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不乏有因迷信而死亡的皇帝,明朝的天啓帝就是,喝下“仙藥”的他生命結束在天啓。因為這個皇帝沒有生育孩子,按照皇帝的繼位制度,他的弟弟朱由檢16歲就當上了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評價褒貶不一。朱由檢就是崇禎皇帝,他下令讓曾經地位僅次於皇帝的魏忠賢自殺,這是個人人反感的大貪官。這個時候的朱由檢才17歲,做皇帝第二年,也就是崇禎二年。
這也讓百姓們看到這位17歲皇帝剛毅的一面,也充分展示了改革、讓百姓過好日子的決心。因為當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從現在來看,明朝的氣數確實快要到頭了,但朱由檢可不知道這些,他只能硬着頭皮上,誰讓自己是皇帝呢。其實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覺得當皇帝肯定很舒服,那種號令天下,想幹嘛就幹嘛的狀態一定爽爆了,那麼這樣想對嗎?
答案顯然是不對的,皇帝受萬人敬仰,被所有人矚目,稍有不慎就會被身邊的不忠之士圖謀不軌,而且皇帝也都是被推上去的,並沒有選擇權,有的可能還不願意呢,哈哈,是不是感覺很不可思議。好了,話説回來,全國上下都像過年一樣慶祝魏忠賢倒下,説崇禎皇帝是“聖人轉世”。我們也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小小年紀的朱由檢就敢向魏忠賢發起挑戰呢?
一是當時的形式非常緊迫,本來是當自己的王爺“信王”,非常舒服,逍遙自在的。可是哥哥的意外去世,讓他不得以放棄安逸享受的生活,只能繼承皇位。而且面臨的是非常糟糕的情況,內部和外部都是敵人。內部:有災荒和瘟疫的天災,有黨爭和戰亂造成的人才流失。外部:北方的後金國不斷騷擾搶地。看到這樣的國家,朱由檢也是非常的着急。“攘外必先安內”,當時的朝廷分有兩派。
“閹黨”和“東林黨”,他們把朝廷一分為二,變成了自己的鬥獸場。雙方為了打擊對方,使用各種手段,拉攏勢力,亂殺忠臣,皇帝根本沒有權威,也不管百姓們的困難。民間都流傳説有事不找皇上,找魏忠賢就行了。朱由檢看到這些當然非常氣憤,恨得咬牙切齒,誓要把魏忠賢打到。他想了想,魏忠賢不過就是個太監,只因權力太大,所以別人才效仿他,只要解決了魏忠賢就行。於是朱由檢把目光放在魏忠賢的“閹黨”上,以魏忠賢開刀,給天下的黎民百姓一個徹底的交代。
二是:朱由檢採取了很多措施他並沒有像歷史上別的皇帝對付大貪官那麼的急於求成 ,因為他知道魏忠賢已經作惡了幾十年,勢力非常大,有很多的親信,這些人都是被他提拔,感恩於他的,所以自己不敢輕舉妄動,怕一步走錯就危險了。他在做皇帝的次年,動手了。他是從魏忠賢的身邊人開始的,這個人是崔呈秀,兵部尚書、左都御史。崇禎皇帝先是安排自己親信在朝議的時候彈劾崔呈秀,説他貪贓枉法,亂搞小團伙,陷害好人等等。
於是下令撤了崔呈秀的官,打入了大牢。進牢的崔呈秀非常害怕,他知道新皇帝的真實意圖,魏忠賢救不了自己,就自殺了。這一段記錄在《明史》:“時崔呈秀知不免,列姬妾,羅諸奇異珍寶,呼酒痛飲,盡一卮即擲壞之,飲已自縊。萬萬沒想到崇禎皇帝並沒有就此罷休,反而繼續下令“追戮屍”這下朝廷的大臣們紛紛議論,他們都知道了皇帝的真實目的,就是讓魏忠賢知道下一個就是自己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貢生錢嘉徵、大臣楊漣等等都彈劾魏忠賢,指責他殘害忠良,謀殺太子,結黨營私等“二十四罪”。魏忠賢這下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就上書崇禎皇帝,想以退為進,説自己年紀大了,想告老還鄉,回家養老去,還有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崇禎皇帝深思熟慮後,答應了他,下令他去給天啓皇帝守靈。不久以後,魏忠賢又被崇禎下放到鳳陽,途中自殺了,他的妻子也被送進宮做洗衣宮女,家產也都進國庫了。
三是另一陣營的幫助。沒有比東林黨人都希望魏忠賢倒下的人了,他們紛紛給崇禎皇帝出謀劃策,想各種辦法,蒐集了魏忠賢的很多罪證。其中還有抓住魏忠賢的得力干將崔呈秀,東林黨人就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於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忠賢,被17歲的崇禎給終結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