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
今天的馬爾代夫,以珊瑚礁和陽光沙灘聞名於世,旅遊天堂,尤令全世界的遊客心馳神往。但是,即便是今天,真要到這個印度洋國家享受陽光沙灘,依然還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有一句話叫“心中有海,哪裏都是馬爾代夫”,捉襟見肘的經濟問題不能解決,只能展開想象的翅膀。
但是,自明永樂十一年(1413)起,鄭和去過5次,每次都帶着3萬人左右的“團隊”。真是令人羨慕。
明朝的人,看到了什麼樣的馬爾代夫呢?
馬爾代夫博物館文物
馬爾代夫,大明稱之為溜山國。
為什麼叫溜山國?《明會典》《明實錄》等,提到的大明朝貢國,有180餘個。《明史?外國傳》詳細記載的朝貢國,有86個。外國的國名,基本法都音譯的。像滿剌加,忽魯謨斯,蘇門答剌等。溜山國是個例外,意譯的。
大明下西洋船隊中,有兩個文職人員,一個叫鞏珍,一個叫馬歡。回國以後,鞏珍寫了本《西洋番國志》,馬歡寫了本《瀛涯勝覽》,都對溜山國作出了記載。
先説“溜”。
馬歡《瀛涯勝覽》記載:溜山國著名的“溜”,有八處,可通商船。“再有小窄之溜,傳雲三千有餘溜,此謂弱水三千,此處是也。”
“溜”,原來指的是“弱水”。
什麼是“弱水”呢?《西遊記》中,有一句詩:“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
馬爾代夫
沙僧的老家流沙河,水是“弱水”,鵝毛扔在水裏,都飄浮不起來。
古人不知道,水可以產生“浮力”。他們認為,正常的水是“硬”的,可以船給托起來,江河湖海險惡之處,連鵝毛都託不起的水就是“弱水”。溜山國的“溜”多,水是“弱水”。
從科學的角度上講,印度洋是一個熱帶的大洋,水温與氣温都比較高。印度洋南部洋流較為穩定,終年維持反時針環流,由南赤道流、馬達加斯加暖流、西風漂流和西澳大利亞寒流組成。印度洋北部洋流則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形成逆時針環流,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又變成順時針環流。溜山國島嶼間及周邊海海流,約六個月向東六個月向西,具體變換時間很難預測。
溜山國地質地貌的形成,是因於古代海底火山爆發,在火山島基礎上發展成珊瑚島。水上水下,礁島林立。這些,對航行的船隻來説都是非常危險的。
馬爾代夫博物館文物
馬歡、鞏珍等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文人,他們都是具有航海實踐的知識分子。其所稱的“弱水”,已經涉及科技的邊緣,指的就是海流突然變換流向,形成巨大的海域漩渦。馬歡《瀛涯勝覽》又載:“設遇風水不便,舟師失針舵損,船過其溜,落於瀉水,漸無力而沉。”鞏珍《西洋番(fān)國志》記載:進入溜山國,“舟師針舵有失,一落其溜,遂不能出。”
大明船隊進入馬爾代夫海域以後,會遭遇兩大險情:第一是導航系統失靈,第二是船舵失靈,船隻會可能自動沉入海底。
這很可怕,到底是真是假?不過,這是溜山國的問題,不是大明船隊的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上講,馬爾代夫羣島位於赤道附近,一般在北緯4度左右。地航常用的指南針,前提是地球磁場的存在。溜山國位於赤道附近,磁性指南針在這裏找不着南,也找不着北。溜山國及其周邊的海域,大體可以形成這樣一個印象:傳統時代航海家最害怕的,這裏都可能發生;主要的航海技術,這裏都可能用不上;發現危險來臨時,溜山國的避風港也比他國難覓。這就叫“恐怖”!
