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觀歷史,我們便會發現,地位尊崇的太子,其中藴含的風險實在太高,尤其一些被稱為明君的皇帝的太子。漢武帝的戾太子、李世民的李承乾等,無不如此。
徵和元年(公元前93年),巫蠱之禍爆發,丞相公孫賀、衞青之子衞伉皆受到牽連。而漢武帝的太子劉據也受到波及,被江充誣告,最後走上謀反之路。
我們先來理一理巫蠱案的前後事件。漢武帝先是發現一個形跡可疑的人,於是命宮中衞士前往捉拿詢問,結果那人仗着有些本事,從漢武帝手下一幫精鋭衞士中逃走。
漢武帝大怒,命人封鎖長安,大舉搜查賊人。若沒有後續的事,這件事也許這是個普通事件。大肆搜索長安的時候,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挪用軍費而被逮捕下獄。
這事是放到別人身上,也許是必死的大罪,但誰讓公孫敬聲有個好爹呢。公孫賀向漢武帝求情:我替你抓大俠朱安世彌補我兒子的罪,行不行?漢武帝考慮後便同意了。
漢武帝一直想抓朱安世,卻始終抓不到,哪知被公孫賀給抓住了。被抓的朱安世沒一點恐懼,反而衝着公孫賀冷笑連連:丞相公,你馬上也要大禍臨頭了!
公孫賀被朱安世看的發毛,心中一陣猶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我沒考慮到?但表面仍一片平靜,大國丞相,豈會被一個凡人嚇住?公孫賀拿朱安世去換兒子,卻是踏入滅族深淵。
朱安世被下入大獄,不久便招出一個驚天消息:丞相公孫賀行巫蠱之事,想謀害皇帝。漢武帝立即命宮中衞士去朱安世招出埋巫蠱的地方,果然挖出用以詛咒的木頭人。
一個普普通通的木頭人,但上面書寫的文字卻不一般,那是當朝天子劉徹的生辰八字。劉徹一把將木頭人摔得粉碎,口中擠出令人發寒的話:查,無論是誰,通通處死!
公孫賀父子、衞伉死後,這時便結束了?遠遠沒有。這時是徵和元年的十一月,哪怕半年後的徵和二年七月,巫蠱之禍仍沒結束的跡象。
漢武帝命江充徹查巫蠱事件,江充卻將矛頭對準太子劉據,史書給的理由是江充同太子有隙。江充奉命搜索皇宮,先從地位低的妃子處查起,慢慢延伸到皇后、太子宮殿中。
太子劉據明白,江充查到太子宮的那一刻,便是自己的死路,沒有巫蠱,也會查出巫蠱。少傅石德是太子一黨,若太子坐實巫蠱之罪,他也脱不了干係。
石德把心一橫,對太子説:“一不做二不休,我們先下手除掉江充,更何況皇帝陛下在甘泉宮養病,還不知是死是活呢。”
石德的話可謂是大逆不道,他是暗示太子謀反。但劉據是太子,大漢帝國的法定繼承人,清理“叛逆”本就是他的職責。
太子嘴裏説着:“我是陛下之子,怎麼能擅自行事呢?”動手的時候卻一點也不猶豫。劉據派人假冒武帝使者,把江充抓起來。
劉據對江充可謂恨之入骨,他將一切罪過歸於江充:“若不是你這小人,我和父親怎麼會落到如此境地?”罵完之後,便殺了江充。
劉據看着眼前死掉的江充,想起父親的冷酷無情,擅殺皇帝大臣,他已無退路,只能起兵奪權。同父親爭一爭,或許自己還能活下去。事關生死,哪還有什麼父子親情可言。
漢武帝父子間的大戰,《漢書》記載:(太子)逢丞相軍,合戰五日,死者數萬人,血流入溝中。可見倆父子間的戰爭殘酷到什麼地步。這句話也間接證明了漢武帝父子間的衝突來源。
我們再來回顧整個事件,巫蠱之禍的導火索是公孫敬聲挪用軍費,不過我們從公孫賀、漢武帝的態度來看,挪用軍費的罪過可大可小,並非罪不可赦。
我們再來看看關鍵人物朱世安。這裏有兩個關鍵點,一漢武帝非常想抓他,卻始終抓不到;二丞相輕而易舉抓住了朱世安。
這説明什麼?要麼漢武帝沒有全力抓捕朱世安,要麼在某些方面,公孫賀的勢力比漢武帝要大。前者説明漢武帝有其他的心思,後者證明漢武帝有除掉公孫賀的理由。
朱世安移交給漢武帝后,他便供出公孫賀埋木頭人的地方,這又有兩個問題,一是朱世安誣陷公孫賀,埋木頭人的是別人;二埋木頭人的確實是公孫賀。
若是第一種,漢武帝絕對參與其中,因為他是關鍵的一點——想抓朱世安。漢武帝不提朱世安,公孫賀便不會拿他換兒子,也就沒有朱世安舉報公孫賀的一幕。
若是第二種情況,説明朱世安同公孫賀有特殊的關係,也許漢武帝抓不住朱世安,便是公孫賀的包庇。而這兩種情況,也間接證明前面的關鍵:漢武帝為何抓不住朱世安。
有人會問,公孫賀為何希望漢武帝早死?別急,我們看看巫蠱之禍中的損失慘重的一方和受益人,明白他們的利益糾結便明白了。
因巫蠱之禍慘死的人中,丞相公孫賀的妻子是皇后衞子夫的姐姐,衞伉是衞青之子,而這些人全是太子劉據的“自己人”。
巫蠱之禍的受益人自然是我們的漢武大帝,他損失一個妻子,一個兒子,卻除掉威脅最大的太子,帝王之家有親情嗎?
劉據死的時候已經37歲,可漢武帝仍活得好好的,他早已等得不耐煩了。劉據在被除掉衞氏、丞相公孫賀的幫助後,仍能同漢武帝激鬥五天,死傷數萬人,也難怪漢武帝坐立難安,躲入甘泉宮中。
至於戾太子是否無辜,關鍵在於朱世安。他若同公孫賀有關係,那太子早就別有二心。若朱世安是漢武帝的棋子,那巫蠱之禍便是漢武帝編織的一個大網,目的便是太子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