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垮台後,他被查沒的財產數額高達11億6百萬兩白銀,據專家研究,這筆財富相當於乾隆時期的10到20年財政收入,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人們對個人資產規模可以達到的想象邊際。
根據瑞士歷史學家保羅·貝洛赫與與英國計量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研究,乾隆朝的GDP在當時世界經濟中的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這麼龐大的經濟體10到20年的財政收入居然歸一個人所有,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
我國如今GDP世界第二,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佔比還遠不如乾隆時期,但我國2019年的財政收入超過19萬億人民幣,按這個數字來算,20年的財政收入是380萬億人民幣,差不多50萬多億美金,比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日體10年的GDP還多。根據乾隆時期與如今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佔比來評估,和珅的財富要遠高於50萬億美金。2020福布斯排行榜首富傑夫·貝佐斯的1460億美元,還抵不上和珅一根手指頭。“富可敵國”這個詞已經不足以形容和珅的財富了,也許説他“富可敵洲”,更恰當一些。查抄和珅後,嘉慶帝的內帑大增,所以當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説法。
那麼和珅這麼龐大的資產中都包括了那些財寶呢?當時有人從朝廷的邸報中抄錄了一部分,同治年間的佚名文人“月漚磯釣叟”又把這些抄錄寫入他的筆記:
欽賜花園一所亭□□台二十座新添十六座 正屋一所十三進共七百三十間;東屋一所七進共三百六十間;西屋一所七進共三百五十間;徽式新屋一所七進共六百二十間 私設檔子房一所共七百三十間;花園一所亭台六十四座;田地八千頃;銀號十處本銀六十萬兩;當鋪十處本銀八十萬兩號件未計。
金庫:赤金五萬八千兩
銀庫:元寶五萬五千六百個;京錁五百八十三萬個;蘇錁三百一十五萬個;洋錢五萬八千元
錢庫:制錢一百五十萬千文
以上共約銀五千四百餘萬兩
人蔘庫:人蔘大小支數未計共重六百斤零
玉器庫: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玉磬二十塊玉如意一百三十柄;鑲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玉鼻煙壺四十八個;玉帶頭一百三十件;玉屏二座二十四扇;玉碗一十三桌;玉瓶三十個;玉盆一十八面;大小玉器共九十三架未計件。
以上共作價銀七百萬兩
另又:玉壽佛一尊高三尺六寸;玉觀音一尊高三尺八寸(均刻雲貴總督獻)
玉馬一匹長四尺三寸高二尺八寸
以上三件均未作價
珠寶庫:桂圓大東珠十粒;珍珠手串二百三十串;大映紅寶石十塊計重二百八十斤 小映紅寶石八十塊未計斤重;映藍寶石四十塊未計斤重;紅寶石帽頂九十顆;珊瑚帽頂八十顆;鏤金八寶屏十架。
銀器庫:銀碗七十二桌;金鑲箸二百雙 銀鑲箸五百雙;金茶匙六十根;銀茶匙三百八十根;銀漱口盂一百零八個;金法藍漱口盂四十個;銀法藍漱口盂八十個。
古玩器:古銅瓶二十座;古銅鼎二十一座 古銅海三十三座;古劍二口;宋硯十方 端硯七百零六方。
以上共作價銀八百萬兩
另又:珊瑚樹七支高三尺六寸;又四支高三尺四寸;金鑲玉嵌鍾一座
以上三件未作價
綢緞庫:綢緞紗羅共一萬四千三百匹
洋貨庫:大紅呢八百板;五色呢四百五十板;羽毛六百板;五色譁嘰二十五板
皮張庫:白狐皮五十二張;元狐皮五百張 白貂皮五十張;紫貂皮八百張;各種粗細皮共五萬六千張
以上共作價銀一百萬兩
銅錫庫:銅錫器共三十六萬零九百三十五件
瓷器庫:磁器共九萬六千一百八十四件
文房庫:筆墨紙張字畫法帖書籍未計件數
珍饈庫:海味雜物未計斤數
住屋內:鏤金八寶牀四架;鏤金八寶炕二十座大自鳴鐘十座;小自鳴鐘一百五十六座;桌鍾三百座;時辰表八十個;紫檀琉璃水晶燈綵各物共九千八百五十七件;珠寶金銀朝珠雜佩簪釧等物共二萬零二十五件;皮衣服共一千三百件;綿夾單紗衣服共五千六百二十四件;帽盒三十五個帽五十四頂;靴箱六十口靴一百二十四雙
