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得一謀臣警告,商鞅不聽,五個月後果然應驗

人生在世,總是起起落落,每個人都有走運的時候,也會有不如意的事兒,秦國的商鞅受到秦王的賞識,他的才能得到了發揮,在秦國非常有影響力了。應該説到了這個時候,商鞅在秦國可以説是武功文治盡顯其才,達到了他個人功業和名望的頂峯。但人都是這樣,成功了,就容易自以為得意,自以為得志,頭腦就容易發熱,驕氣就容易上揚,這也是個週期率,商鞅也同樣沒有脱離這個週期率。

商鞅在孝公那受了褒獎回到府第,對自己的門客、家臣説:我是衞國公族的庶出公子,以腹中良謀歸秦,為秦立法圖治,使國家富強。現在又以軍功奪得魏地七百里,君侯因此給我封邑十五城,大丈夫得志這也就算達到極致了。眾賓客齊聲應和,其中一位卻站出來唱了反調。他説: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大家同居於商君門下受其恩惠,怎麼可以讒言誤主呢?

眾人一看,説話的是門客趙良。商鞅説:先生把眾人的話説成是讒言,那請你評價一下,我對秦的治理和百里奚比誰更出色?趙良答道:百里奚為相,輔佐穆公三定晉君,兼併了二十一個諸侯國,使先君成為西戎霸王。但他對自己要求則很嚴格,暑天不張蓋,累了也不坐車,去世的時候百姓嚎哭就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相國您呢?在秦為相已經八年,法令雖然得行,但殺伐太重,民見威而不見德,知利而不知義,太子恨你對其師傅用刑,民間恨你殺戮親人。

商鞅原名衞鞅,是衞侯的子孫,出生也是貴族,早年進入魏國宰相公孫座府邸做門客。公孫座看到了商鞅身上的才華,但卻不向魏王推薦,因為如果商鞅被重用,那麼自己則會棄用!

商鞅得一謀臣警告,商鞅不聽,五個月後果然應驗


也就是這樣一點小算盤,結果讓魏國錯失了這麼一個人才,並且臨死之時的推薦説辭也不清不楚,導致了魏王沒有重用商鞅!

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有才華的人到哪兒都閃亮亮!

這還真不是,雖然秦孝公開了招賢令,但作為一個從魏國來的,在秦國沒有人照顧,要想走到秦孝公面前也非常吃力!

但還好商鞅聰明,找到了當時秦孝公最親近的宦官景監,靠着這名宦官的推薦,商鞅見到了秦孝公!

兩人一見那真的叫做一見如故!

這是不存在的,秦孝公耐着性子聽商鞅所謂的天下大勢,最後煩了,直接對商鞅説:你別扯別的,我就想知道我們大秦如何才能強盛?

是的,秦孝公只想知道這個,而商鞅繞來繞去半天也等這句話!

變更法制啊!

商鞅得一謀臣警告,商鞅不聽,五個月後果然應驗


商鞅成為了秦國變法的負責人,以信立法,商鞅為秦國革新了禮制、法制、以及制定了一套人制,什麼秦國户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等都是在商鞅的幫助下制定的。

當然,商鞅此人不止是個治內的大才,治外也非常厲害,比如擊韓破魏,為秦國解決邊界之困,都立下了大功!

那麼這樣一位大才為何會落得一個被車裂,族人被屠滅的下場呢?

其實在商鞅事業最鼎盛之時,就有人警告過他了,這個人名叫趙良。

商鞅有一次遇到趙良,想炫耀一下自己對秦國的功績,於是對趙良説:

你看我比五羖大夫是不是更厲害?

商鞅所説的這個五羖大夫也是秦國的一位賢相,商鞅自比五羖大夫,甚至高於五羖大夫,可想他對自己的功績多麼得意。

商鞅得一謀臣警告,商鞅不聽,五個月後果然應驗


但趙良告訴商鞅:

五羖大夫是荊楚地卑微小民,秦公把他從為喂牛工人提拔起來,官居百姓之上,秦國無人能望其項背,他做了六七年宰相,曾經向東攻打過鄭國,三度協助晉國立君,一次營救荊國於危難,他做宰相從不坐馬車上朝,天熱不支帳篷,在城內巡遊從不帶車輛隨從也不帶衞士,他去世的時候,秦國男女皆痛哭流涕。

而商君你出任宰相,是靠着宦官景監求見孝公的關係,君施行政令七年,欺凌權貴,傷害百姓,公子虞因太子犯法而受刑,已經八年閉門不出了。

所謂得人心者興盛,失人心者敗亡,商君的法令已經失去了人心,君自己也知,所以當出門時,必須要披甲的士兵和力大的壯士作陪,若沒有這些,商君則不出門,可想此間處境。

商君處境的危險如同朝露一般,直到現在還貪圖商於的富裕,專涉秦國的政權,積聚百姓的怨恨,一旦孝公去了,新王即位,秦國想要收拾先生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商鞅得一謀臣警告,商鞅不聽,五個月後果然應驗


趙良給商鞅做出了預言,此間分析的甚是直接,希望藉此點醒陷入功高自滿的商鞅,但人在盛時哪那麼容易清醒,哪怕是商鞅也不例外。

所以商鞅壓根沒有聽趙良的建議,他認為只要自己還把控着秦國的權利,那麼自己將立於不敗之地。

可他沒有想到,五個月後,他的災難來了。

孝公去世之後,惠文王繼位,商鞅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商鞅至始至終都沒有明白,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秦國已經壯大了,而秦國始終是屬於秦王的秦國,不是他的秦國,如果他能在孝公去世前放棄權利,或者惠文王會留他族人不死。

而到了惠文王繼位的時候,卻已經晚了,不止商鞅自己被車裂,族人也遭到了屠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1 字。

轉載請註明: 商鞅得一謀臣警告,商鞅不聽,五個月後果然應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