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體育老師怎麼不能當班主任?

10月16日,在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到,前不久青島一所學校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結果遭到家長反對、投訴。對此,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表示:體育教師、音樂老師、美術老師、科技老師都可以做班主任。

體育老師,往往就是那個“身體最不好的老師”,因為其他老師經常説“今天體育老師生病了,這節課上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歷史……)”。體育老師當然不是真的身體不好,只不過在其他老師看來體育課相對不重要,所以只能委屈體育老師“常年抱病”了。也不只是有些老師這麼看,很多家長乃至學生可能都這麼想,這也是為什麼青島一中學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家長羣竟然炸開了鍋,甚至去政府信箱投訴。

如今教育部發話了,而且“將來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時髦”,也是給體育老師撐腰了。體育老師怎麼不能做班主任?當然沒有明文規定。只不過在以往的應試教育體系裏,體育、音樂、美術、科技、勞動等課程,由於在升學中所佔比重較小,所以自然而然被“邊緣化”了,連任課老師彷彿都“低人一等”,當班主任都“不配”。相信反對體育老師當班主任的家長,不是衝着老師本人去的,只不過擔心身負重任的班主任,把大量教學資源勻給了體育課,影響了所謂文化課怎麼辦?孩子的升學會不會影響?

因此,給體育老師撐腰,讓他們理直氣壯當班主任,最根本的途徑當然是提升體育課在升學評價中的權重。比如日前雲南就將中考體育分提至100分,目的之一就是“緩解體育課被擠佔的情況”。分值提上去了,體育課還能不重要嗎?體育老師還會一直“病怏怏”嗎?

當然,關涉教育公平的改革,需要大手筆的氣魄,也需要繡花一般的耐心。雲南的政策,引發了很多討論;山西長治中考新規規定近視要扣分,在網上也不是沒有爭議。因此,很多體育成績、身體素質等評價指標的設定要科學合理,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台,避免簡單粗糙、適得其反。

要認識到,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在面對主流的文化課時相對弱勢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的邏輯過程依然是需要細緻梳理的。在以分數為主要評價手段的教育體系中,課外運動與備考刷分的張力是容易天然存在的;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如果在普惠制的基礎教育中過於強調,也可能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當然,認識這些的目的,在於為改革尋找更恰當的發力點,畢竟,讓體育等科目的老師腰板硬起來不是唯一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教育評價更合理,讓學生能夠更健全地成長為大寫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5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民來論:體育老師怎麼不能當班主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