馬爾代夫博物館文物
我們講,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智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偉大,不僅在於其智慧,更在於其智慧的傳承。什麼東西都從一張白紙開始,這個民族差不多也就到了白痴的邊緣。明初的造船與航海,正是基於前朝又得以重大突破。永樂年間,大明的遠航技術相當成熟,“牽星術”已經能夠相當精確地測定地理緯度。這種烏木製成的工具叫“牽星板”,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通過觀測北極星或華蓋星,以方位星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確認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留下的航海史料,記錄下的所到之處牽星位置,即便較之於現代技術測定的地理緯度,仍然基本相合。鄭和船隊上的陰陽官、陰陽生,從事的就是這種技術活。
鄭和船隊還有完備的地文航海技術,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一應俱全。遠洋船隻上,放置這些專業設備的場所叫“針房”。除了船隊中的核心人員,針房是嚴禁普通官兵隨意進入的。這些設備的綜合運用,可以準確計程,測量航速,探測水深與暗礁,避免航行中的風險。明茅元儀輯《武備志》中,附有“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即著名的“鄭和航海圖”。大國依靠技術的傳承,使鄭和航海基本上依圖行進。
鄭和船隊有當時齊全而先進的技術設備,技術人才也應有盡有,事先對航區也有充足的調研,基本上都能從容應對,不至於造成海難的發生。
馬爾代夫
但是,意外總是有的。鄭和船隊訪問溜山國,目的多是橫穿印度洋,駛向非洲東岸。通常情況下,船隊都是在穩定的海風中犁海而行,可是這裏一回一會東北風,一會東風,一會北風,很難找出穩定的規律,海洋氣象比較複雜。
這一天,陰陽官猛然發現,東方天際出現一條低黑線。鄭和立即意識到,海上風暴馬上要來了。
鄭和剛命令各船降下風帆,黑色的天幕就拉過了頭頂,瞬間大海上一片漆黑,暴風的尖叫聲也壓過了指揮的螺號。巨浪排山而來,暴雨傾盆而下,每一道閃電,帶給官兵的都是一次心驚肉跳。
鄭和命令各船掌穩船舵,船頭迎擊驚濤駭浪。然後,命令行船在艙內點燃香燭,祈禱天妃娘娘顯靈拯救。
拯救大明船隊的希望,押在天妃娘娘身上?沒錯。天妃即媽祖,中國沿海地區及東南亞的航海保護神,也由宋至清國家祭典的與黃帝、孔子並稱的“三大神明”。黃帝為華夏始祖,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孔子為儒教始祖,儒家思想是傳統中國的主流思想。媽祖為何與黃帝、孔子相提並論呢?
天妃宮
媽祖是“三大神明”中最晚出的一個,迄今為止不過千年。最早的媽祖文獻,是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廖鵬飛《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裏中巫”身份的林默娘,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的林默娘死於海難,被地方民眾立廟祭祀。北宋宣和五年(1123),朝廷派正使路允迪出使高麗國(今朝鮮)途中船隻遇險,獲聖墩之神(媽祖)護佑化險為夷,宋徽宗為聖墩廟頒賜“順濟”廟額,這是媽祖首次受到朝廷的褒獎。
南宋時期,航海地位日益抬升,媽祖先後被朝廷宗加封“夫人”“妃”,完成了從地方神到全國女神的轉變。元朝的海運決定着國家的命運,媽祖進一步升格為“天妃”,成為與天等高的帝國護衞神。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褒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從民間女子到“夫人”,從“夫人”到“妃”再到“天妃”,媽祖信仰的出現直至無與倫比,內生性大國的海洋意識不斷凸顯與躍升。
南京龍江天妃廟,即是大明為下西洋而特意修建,這在鄭和及大明下西洋人員中,意義重要而複雜。隨鄭和下西洋的僧人勝慧,曾刊刻過《天妃經》。每一次遠航前或歸航後,鄭和都要率舟師官兵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祈求天妃娘娘保佑大明官兵,西洋取寶一帆風順。
特定的歷史時代,宗教是醫治人類心靈的最好良方。燭光之中,天妃顯靈,陽光重新照射過來,大海漸漸恢復平靜。
自然風險異常的溜山國,是否值得觀光呢?大明有的是奇山異水,溜山國只能讓人當時的大跌眼鏡。
馬歡《瀛涯勝覽》載:溜山國“人皆巢居穴處,不識米穀,只捕魚蝦而食,不解穿衣,以樹葉遮其前後。”
明白了吧?住,吃,穿,都是中國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有巢氏的風格。迴歸大自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征服大自然。存在決定意識,明朝人是不會拿馬爾代夫當旅遊區的。
馬爾代夫博物館文物
倘若意猶未盡,再看費信《星槎勝覽》的記載:溜山國“亦有人聚,巢樹穴居。不識米穀,但捕海中魚蝦而食。裸形無衣,惟結樹葉遮前後也。”
溜山國接近原始狀態,唯有一樣達到了現代旅遊區的水平。《瀛涯勝覽》載:溜山國“有一等織金方帕,與男子纏頭,價有賣銀五兩之貴者。” 買個“旅遊紀念品”即花五兩銀子,這在大明可以買十石(944公斤)大米。
在如此貧窮落後的溜山國,鄭和船隊能採集的西洋寶物,就是龍涎香和椰子。但這樣的地方,又不能繞開,僅此而已。
馬爾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