上房內:大珠八粒每粒重一兩;金寶塔一座重二十六斤;赤金二千五百兩;大金元寶一百個每個重一千兩;大銀元寶五百個每個重一千兩
以上均未作價
夾牆內:藏匿赤金二萬六千兩
地窖內:埋藏銀一百萬兩
另又:家人六百零六名;婦女六百口
尚有錢店古玩等鋪俱尚未抄
這份清單只是和珅財富的一部分,就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
和珅府邸
清朝文字獄嚴酷,文人們也只敢抄錄一部分公開的和珅查沒財富清單,不敢對和珅的行跡多加評論,因為和珅與乾隆關係密切,談論和珅難免涉及乾隆,一旦被官府認為言論對乾隆不利,談論者就要大禍臨頭。雍正年間,汪景祺因為寫《西征隨筆》被殺頭,家人也被髮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就是在於涉及康熙而獲“譏訕聖祖”之罪。
當然,和珅作為一個被皇帝打倒的反面人物,聲討抨擊一下他的罪名是可以的。清代梁章鉅《歸田瑣記》中,就列出了許多和珅的許多罪名,指責他不僅貪腐,而且大逆不道。梁章鉅説和珅給自己修的墓“墳塋前有石門樓,石門前開隧道,正屋五間,稱曰享殿,東西廂房各五間,稱曰配殿,大門稱曰宮門,外圍牆二百丈,圍牆外設堆撥,士人稱曰‘和陵’;牆西房屋二百一十九間,定製,親王墳塋,圍牆不得過百丈,和珅倍之。”就是説和珅住宅和墳墓的規制都嚴重僭越了。
《歸田瑣記》中還説,和珅的家人招供,和珅有一串御用的朝珠,“往往燈下無人時,私自懸掛,對鏡徘徊。”這是説和珅已經不僅僅滿足於貪黷財富了,他還覬覦皇位。
和珅不僅自己擁有金銀無數,連他家的奴才都擁有萬貫家財。《歸田瑣記》中提到,和珅府中有個太監叫呼什圖,抄他家時抄出了大批糧食,“得米麥谷豆雜糧一萬一千六十五石”,後來這些糧食被朝廷用來救濟遭水災的兩個縣的災民,“時文安大城兩處被水,分給兩縣作為口糧籽種。”
和珅的奴僕劉全、劉陔、劉印等人家裏也被查出大批金銀,還有當鋪八座。
當時民間也流傳着一些關於和珅權勢與財富的逸聞,“漚磯釣叟”在他的筆記裏就收錄了這樣一件事:“陝西巡撫派人送二十萬兩銀子給和珅,可是送禮的人到和府門前投上巡撫的帖子後,很多天見不到和珅。於是花了五千兩銀子賄賂和珅府邸的門房,這才見到一個衣着華麗的少年奴僕出來,問送禮的人送的是金子還是銀子,送禮的人説是銀子,那奴僕就讓人把銀子收了,然後遞給送禮人一張帖子,讓他回去報告巡撫。
送禮的人問門房,這個奴僕是不是和珅的貼身心腹,門房笑着説,和珅的心腹豈是五千兩銀子就能見到的?
一個巡撫送上二十萬兩銀子,和珅根本不屑一顧,只讓他的奴才出來支應一下,可見他當時權勢之煊赫,態度之傲慢。
“漚磯釣叟”在説了這件事情後,馬上又稱頌了乾隆和嘉慶的英明神武:“然高宗、仁宗英明神聖,珅雖當國久,亦不能大肆威福,固不如唐之元載輩,並不敢如鰲拜之橫,僅能潛通信息,藉圖自肥而已”當時讀書人寫作時的那種戰戰兢兢,唯恐遭無妄之災的形象顯露無遺。
“漚磯釣叟”還記錄了一些和珅被抓捕時以及在獄中的情況:和珅有個小妾叫吳卿憐,是江蘇人,原來是浙江巡撫王亶望的寵妾,後來王亶望因貪瀆被處死,吳卿憐也被人獻給了和珅。據她説:官兵前來抓捕和珅時,他們一家人正在吃飯,餐廳裏堆滿了各種珍饈美味,那些來抓人的士兵見狀就趁機大嚼起來。吳卿憐後來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香稻入唇驚吐日,海珍列鼎厭嘗時”就是描寫吃飯時被抓情景的。
和珅在獄中時,也感到了絕望和悲哀,知道時日無多,也寫過一首詩來感嘆他一生的際遇:“夜色明如許,嗟餘困未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捱暮,牆高不見春,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身陷囹圄的他慨嘆當日的富貴猶如一場春夢。
和珅被賜死時,用一根白綾上吊,他最寵愛的小妾長二姑也跳樓身亡,死前還寫了一首詩吊吟和珅:“誰道今皇恩遇殊,法寬難為罪臣舒,墜樓空有偕亡志,望闕難陳替死書,白練一條君自了,愁腸萬縷妾何如?可憐最是黃昏後,夢裏相逢醒也無。”
原來權勢熏天,風光無限的和珅,臨了也是這般恓惶和可憐,他羅致的那些巨大財富,不僅沒能讓他永享富貴,反成了他的催命鬼,這也足以為後世那些貪墨者誡了。
和府西洋門
和珅的出身並不十分顯貴,那他是怎麼進入乾隆視野又大受寵愛的呢?乾隆是個十分精明的人,在乾隆年間,遠在千里之外的李侍堯、王亶望等封疆大吏的貪腐行為都被他發現並遭到嚴懲,近在身邊的和珅的所作所為他心知肚明,可他為什麼對和珅如此縱容呢?
