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上陽賦》播出至今,並不像很多人批評的那樣不堪,環環相扣的劇情加上各位老戲骨的紮實演技已經證明了這部劇的質量。今天我們説説本劇的主角上陽公主,一個憑藉一張嘴就能力挽狂瀾的時代女強人。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上陽公主以豫章王妃的身份從寧朔返回京城,途經暉州,被暉州刺史囚禁,又一次成為政治工具,面臨死亡威脅,看似無法破解的死局卻被上陽公主的兩場關鍵對話巧妙化解,不僅救了自己,還救了暉州成千上萬的百姓,巾幗不讓鬚眉,這樣的豫章王妃和豫章王才是絕配。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上陽公主被囚禁以後,負責護送她進京的宋懷恩再次組織手下試圖營救她,宋懷恩雖然久經沙場,驍勇善戰,但是面對數十倍的暉州叛軍,還是寡不敵眾,幾乎就要被團滅,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叫牟連的將領挺身而出,扭轉了戰局。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這位牟將軍是吳夫人(暉州刺史的老婆)的親侄子,空有一身武藝和滿腔熱血卻無處施展,如今和暉州刺史一起反叛乃是被逼無奈,其實心中是想追隨豫章王,像豫章王一樣征戰沙場報效國家。上陽公主與他的一番對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牟連本來是陪吳夫人來給上陽公主通風報信的,卻被上陽公主看中,於是就有了兩人之間的關鍵對話,對話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第一階段:興師問罪。一上來上陽公主就質問牟連是否知罪,反叛朝廷是為不忠,揹着刺史來此通風報信是為不義,牟連被説成是一個不忠不義之人,心裏自然不好受,因為自己骨子裏也是個愛國的男子漢,上陽公主這麼説,就是想激起他的內心的憤怒和不滿。

第二階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上陽公主接着就是誇讚和認同牟連的愛國之志和報效之心,勸他現在懸崖勒馬效忠豫章王還來得及,並表示自己到時候會和豫章王説明一切,絕不會辜負牟連的一片赤誠之心,一句話,上陽公主給牟連指了一條明路,並且會幫助他走下去。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第三個階段:以行動換行動。身陷險境的上陽公主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逃生,而是與大家一起共存亡,面對謝家的刺客和暉州的叛軍,上陽公主沒有絲毫退縮,而是和宋懷恩等人一起共進退,這份患難與共的真情讓原本心中有些猶豫的牟連變得異常堅定,主動站出來策反了暉州叛軍,與上陽公主一起守衞暉州,抵禦叛軍。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暉州城盡在上陽公主掌控之中,牟連、宋懷恩等功不可沒,內患解除了,接下來就得想辦法對付外患了。暉州城內的兵力全部加起來還不到謇寧王大軍的一成,一旦謇寧王開始攻城,暉州最多能夠堅守兩日,要想守住暉州打敗謇寧王大軍,還必須依靠豫章王的寧朔軍。所以,如何為豫章王爭取更多的時間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面對來勢洶洶的謇寧王大軍,眾人皆束手無策,就在大軍即將攻城時,上陽公主挺身而出,獨自一人騎馬出城和謇寧王對話,別小看這場對話,上陽公主以一己之力為大家贏得了一天的時間,這場對話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直擊要害。上陽公主一上來就抓住要害,直擊謇寧王痛處,當年謇寧王與當今皇帝爭奪皇位大敗,如今再次捲土重來,贏了戰場和朝廷就能贏得了天下嗎?這個問題一下子就把謇寧王問住了。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第二階段:民心綁架。接着上陽公主又拋出了一句話,你難道不懂得贏民心者贏天下這個道理嗎?她就是要謇寧王認同,要想贏得天下,就必須贏得民心。接着上陽公主就以此為理由,要求休戰一日讓城中百姓疏散轉移,免受戰亂之苦,從而贏得民心。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第三階段:用命要挾。話雖然都很有道理,謇寧王也都明白,但是軍令如山,已經下令攻城,豈能因為上陽公主的一段話就撤軍?謇寧王自然不會輕易答應,苦勸無果,上陽公主只好用命要挾:“那就請你的千萬鐵騎從我的身上踏過!”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謇寧王最後還真就答應了休戰一日,也就是這多出來的一天,為大家贏得了一線生機,根據最新預告顯示,在最後時刻,豫章王終於率領寧朔軍解救了暉州,與老百姓共存亡的豫章王妃終於等到了自己的夫君。

上陽公主與牟連、謇寧王的兩場關鍵對話,讓上陽公主的雄才偉略盡數顯露,她不再是那個只會撒嬌賣萌的小公主,她已經是幾經生死足智多謀的豫章王妃。蕭綦從斬殺呼蘭王到大敗謇寧王,已經成為整個國家最關鍵的人物之一,天下霸主的才能和野心已經顯露出來了。

真正的好戲即將上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7 字。

轉載請註明: 《上陽賦》口碑逆襲,兩場關鍵對話盡顯上陽公主雄才偉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