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超九成家長稱本學期老師未給家長佈置作業......教育部曬出“雙減”成績單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經典

9月23日上午,

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

介紹中小學落實“雙減”工作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制度建設有關情況。

新學期開學後學校如何落實“雙減”工作?

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制度建設情況怎麼樣?

......

相關重點內容快和中教君一起看看吧!

99.6%的家長反映本學期老師沒有給家長佈置作業

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台直報信息顯示,目前98.2%的學校出台了作業管理辦法。

根據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台直報信息,截至9月22日,有16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填報了有關信息,其中98.2%的學校出台了作業管理辦法,92.1%的學校建立了校內作業公示制度,64.3%的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監測平台以二維碼形式邀請家長無記名通過網絡直接填寫調查問卷,共收到5737.7萬份家長問卷,99.6%的學生家長反映,本學期老師沒有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新學期開學以來,教育部督促各地各校落實作業管理通知要求,制訂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年級組學科組作業統籌,有效控制作業量和時長。同時,面向社會公開進行作業管理問卷調查,並將結果通報各地。此外,廣泛推廣提升作業設計質量的國家級教學成果,探索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有效作業等實施途徑。

10.8萬所義教學校開展課後服務,超500萬名教師參與課後服務工作

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台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全國有10.8萬所義務教育學校(不含寄宿制學校和村小學)已填報課後服務信息,其中96.3%的學校提供了課後服務;有7743.1萬名學生參加了課後服務,學生參加率85%,其中71.2%的學生每週5天全程參加;534.5萬名教師參與課後服務工作,佔這些學校教師數的86.2%,另聘請了20.6萬名校外專業人員參與課後服務工作。

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

教育部將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併納入,加大對“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住家教師”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一是繼續完善配套政策。在督促各地落實好已經出台的配套文件基礎上,加快預收費監管、加強培訓機構黨建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規的制訂進度。研究修訂競賽管理辦法,治理打着“國際”旗號的各類競賽。同時完善“營改非”流程,進一步明確過程中的公示期限、資產確權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在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場所、培訓內容等方面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機構同步作出規定。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併納入。

二是強化監督檢查。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絡協調,統籌運用好各種方式方法,加大對“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住家教師”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繼續跟蹤各地進展,壓實地方責任,適時開展“雙減”大督查,對工作進展緩慢的省份加強針對性指導幫扶,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地方和人員嚴肅問責。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表示,“雙減”工作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系統性的工程,必須注重當前和長遠相統一,往深裏做、往寬裏做、往嚴裏做、往遠裏做,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11個配套文件促“雙減”

為確保“雙減”意見落地見效,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基本構建起了“1+N”的“雙減”政策制度體系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介紹,這個“1”指的是中辦、國辦印發的“雙減”《意見》,是方向性的、宏觀性的“雙減”工作的總綱領,如“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等。“N”指的是落實過程中需要對一些概念進行科學界定,對一些工作要求進行細化,以指導各地更好地抓好貫徹落實工作。目前已出台了學科類培訓範圍界定、“備改審”、“營改非”、培訓材料管理、培訓人員管理、查處變相違規培訓、加強收費監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課後服務、建立監測機制、培訓機構登記等11個文件。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在深入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過程中,對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培訓機構和個人“打擦邊球”或轉入地下的隱形變異培訓問題,參與課後服務導致學校教師負擔增加的問題,學科類培訓轉向和資本湧入非學科類培訓的問題,亟需出台相應指導意見,防止出現政策空白。總體思路是按照“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的要求,系統出台涉及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置、審批、收費、人員、材料、行為、資本等方面的配套文件,這是一套政策“組合拳”,以實現全覆蓋、全鏈條有效治理。

北京:鼓勵學科類培訓機構先培訓後付費

會上,北京市教委介紹,當前全市恢復線下培訓的機構預收費已經全部納入資金監管,資金監管總額達到9.68億元。對於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正在推進資金監管,將預收費資金監管作為線上機構重新審批准入的前置條件,堅持“無資金監管,不得重新審批”。此外,北京市“雙減”措施提出,鼓勵實施先培訓後付費的收費模式

上海:培訓機構非正常停業,消費者可轉課

培訓機構非正常停業,預付費能不能退?還沒有上的課怎麼辦?

會上,上海市教委負責人介紹,針對培訓機構非正常停業的情況,上海積極鼓勵發揮行業自律和公益互助作用,建設“上海市培訓協會跨界公益互助平台”。

當有培訓機構非正常停業時,利益受損的消費者可以在該平台上申請獲得其他機構提供的公益互助培訓課程。相關培訓課程均為“公益”屬性,不免除消費者對原培訓機構的債權關係和追責權力

上海市培訓協會跨界公益互助平台於9月7日正式向社會募集公益互助課程,目前已有43家培訓機構捐贈課程,涵蓋文化學科、藝術、體育、科技、職業技能等多個行業,總課程達到1986門,總價值超過11億元。該平台已於9月22日面向消費者開放。

文章來源 | 中國教育報記者 歐媚

---------END---------

責任編輯丨任文嬌

信息來源 | 中國教育報

聲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來郵來電告知,本平台將立即改正。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記得三連哦

(分享、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