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在東南亞破碎的島嶼生態鏈上,有一個略顯“精緻”的小國——文萊。

這個小國位於東南亞加里曼丹島的西北部,人口不過百萬,國土面積僅有5765平方公里,甚至不足半個北京大。不僅如此,這個可憐的小國還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單從國土組成上講,如今的文萊可謂十分憋屈。但在14世紀至16世紀時,古文萊卻曾藉助華人的幫助,統治着整個加里曼丹島及菲律賓中南部,建立起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龐大帝國。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文萊所在的加里曼丹島,現在被三個國家瓜分,而文萊是三國中最小的,也是島外再無其他領土的國家

那麼,文萊是如何衰敗至此?這個曾經的“文萊帝國”又為何會從一個龐然大物淪落成袖珍小國呢?

▲1400年-1890年文萊國土變化圖

1.帝國崛起

文萊所在的加里曼丹島很早就有土著民族聚居。由於當地雨林物產豐盛,在小國寡民的時代,這座島嶼毫不費力地就養育了諸多島民,更吸引着其他島嶼的居民前來。逐漸地,加里曼丹島北部便形成了一個由馬來人為主體的酋長制國家。

這個國家被中國史家稱為“渤泥國”(早期稱“婆利”,後亦稱“勃泥”或“浡泥”)。由於距離中國較近,文萊的發展深受中國的影響。

公元502年,古文萊統治者就派遣使者前往中國,拜見南朝梁國皇帝。公元616年,渤泥國王及其王子甚至親赴中國,拜訪隋王朝。舊唐書曾言渤泥:“其王戴花形如皮弁,裝以真珠瓔珞,身坐金牀。侍女有金花寶縷之飾,或持白拂孔雀扇。行則駕象,鳴金擊鼓吹蠡為樂。”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渤泥國王遺蹟

此時的渤泥可謂富有,但實際上,對於那時的文萊來説,東南亞羣島可謂強敵環伺。

公元9世紀至14世紀,整整五百年的時光,文萊相繼被位於東南亞蘇門答臘島東南部貿易走廊地區的室利佛逝王國,以及崛起於爪哇的麻喏巴歇王國(中國史稱“滿者伯夷”)侵佔統治佔領,淪為其附屬國。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麻喏巴歇王國向外擴張圖

到13世紀末,隨着西亞與印度等地的穆斯林商人來到東方。東南亞地區的勢力平衡再一次被打破,馬六甲地區憑藉貿易樞紐地位,迅速崛起,並在15世紀初成為東南亞的霸主,弱小的文萊隨之又換了主人。馬六甲蘇丹王朝不僅以武力統治了文萊,更大力推廣伊斯蘭文化,也是在這一階段,古文萊逐漸穆斯林化。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馬六甲蘇丹王朝鼎盛時期疆域

成也馬六甲,敗也馬六甲”。馬六甲王朝興盛不久就因為王室腐敗內鬥而陷入混亂,大批商人被迫出逃,他們中許多人選擇逃入同樣處於貿易樞紐位置的文萊。靠着這些商人帶來的財富和海運航線,文萊蘇丹改革內政,大力發展貿易,重新恢復了獨立地位。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蘇祿國疆域

雖然迎來新生,但此時的文萊卻面臨一個更危險的敵人。菲律賓中南部的蘇祿國極為覬覦文萊獨特地理位置優勢,意欲將其吞併。面對強鄰,文萊只能不斷退讓以求自保。但幸運的是,一個強援正從海洋對岸漂洋而來。

文萊北方,此時的中國正值明朝初期。一位因驅逐倭寇有功,而被朱元璋賜名“黃森屏”的大將,受命出使和探索“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黃森屏

這位明朝軍官帶領追隨者一路漂洋過海,卻在加里曼丹島東部的一條入海河口登陸發生了船難,不少人因此折斷了手臂。此河即是後來的“巴唐岸河,即“中國人斷手之河”。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巴唐岸河

稍作休整,黃森屏帶領同胞就地發展。由於他們掌握着更先進的農耕和鍛造技術,這支華人很快就發展成為加里曼丹島東部的一股強大力量。出於祖輩間的友好交流以及對自身處境考慮,文萊國王選擇主動與黃森屏聯姻結盟,希望能與華人共同抗擊強敵蘇祿。

盟誓之後,實力大增的文萊國很快就在與蘇祿國的戰爭中取得了優勢,而靠着黃森屏的出身,這個新生的文萊國還獲得了來自明朝的認可和支持。

自此,小國文萊在華人的幫助下開始不斷髮展壯大,終於在16世紀早期徹底佔據了整個加里曼丹島,勢力範圍擴張至菲律賓中南部一帶此時的文萊,已經是一個盤踞在東南亞核心地域的龐然大物。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文萊帝國版圖

文萊的古代歷史,可謂確是飽經屈辱。在封建時代,國土面積和國民數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萊的國力,而關鍵優勢的地位位置,又可謂懷璧其罪。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文萊仍然能從逆境中崛起,不得不歸功於文萊國民的頑強不屈和對時機的睿智把握。實際上,這正是世界上大多數強大民族能夠不斷崛起的重要根源。

