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歷經過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慘烈戰爭的百姓可謂是九死一生。無論是戰爭中的炮火,還是不期而遇的封鎖與飢餓,一切都在威脅着處在戰火中的普通百姓生活。
除了人身安全之外,由於戰爭兵源的短缺,普通百姓有時也會成為戰場上的無辜"炮灰"。這些缺少相關訓練的百姓,拿着簡易的武器,在充滿危險的戰場上只能成為活靶子,這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今天我們所提到的納粹"人民衝鋒隊"。一、覆滅前的最後瘋狂
1944年對納粹來説絕對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份,無論是西線還是東線,盟軍都在與納粹的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曾經被納粹所佔領的領土也重新獲得瞭解放,納粹走向最後的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命運。
為了延續第三帝國所謂的"榮光",納粹決定成立一支由普通民眾組成的武裝組織,來對抗即將進入德國領土的盟軍部隊。組織者之一,納粹最高負責人之一的希姆萊美其名曰將這支部隊命名為"人民衝鋒隊"(德語:Volkssturm),希望用民眾的"力量"來拯救搖搖欲墜的國家。
按照納粹高層的要求,"人民衝鋒隊"的成員為年齡達到16-60歲之間德國男性公民。該部隊的指揮權由納粹黨的基層機構負責,建立的初衷是受到了19世紀普魯士反抗拿破崙成立的民兵組織"國家衝鋒隊"而來。如何保證這些平民的戰鬥力呢?除了招聘更多的兵員之外,各種納粹思想的灌輸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納粹高官的心中,"人民衝鋒隊"就應該像在他們的盟友日本一樣狂熱且不懼生死,戰鬥到最後一人、剩下最後一顆子彈、留下最後的一口氣。
作戰中,"人民衝鋒隊"以營級為單位,一般以希特勒青年團、殘疾人、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以及在徵兵時被淘汰的男性組成。實際戰鬥時,所有人按照身體情況和武器操作熟練程度被分為四個大隊,其中1至3大隊都必須參與作戰,只有第4大隊由於是殘疾人居多,因此可以不必上戰場,但必須參與武器彈藥的製造工作。
從外觀上來看,"人民衝鋒隊"一般都身穿自己的服裝為主,只有部分人員會穿着迷彩服或希特勒青年團制服。為了與其他人員加以區分,成員一般會在自己的左臂戴上一個印有相關字樣的黑色袖標或銀色領章,營長為該組織的最高指揮者,軍銜為陸軍少校。
只要加入了"人民衝鋒隊"的人員,就必須參加軍隊舉行的輕武器培訓與實彈考核,除了武器由部隊人員提供外,剩下的食宿等日常問題都由自己來進行解決;在最開始的武器培訓中,德軍一般會培訓這些百姓槍械和冷兵器的使用,希望他們能夠以埋伏和"打黑槍"的方式對付盟軍士兵。
後來為了解決盟軍裝甲部隊對於德軍的威脅,納粹高層決定培訓"人民衝鋒隊"人員操作"鐵拳"反坦克榴彈的方法。不過由於兵源緊張,因此在實際培訓時,許多人只是接受最基本的操作培訓,甚至有的幾乎都沒有進行培訓,只能在戰場上自行操作。由此可見,"人民衝鋒隊"的實戰能力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最初"人民衝鋒隊"只是由男性組成,但時間來到1945年的2月,緊缺的兵源使得納粹將身體健全的女性也拉近了隊伍中。這些無辜的家庭主婦要麼參與戰前培訓,要麼作為勞動力負責挖掘戰爭掩體和防禦工事。總之,在納粹的瘋狂指揮下,所有的無辜平民都強行帶往戰爭的前線,迎接本不該他們承受的死亡與戰火。二、低劣的戰鬥武器
參與實戰的"人民衝鋒隊"成員,他們在戰鬥中怎樣更好地操作武器,就成了他們在戰場上活命的關鍵因素。可惜,作為戰爭炮灰的他們也沒有得到一個像樣的武器。以輕武器來説,曾經德軍輕武器首選的毛瑟98k步槍由於戰事的緊急和原材料短缺,也開始變得"廢材"起來。
低劣木料和纖維板製成的槍托、取消弧形標尺中的刻度和容納拉機柄的槍托凹槽、金屬部件永磷酸鹽來處理、槍管後期也變成了鋁合金材質......原本的一代神槍經過不斷簡化和粗製加工後,發到"人民衝鋒隊"隊員手中的幾乎可以説是一個有着98k外形的燒火棍罷了。
這還不算完,為了增加步槍的產量,德國人還用一切可利用的槍支零件,製造出了一款極為簡陋的單發步槍——VK98步槍。除了保留了彈倉之外,剩下的所有物件都被取消,威力也可以略過不計。基本上拿着這支簡易步槍上戰場,面對盟軍的制式輕武器,除了保佑不被擊中,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可考慮的了。你想用這把槍打中盟軍?嗯,想法還是很不錯的......
