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小葉子”們在口罩上寫下不同語言的“你好”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説着19種不同的語言, 196名上外“小葉子”集結!作為全市輸送進博會志願者最多的高校,上海外國語大學今天下午為第三屆進博會志願者舉行出征儀式。
近三年來,上外共為進博會提供了1400多名志願者,參加進博會服務已經成為上外學生的“必選課程”。今年的196名志願者是從1132名報名者中選拔而出的。他們中,75%的志願者掌握了兩門外語,18%的志願者則能提供“三語”服務。
“三年級”小葉子圓了外交官夢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小葉子”們在工作期間要全程佩戴口罩。口罩遮住了大部分臉龐,但遮不住熱情的眼神和青春的神采。同學們在口罩上用彩筆寫下不同語言的“你好”,用目光傳遞微笑。
今年的志願者團隊中,有29人是參加過上屆進博會的“二年級小葉子”,另有5名連續參加了三年服務的“三年級小葉子”。“第三屆進博會,我將全力以赴!”從第一屆的綜合接待組,到第二屆的招展處,再到本屆的新聞中心,東方語學院阿拉伯語專業大四男生顧航已經和進博結下了不解情緣。“進博會本身的吸引力和作為一名‘小葉子’的責任感,都是我參加進博會的動力。”顧航説,在不同崗位上的歷練,讓他收穫頗豐。“無論是應對突發狀況,還是待人接物,都得到了很多鍛鍊”。第一屆進博會期間,顧航的任務是為各國參訪團規劃參觀路線,不僅要考慮成員的參觀意向,還要留心團內不同成員的宗教信仰、餐飲習慣,任何一個細節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在服務進博的過程中,他也漸漸明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如今,他已經通過外交部小語種人才選拔考試,成為一名“準”外交官。進博,成為助他圓夢的舞台。今年,顧航加盟了學校“小葉子講師團”,也將自己積攢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葉”們,他叮囑大家,“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非常勞累的時候,你要做的是儘量保持微笑!”
圖説:出征儀式現場
就讀於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的香港女孩鄧洛婷,今年在進博會中擔任運營統籌志願者。“青春服務進博,第三屆進博會,我準備好了!”站在出徵儀式的舞台上,女孩大聲説出自己的進博宣言。來自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馬金虎曾在首屆進博會期間被《新民晚報》報道,當時,他以單日超五萬步的步數,登上了進博會志願者步數榜首,而成為“步數達人”的背後,是對場館每個安全細節的確認。
做志願者成為全校傳統
上外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上外學生在官方誌願服務系統中註冊的志願者總人數已經達到9281人,也就是説全校有97.7%學生自願報名成為註冊志願者,並參加過至少一次志願服務活動,每年可以提供至少15萬個小時的服務時間,各項數據名列全市高校前列。“前輩”們努力的身影,激勵着更多學子加入志願者隊伍。
俄語專業博士研究生張利偉今年9月剛進入上外就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報名加入志願者。他的導師曾為進博會擔任同傳,因此,他也想通過參與進博,提高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這個熱情的北方男生説,因為疫情關係,很久沒有見到俄羅斯朋友了,他也希望藉着進博會的機會,和老朋友們見見面。“小葉子”的一襲紅衣,將韓語專業大三女生姚知遠的笑容映襯得格外燦爛。“我的人際溝通能力挺強的,這個應該是我做志願者的優勢。”這位校主持人團團長説。疫情期間,上海外國語大學緊急組建了一支由1180名志願者組成、涵蓋27個語種的城市涉外抗疫志願者服務隊,來自法學院的嚴潤沁就是其中一員。進博會志願者招募開始,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説,在長達200多天的工作中,她感受到了青年人的時代使命與責任擔當。
圖説:上外志願者們用目光傳遞微笑
出征儀式上,上外還與市信訪辦、市外辦、市應急管理局、團市委等機構共同發表了加強城市外語服務能力常態化建設的意向書。結合進博會“越辦越好”的要求,上外進一步提出了支持上海城市外語服務能力常態化建設的意向和建設目標,充分依託上外的語言研究優勢,整合知識庫、政策法規庫、口徑庫等工具建設基礎語料庫,通過培養主要語種配套建設與非通用語種支持系統的多語種人才,為提升城市外語能力水平提供學習支持、終端響應、外語譯介、城市品牌涉外傳播、城市外事支撐配套等常態服務項目,並探索城市應急外語廣播系統、應急管理外語資料庫等應急服務的建設需求。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