2.殖民瓜分

但文萊的“盛世”並沒能持續多久,很快,她就將迎來了遠方的貪婪豺狼。

15世紀至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是歐洲殖民者的狂歡時代。在東南亞,控制着東西方海運走廊的馬六甲,自然成為殖民者的首要目標。1511年,最早興起的葡萄牙殖民者攻破了馬六甲城,徹底控制了這座關鍵海峽。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馬六甲遺蹟

但此時葡萄牙的國力尚弱,相對於直接征服東南亞各國,葡萄牙更樂於與文萊等當地大國進行貿易,一邊廉價收購香料,一邊收取高額的過路費,以此賺取經濟利益。因此,但這段時光對文萊來説還算好過。

▲葡萄牙傳教士曾與東南亞穆斯林爆發劇烈衝突

但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面,隨着西班牙這個新興的強國也開始投入到殖民冒險之中。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攻打菲律賓,靠着堅船利炮,其於1571年從文萊手中奪走了馬尼拉,又在1578年奪走了原本被文萊征服的蘇祿國。

這是“文萊帝國”的第一次慘敗。面對西班牙人咄咄逼人的進攻之勢,落後的文萊軍隊節節敗退,好在一場瘟疫擊退了西班牙殖民軍,方令其有了一絲喘息之機。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西班牙殖民征服者

幸運地是,文萊很快迎來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九世蘇丹穆罕默德·哈桑。他對內整頓軍政,對外堅定抗擊西班牙入侵者,甚至一度奪回了被佔領的蘇祿。

雖然經過穆罕默德的努力,文萊最終並沒有被西班牙人擊潰,但馬尼拉和蘇祿等地貿易控制權的喪失,令文萊的貿易中心地位開始下滑,經濟利益嚴重受損。

然而,文萊帝國的崩潰實際上源自於內部。自九世蘇丹之後,文萊王室的成員為了能在王位繼承中佔據優勢,不惜挑起內亂,甚至出賣國家利益,將貪婪的殖民者引為外援。直到1852年,大約兩百年的時光裏,接連不斷的內亂直接造成了文萊的日漸衰弱。

17世紀,荷蘭殖民者為了掠奪香料資源,趁文萊內亂,一舉將盛產香料的加里曼丹南部收入囊中。“文萊帝國”在幾次軟弱無力的反抗之後,便不得不退守加里曼丹島北岸,希望能守住祖宗留下的最後一片土地。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荷屬印度尼西亞

但文萊帝國真正的毀滅者已然到來。18世紀六七十年代,經光榮革命後崛起的英國,實力已遠超西班牙、荷蘭等國,並開始入侵東南亞。1762年,英國殖民者從文萊蘇丹手中獲得了在巴朗奔岡島建立貿易據點的權利。

這看似温和的開場,是英國人一貫的高明手段,這些貪婪的紳士們在等待一個時機。

19世紀初,由於國力衰落,文萊對加里曼丹島西北部的砂拉越州的掌控力也隨之下滑,這個文萊國內最大的州,主要由以馬來人為主的數個半獨立部落管理。到19世紀二十年代,砂拉越的古晉地區發現了銻礦,這種珍貴的礦產令文萊蘇丹極為重視,特地派遣手下親信開採管理。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銻礦石主要用於醫藥及化工等領域

但隨着銻礦產量不斷提升,文萊蘇丹在此地的税收比例也逐年走高。這導致當地桀驁不馴的部落領袖極為不滿,隨後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叛亂活動。

文萊蘇丹慌忙之中派遣大臣穆達·哈西姆平定叛亂。但哈西姆深知,已經日落西山的文萊,若是隻靠本國勢力,這一趟平叛之旅顯然是有去無回。因此,經過“有心之人”的引薦,代表着英國軍方的退伍探險家詹姆斯·布魯克成為哈西姆尋求外援的不二人選。但哈西姆怎麼也沒想到,此舉竟是引狼入室,進而徹底覆滅了文萊帝國。

在英國殖民者先進槍炮的幫助下,砂拉越州的叛亂很快被平定,作為報酬,哈西姆任命布魯克為砂拉越州的省都。但很快,文萊蘇丹不甘心將資源豐富的砂拉越拱手讓人,便於1843年反悔。布魯克藉機帶着英國殖民軍大舉進攻文萊,甚至洗劫了文萊首都,並逼迫蘇丹承認他的省都地位不僅終身,而且可以世襲。

與此同時,英國在1846年又從文萊蘇丹手中割讓了富藏煤礦的納閩島,並於1847年與文萊簽訂《英國—文萊友好通商條約》,獲得了自由出入文萊港口的權利。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1846年12月,文萊蘇丹與英國代表團簽署《納閩條約》

走投無路的文萊蘇丹為了制衡英國,不得已於1850年,與新興的美國殖民者締結了同樣的條約,更將國內的另一大州——沙巴州短暫地租借給美國人。但很可惜,美國人在沙巴州經營不善,這份租借權在幾次交易之後又回到了英商阿爾弗雷德·登特手中。