簡易98k和單發VK98步槍顯然對於大量的"人民衝鋒隊"隊員是不夠的,因此一款"人民的步槍"也在德國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中出現了,這就是另一款新型步槍——VG-1步槍,以及後來的升級版VG-2步槍。
訓練了這麼久,終於到了迎接實戰的時刻,自1944年起,"人民衝鋒隊"被先後派往東線和西線進行抵抗盟軍的戰鬥。在東線戰場,"人民衝鋒隊"在古德里安的領導下,對進攻的蘇軍進行了一定的抵抗,根據歷史記載,東線的蘇軍在一開始確實被"人民衝鋒隊"和德軍雙重打擊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但及時調整之後的蘇軍就用猛烈的炮火和無數的子彈,將這些頑固的納粹分子統統送進了地獄之中。
而在西線戰場,情況卻大不一樣,在莫德爾、凱塞林這樣的納粹軍事將領的指揮下,"人民衝鋒隊"並沒有體現出他們應有的訓練水準。反而是在剛剛接觸盟軍部隊之後,就一鬨而散,留下形單影隻的德軍士兵。
在盟軍的炮火打擊下,"人民衝鋒隊"傷亡十分慘重,有時戰損率甚至超過了80?有時德軍會將他們作為人肉盾牌使用,不過收效極其甚微,一些"人民衝鋒隊"隊員寧可被德軍以逃兵方式處決,也不願去接近盟軍坦克,然後用"鐵拳"對其迎頭一擊。如同美國新聞機構總結幾個月以來的感受是:"西線的"人民衝鋒隊"隊員根本不能做到他們宣傳的那種堅守每個房間的抵抗,而是如同散沙一般一觸而敗"。
除了參加實戰外,"人民衝鋒隊"還被要求在柏林等大城市修築防禦工事。但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他們都沒有完成納粹高官賦予他們"神聖又莊嚴"的戰鬥任務及"為國戰至最後一人"終極命令,而是紛紛舉起雙手,向盟軍士兵宣佈投降,而納粹也在這樣低落士氣下,最終走向了覆滅的不歸路。
根據戰後的統計,"人民衝鋒隊"主要參與了柏林戰役和柯尼斯堡戰役,前者共有4萬人參與進來,後者也有大約數萬人進行戰鬥。據保守估計,約有17萬名"人民衝鋒隊"人員喪命於盟軍的炮火之下,另外還有數百萬人被俘虜,戰後隨着納粹政權的毀滅,"人民衝鋒隊"也走完了他不光彩的生涯,與納粹主義一樣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中,成為了無人問津的笑話。結語
雖然在納粹的眼中,"人民衝鋒隊"只是一支受到基本訓練的武裝民兵罷了。但是納粹天真地將納粹思想和戰鬥意志強行輸送給這些人,就從一開始就印證了他們最後的悲慘命運,也在側面上加速了納粹的最終滅亡。
參考資料
1.《第二次世界大戰編年史:1945》
2.《第三帝國簡史》
3.《柏林戰役大事記》
4.《第三帝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