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共建共治共享”課例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4月1日,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聯合北京、深圳、雄安三地的教育同仁,通過課例研討與現場論壇,共建共治共享一所好學校,共同見證教育先行的生動實踐。河北省教育廳、雄安新區及雄縣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同志,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海淀教師進修學校、中關村三小教育集團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來自雄安三縣的300餘名校長和教師現場聆聽了分享。

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共建共治共享”課例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2018年3月1日,中關村第三小學作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在北京市教委、市政府和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原雄縣第二小學正式掛牌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北京總校為深度、全面援助雄安校區發展,搭建了3支援教隊伍:12位長期駐地援教的教師、22位週期援教的教師和一大批因需開展援教的教師。在北京總校的引領下,援教團隊與本地幹部、教師深度融合。

大會現場,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校長張文峯作了《共建共治共享:從百年到千年的教育先行》的主題彙報,介紹了2018年3月1日掛牌對接以來,通過“一起做事、深度參與、共同成長”的工作原則,探索出了“共建共治共享”式的學校治理路徑,並通過共享良好的教育生態與發展機制,助力雄安校區的成長與變化。

據瞭解,3年多來,雄安校區師生共同快速發展,共有535人次獲國家、省、區、縣獎勵,13個省、區、縣教科研課題立項,湧現出一大批教育教學骨幹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雄安校區也被雄安新區評為全縣唯一的“素質教育示範校”,2020年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河北省“思想政治先進單位”稱號。

3年來,京雄兩地一體化管理,在2019年,雄安校區借鑑總校的創新獎勵機制,設立了《學校創新激勵計劃——雄安校區學校管理與課程創新》的機制。老師們把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改變和創新點做成課題,形成可借鑑、可複製、可遷移的實踐方案,共創面向未來的雄安經驗。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雄安的建設和變化中,孩子是見證人更是未來的創造者。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雄安校區的老師們設計和開發了德育大課程——“我與雄安共成長”。會議現場,雄安校區張新宇副校長通過分享“我與雄安共成長”課程的開展情況,展示了孩子們用學習的方式參與到雄安的建設當中,記錄雄安建設的變化,孩子們在真實的學習中成長,在真實的情境中擁有了家國情懷。

3年來,雄安校區不僅開足開齊了國家課程,還在四、五年級開設了選修課。2019年,為了豐富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課程體驗,在一、二年級眾籌了一門新的課程——家長開放課,即由家長擔任講師,給孩子們上課。這門課程共徵集了49節,涉及禮儀、環保、安全、科普、武術、藝術、歷史、民俗等多個領域。在這樣的課程探索中,家長助力課程發展,緊密圍繞校本培養目標落實課程追求,並將這樣的課程打造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課程供給。

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共建共治共享”課例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會議現場,中關村三小教育集團校長劉可欽發表了自己的感受。她感謝雄安新區以及雄縣縣委、縣政府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援助的困難和阻礙面前,這種信任的力量讓支教團隊倍感温暖。她更感嘆雄安建設背景下的教育資源統籌,更感動於育人的課程設計,增強孩子們的家國情懷,這種教育的力量有利於實現高質量發展教育的價值需求,這樣的教育力量為打造雄安教育的樣板積累經驗。劉可欽校長還表達了京雄共同攜手發展的美好願景。

會議現場,北京師範大學培訓學院陳鎖明院長作了《以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從疫情時代教育模式的反思中講述新時代教育的改革,站在時代的背景下,看育人方式的變革。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羅濱校長暢談了自己的感受:感動於雄安校區老師們的變化,看到了學生們眼裏的光,看見了雄安校區的成長。對中關村三小教育集團的支教經驗展開研究和思考,並表示對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可提供相關支持,攜手助力雄安教育發展。

報道:彭海峯

來源:雄安之聲

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共建共治共享”課例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共建共治共享”課例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