文萊蘇丹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登特在沙巴州建立起英國北婆羅洲公司,隨即開始與西部的布魯克,一東一西,共同侵蝕文萊所剩不多的領土。

在之後的幾十年裏,英國殖民者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挑撥當地部落反叛、武力威脅低價贖買等手段,不斷擴張自己統治區域,接連將穆卡、巴蘭等地收入囊中。

1888年文萊蘇丹被迫上訴英國,尋求庇護,以防徹底滅國。同年,《英國文萊條約》簽訂,英國人不僅令砂拉越與沙巴獨立,更奪走了文萊的外交權利,甚至連蘇丹地位的繼承也需要得到英國政府的首肯。

但厄運並沒有放過文萊,或許是為了報復文萊的反抗,1884年,在文萊的林夢地區發生反對中央税收的暴亂之後,砂拉越的布魯克即強行吞併林夢的大部分地區,並最終於1904年,徹底佔據了整片林夢領地。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林夢市目前屬於馬來西亞,但處於文萊兩塊國土之間

自此,文萊所剩不多的領土被一分為二,此時的文萊,已經再無一絲“文萊帝國”的尊嚴了。

好在20世紀初,文萊沿海地區發現了諸多儲量巨大,品質亦極高的石油礦藏。如此巨大的利益令英國政府分外眼紅,1905年,英國政府甚至專門派遣官員管理文萊石油產區,砂拉越與沙巴對於文萊領地的侵蝕也被英國政府叫停。藉此,文萊總算保留下祖宗留下的最後一片領土。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1941年4月,日本入侵文萊的八個月前,文萊的第27個蘇丹艾哈邁德·塔朱丁

但好景不長,二戰爆發後,太平洋地區的局勢日漸不穩,野心日益膨脹的日本,也盯上了文萊的石油資源。

1941年12月,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僅八天,日本侵略者就大舉入侵婆羅洲,一週之後,文萊隨即被日本人侵佔。但日本人看上的只是她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隨後,日本人在文萊進行了破壞性開發利用,甚至在敗亡前夕,放火燒山,點燃油井。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1944年10月在婆羅洲文萊的日本戰艦

到二戰結束時,文萊的國內經濟已經千瘡百孔,幾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此時的文萊,已是日落西山。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1950年開始重建的文萊鎮(現名斯里巴加灣市,文萊首都)

實際上,16世紀以來,文萊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一樣,經歷着歐洲殖民者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和壓迫,這自然可以歸結於“落後就要捱打”的這個樸素的國家生存理論。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萊的衰落過程中,為殖民者提供了最大助力的不是別人,而是不斷內亂的文萊本身。畢竟,最堅固的堡壘,也往往會從內部被攻破。

3.帝國落日

1945年9月,日本戰敗之後,英軍很快再次佔領了文萊全境。文萊人民好不容易盼走了日軍,又迎來了同樣貪婪的英軍。只是此時,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損失,英國等傳統殖民強國已經日趨衰落,對殖民地的掌控力也大不如前,各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隨之興起。

1945年,位於文萊南部的印度尼西亞率先宣佈脱離荷蘭而獨立。這大大刺激了文萊人民,在一番鬥爭之後,英國殖民當局被迫將民政權力交還給文萊當局。此後,在反抗勢力不斷高漲的情況下,1959年,《文萊憲法》頒佈,英國政府被迫承認了文萊的自治權,撤銷了駐紮官,僅保留了國防、外交、治安維護等重要權利。

眼看着文萊最終必將徹底脱離英國的掌控,英國政府開始為脱手之後謀劃佈局。為了防止南部新興的印度尼西亞干涉北部原英國統治區的利益,英國政府迫切需要一個相對強力的、受英國控制的政治體對抗印度尼西亞。

因此,英國政府計劃將馬來西亞、新加坡、砂拉越、巴沙以及文萊等多個小國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受英國政府控制的大馬來西亞聯邦。

這看似是“文萊帝國”的復興之機,但這一提案卻受到了文萊人民的堅決反對。原因很簡單,文萊不願與貌合神離的其他地區共享自家的石油資源因此,1962年,文萊人民掀起了一場武裝起義,雖然這場起義很快就被實力強大、武器先進的英軍平定,但自此之後,文萊的反抗活動就再沒有停止過。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1963年,英軍在文萊的塞里亞油田巡邏

1971年,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英國與文萊再次簽約,僅保留外交和部分國防權力外。到1984年1月1日,英國徹底承認了文萊的獨立地位,放棄了一切不應有的殖民權力。

自16世紀起,歷經三百多年的殖民侵略慘痛歷史之後,文萊終於獲得了珍貴的獨立,但此時的文萊,僅剩下5765平方公里,不足半個北京大的領土。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

但獨立之後,依靠石油產業的鉅額利潤,文萊對國民的福利政策卻十分優厚,不僅實行完全免費的教育和醫療保健,甚至連公民出國留學的費用也由國家承擔。小國文萊,迎來了另一個層面的重新崛起,雖然再難恢復帝國盛況,但卻令國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48 字。

轉載請註明: 文萊:因華人而崛起的龐大帝國,如何淪落成彈丸之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