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清華竟然開設了一門關於摸魚的課程?
終於,清華也有我能上的課了!
這門名為《摸魚學導論》的課程,從PPT來看,竟然沒有期末考試。
課程的核心目的,就是讓大家收穫摸魚小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摸魚學導論》在清華的雨課堂一開,課程微信羣人數幾乎立刻就達到了500人,“課堂氣氛”也是非常活躍。
△圖源知乎@ALLover
甚至由於申請人數太多,開課老師不得不把課容量從500提升到2000,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千多人……
為“摸魚”開設的課程
《摸魚學導論》的開課老師“高老師”,其實是一名大一的清華學生。
高老師發現,清華大學的網課平台“荷塘·雨課堂”,在更新後擁有了一個新功能:人人都能開設一門課程。
於是他靈光一現:為何不開設一門關於“摸魚”的課程?
摸魚,出自成語“渾水摸魚”。指在上班/上課時間偷懶,具體表現為在上班/上課時間做與工作/學習無關的事情。
那麼,這門課準備學什麼,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考核呢?
高老師聲明:這門課程沒有期末考試、不計學分、不對成績單造成任何影響。
從開課説明來看,高老師認為,相比於充滿競爭的學習氛圍,這門課旨在創建健康的學(摸)習(魚)環境,讓大家一起解決問題。
從課程目的來看,説摸就摸,不僅師生一起探索摸魚小技巧、還一起提升學習效率(共享資料)。
至於大作業和周作業,也是摸魚小技巧和學習資料,從實踐上來進行摸魚。
當然,即使在摸魚課上認真做作業,也只能收穫總評成績的0%。
豈不是越不摸魚,成績就可能越差?(手動狗頭)
而課程的內容,則是放鬆身心,用幾分鐘去感受輕鬆,比如,今天的課程作業,是給大家分享你覺得好看的春景 。
原本,這只是在摸魚時創建的摸魚課,沒想到受歡迎程度卻“出乎意料”,微信羣人數一下子從十幾人飆到了500人、報名人數更是達到了一千多人。
但是要澄清一點,這門《摸魚學導論》,只在雨課堂平台上線,並沒有進入清華正式的選課系統。
因為卷,所以要摸魚
本來是一個清華大一新生的玩笑之舉,卻意外大火。
火到校內校外都吵着要修這門課:
清華校友@白楊Alex卻表示,我想選還選不上呢~
下午在朋友圈看還以為是開玩笑呢,晚上一進去已經500+了,果然,連摸魚都摸不過人家……
在知乎上,自曝已經報名入選這門課的清華學子,各個專業、年級無所不包。
車輛工程、精密儀器、環境、公共管理…..大一新生、博士在讀等等,目前報名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多人。
這麼火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摸魚成了清華人的剛需?
這門課的“助教”,知乎用户@ALLover表達了他的看法。
之所以《摸魚學導論》在清華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大家對內卷現狀的厭惡和對“摸魚”的嚮往。
他理解的內卷,是以不必要的努力和輸入獲取下限更高的產出。比如三千字的論文非得寫三萬,還有兩萬多質量不高在灌水。
這種氛圍下,大家都很累,這時候出現一門摸魚課,即使明知道不真實,即使明知道不可能真的摸魚,大部分同學還是以一種嚮往世外桃源的心態加入進來。
另一位知乎用户@Pretty Hurt,則認為《摸魚學導論》這門課,本質和去年特獎評選期間舉辦的“華清大學特普通獎學金”一樣,都是一場盛大的行為藝術。是學生對過大壓力的反叛,是對peer pressure的抗衡。
他直言:
作為集結了全國頂級卷怪的大學,清華的內卷之風自然相當盛行。但是呢,主動去內卷的人很少。我們為什麼會選擇摸魚?一方面是過載壓力下的反叛,另一方面也是對這種整體風氣的無奈。
去年9月,一位清華學子邊騎車邊用電腦跑程序的照片,引起不小的波瀾:
開課的“高老師”,提到了大學課程設置落後時代和學生需求的現狀。他説,有的人選擇不去上課,是因為上課耽誤了他們學習。
所以,他開這門課,除了讓大家會心一笑,也想用這種方式鼓勵大家探索知識傳播和交流的新方式。
清華雨課堂為何如此Open?
這門《摸魚學導論》之所以能創辦,還得説回清華的網課平台:雨課堂。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推出的網課平台,而學堂在線又是清華大學2013年發起的MOOC平台。
目前,平台上已經入駐了清華、北大、北師大、西交等等名校的課程。
一開始,雨課堂並不支持“人人都能開課”,某次更新後才上線。
清華學子怎麼評價這項新功能?
知乎用户@Mr.南有説,他目前還沒有發現有同學真正通過這個功能分享自己的技能知識。
但這個功能確實有一些實用的地方,比如每個系、每個班都會不定期舉辦一些集體活動然後每次都會對於無法參加的,組織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開課展示,把沒在的同學也來進來遠程參與觀看,或者事後觀看。
但能自己開課確實新鮮好玩。比如他去年開了一門名叫和平精英:戰爭技能的理論與實踐的吃雞課程,但只有11個人選課….
於是他感慨:
吃雞救不了清華人!摸魚才可以!
但是,問題來了:
在摸魚學導論課上卷,就是在卷其他課的同學;如果在這門課上摸魚,就是在卷這門課的同學。
這個悖論,無疑就是清華學子的“摸卷二象性”了!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來源:量子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