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問題,説到底就是孩子的心理問題,如果想要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績,那必須從孩子的心理入手,讓孩子更加自信開朗,掌握科學的學習辦法。
當下我們對教育也是越來越注重,因為學歷決定了未來的發展,誰都想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現實卻十分殘酷,童年快樂了,長大後就要吃苦,所以學習就成為了每個家庭最重要的任務。
家長都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孩子是班級的第一名,那自己也會感到驕傲,老師也會喜歡,這也是父母值得炫耀的事情,家長和老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的成績,給學生帶來的壓力也是很大。
為何贏在小學卻輸在中學?別再逼孩子做學霸了
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將來的發展肯定是不同的,尤其是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們,但是將來走向社會,真正事業發展好的都是班級的第一名嗎?
事實並不是如此,走入社會最有出息的並不是當年班級的第一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學生,甚至是不被關注的學生,這樣的案例不是一個兩個,雖然大家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不努力最終還是要失敗。
如果想要為了孩子好,那就不要再逼孩子做學霸了,很多班主任都説實情,在小學成績穩居第一或者第二的孩子,到了中學卻不再突出,甚至會成為壞學生,倒是一些小學成績不顯眼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就實現了逆襲。
這從心理學上講,這就是“第八效應”,一個班級往往最有出息的孩子,都是第八名到第十五名左右的學生,這類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願意去奮鬥,腦子也更加靈活,思維更加豐富,性格也很開朗,走向社會很容易受到人的愛戴。
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其實任何的現象都是有依據的,心理現象也是有理可依,在我國應試教育的發展中,小學階段的知識量都不是很難,成績好的一般都是聽話的孩子,不搗亂的孩子。
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完成了作業,基本上成績就不會差,對父母也是完全順從,在小學階段就是如此,學生完全沒有自我的意識,家長也只追求成績,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
至於中游偏上的學生而言,因為父母管教的不同,孩子也更加具備靈活性,父母也更加註重其他方面的發展,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社會也需要全方面的人才。
想要考上名校,不能死讀書
筆者在這裏想要説,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很少有書呆子,除了天賦特別出眾的人羣之外,這些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堅持努力,還有就是有自己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