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部叫《小捨得》的劇特別火,很多家長和劇中人物產生了強烈共情,並由此衍生出了新的網絡詞彙——“雞娃”。其實細想,身邊的家長均有不同程度的“雞娃”。
“雞娃”的產生,和另外一個詞“內卷教育”是分不開的。
“內卷教育”的本質,是一羣人為了爭奪有限的教育資源,每個人都付出更多的受教育成本去爭奪資源而形成的嚴重內卷。具體就是靠課外班、輔導班、培訓班等形式壓縮孩子的休息時間,轉化為學習優勢,去爭奪教育資源。
其實從具體社會觀念分析,“雞娃”的原因,在於家長的焦慮。而焦慮的產生,在於家長所不能接受的“不確定性”,對孩子未來的不確定的無法耐受。所以,家長從自身經驗唯一看到的“確定”——好成績等於好大學,好大學等於好人生。
同時因為內卷教育,其他抱着理性和長遠教育觀的家長,在看到別的家長急起來,自己也無法淡定,加入“雞娃”行列。導致了教育教育理念行成了“劣幣”驅“良幣”的形式。
這個傷害是不可逆的。
但孩子童年的玩耍僅僅是玩耍嗎?減少孩子休息時間,孩子損失的不僅僅是玩耍,更多的是孩子內在的心理資源。
孩子日漸丟失的活潑好奇,取而代之的是對學習的厭煩。孩子被消耗的自主性、自驅力,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習得性無助。孩子逐漸失去的對內在自我感受的信任,取而代之的是外在、物化的批判標準。
而心理資源,如同植物需要陽光,人需要喝水,心理也需要養分,人才能夠持續有活力。
功利性“雞娃”,其帶來的惡果是面向孩子的未來的。因為沒有心理資源的滋養,學校自殺頻發、抑鬱症低齡化越來越嚴重,大學之後荒廢人生愈演愈烈,什麼都不會的媽寶越來越多……
給孩子一些自主性,同時去承受一些“不確定性”。不焦慮,靜心下來當一個愛人者、支持者,而不是主導者、催促者、決定者。
同時讓孩子在興趣中找尋人生的樂趣,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創作者。和孩子一起快樂長大。
作者:伍家崗小學 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