已經70多歲高齡,腿腳不便,難以攀登。可那時候埃菲爾鐵塔內部已經安裝了電梯,上上下下都十分便利。
所以,李鴻章謝絕登上埃菲爾鐵塔的原因,已經永成歷史之謎了。
【參考資料:《李傅相遊歷各國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