“漚磯釣叟”在他的筆記中是這樣説的:“和珅性警敏,讀書不多,而能強記。初官拜唐阿,值高宗駕出,於輿中默誦《論語朱注》,偶不屬,垂問御前大臣,無以應,珅時提燈輿左,謹舉下文以對,即曰擢侍衞,不數年,珅涉大僚。既貴,延吳白華諸公於家,曰與講論今古,故於詩文亦粗解;有所作,私倩彭文勤、紀文達為之潤色,二公慮被齮齕,恆為捉刀。”
這段話的意思是,和珅讀書不多,但很聰明,記憶力非常好,他當侍從時,有一次隨駕外出,乾隆在轎子裏背《論語朱注》,忘了句子,問御前大臣,卻沒人答得上來,和珅正好在一旁,就脱口説了出來。由此得到賞識,沒幾年就當上了大官。和珅發達後,就請吳省蘭等大學者給他講學問,於是也粗通詩文。他寫了文章後,就私下請彭文勤,紀曉嵐兩人給他潤色,他們怕和珅在皇帝面前説壞話,就不得不一直給他效勞。
然而用這些事來解釋和珅發跡的原因,顯然是不夠充分的,乾隆身邊聰明伶俐、詩文絕佳的人多的是,他為什麼獨寵和珅?背後肯定還有鮮為人知的隱情。據法國學者佩雷菲特的研究,和珅是乾隆的男寵。乾隆曾經瘋狂地愛上了父親的妃子馬佳氏,這個醜聞被太后發現後,以三尺白綾賜死了馬佳氏,乾隆傷心欲絕。
多年後,乾隆在一次閲兵時,看到了隊伍裏的和珅,他與馬佳氏長得極其相似,乾隆認為他是馬佳氏轉世,於是就把他帶到了身邊。
以後幾十年裏,乾隆對和珅不離不棄,他們的斷臂之情,一直維持到了乾隆生命終結,這期間,和珅雖然貪墨了鉅額財富,卻一直在乾隆庇護下安然無恙。
佩雷菲特的解釋應該更符合邏輯,只是這種事在清朝的史料中是不會有直接記載的,而民間文人,如“漚磯釣叟”之流,更是絕不敢置一詞,所以也就鮮為人知了。
“漚磯釣叟”的筆記中,還提到了一件今天看來是特別殘忍的事:“珅先患足軟,每夜半生剝犬皮一,縛兩膝上,始入朝,雖盛暑不能去。”為了治腿病,每天半夜要活剝一條狗的事,要是被現在的愛狗人士知道了,一定恨不得要將和珅掘墓鞭屍了。
“漚磯釣叟”還談到了和珅與劉墉之間的一些趣事,比如“獨劉文清時與抗,人傳文清門庭清峻,而不知性喜詼諧,數以謔語刺珅,珅不能堪,飾詞以訴,高宗亦知二人不相洽,每以温言解之。”
意思是,當時只有劉墉敢與和珅對抗,經常用言語諷刺他,和珅被他懟得很難受,就到皇帝跟前去告狀,乾隆知道他們兩人不合,每次都是好言調解他們的矛盾。以此看來,電視劇《劉羅鍋》中的那些情節並不都是空穴來風,在清朝時,這些段子在民間廣為人知。
“漚磯釣叟”的筆記雖然屬於稗官野史,但這種野史筆記往往彌補了正史中被刪改淹沒的真相,所以,相比較正史,魯迅更願意信野史;相比較正論,他也更願意相信筆記。
圖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