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這兩天,關於“斯人”還是“是人”,網友們已經吵翻了天。話題#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10月27日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位,當天閲讀量直逼四億。

此次爭論源自日前一位網友發佈的文章《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文章中這位網友稱記憶中初中時期背誦的課文“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變成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一説法得到了海量網友的認可。到底是網友記憶出現了偏差,還是教材真的變了?

記者多方調查後發現,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中,都曾出現過“斯人”的版本。

至於為何那麼多網友都認為是“斯人”,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他們表示,這可能要從語義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等方面來找原因。“大眾只要關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礪就好,這是文化真正的意義。”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對記者這樣説道。

從小到大都學錯了?

三本教材中都有“斯人”

其實,“斯”和“是”這兩個字,都表示“這”的意思,兩個字的用法和意思本來就非常接近,因此也容易發生混用。

記者在檢索資料後發現,真有網友曬出了一些“斯人”版本的教材。

一位北京的網友翻閲了自家孩子2019年上初中時的語文課本,發現裏面赫然寫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語文課本。圖片源自網絡

這篇文章被收錄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的《古文三則》。這位網友告訴記者:“這是我家孩子上中學的時候用的書,2019年在用。”

記者隨即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搜索此書的ISBN(書號),確實找到了這本教材。搜索結果顯示,此書出版於2019年1月。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中國國家版本館搜索截圖。

還有網友在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中找到了“斯人也”的字樣。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圖片源自網絡

此外,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85頁的引用中也出現了“斯人也”版本。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圖片源自網絡

換句話説,起碼在一些網友的記憶中,他們學到的的確是“斯人也”。

哪個版本權威?

人教社稱其教材一直為“是人”

而在更多網友的記憶中,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古文出現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一篇題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課文中,選自《孟子·告子下》。

這個話題出現後,網友們紛紛翻箱倒櫃找出各版語文教材並在網上曬出截圖。截圖顯示,人教社1961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四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確實均寫着“是人”。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圖片源自網絡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圖片源自網絡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圖片源自網絡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圖片源自網絡

對於此次爭論,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編輯部在10月26日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就表示,自從1961年該出版社收錄這篇課文以來,歷屆教材文章一直都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從未有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杭州惠興中學教齡39年的語文老師程建飛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是人”還是“斯人”的問題,老師們在教學中也時常會探討。但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學校使用的幾版語文教材中出現的都是“是人”。程建飛表示,作為面向全國中學生的規範教材,裏面的文章都經過編輯團隊的仔細校對,應該都是參照了較為權威的古代文獻。

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語文教師陸晨華家中收藏了不少古文書籍,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相對權威的古書,如漢代趙歧注的《孟子註疏解經》以及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十三經》,上面記載的都是“是人”。“其實很多出土的簡牘帛書上面,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錯別字。”陸晨華説。

“斯人”版為何流行?

可能有語義學、傳播學、

心理學多種原因

記者在身邊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10個人中有九個説自己以為“斯人”是對的。為何“斯人”版更流行?這可能要從語義學、傳播學、心理學等等方面來找原因。

浙江古籍出版社資深編輯路偉從大眾“口口相傳”特性的角度,提供了一種解惑思路。

他告訴記者,“是”作為“這”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很少用了,因此人們可能對這種用法相對陌生一些:“發生誤傳也可能是因為,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平翹舌音發音不標準,因此在口口相傳中將翹舌音‘是’發成了更快、更好發音的平舌音‘斯’。”

教育部統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的看法也比較接近。

他此前曾發微博表示,大家讀作“斯人”可能是因為這個詞在許多名詩名篇中出現過,並且生活中“斯人已逝”這些常用的表達使我們對“斯人”這個詞較為熟悉,也感覺更有“文氣”,所以讀作“斯人”。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温儒敏社交媒體截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在某些事情上,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可能比老師上課教的大得多。

有網友表示,自己對這句話最深的印象來源並不是課本,而是古早的電視劇之中,當時演員的台詞唸的就是“斯人”。也有網友認為,羣體性錯誤記憶的出現和心理暗示有關。因為人傾向於相信別人所説的是正確的。一旦有錯誤信息出現,很可能誤導了既有記憶的真實性。

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天將”兩個字時,自動排列在第一位的結果也是“斯人”的版本。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斯人”版本能在大家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了。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搜索引擎截圖。

10月27日晚,記者也就這個問題請教了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

她的説法挺有意思:“我個人認為這個考據意義不大,應該屬於學術領域的研討。大眾只要關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礪就好,這是文化真正的意義。”

一個熱搜,能讓大家更關心《孟子》的文本,從而愈發走近中國傳統文化,這才是爭論的價值所在。


來源:天目新聞

編輯:施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02 字。

轉載請註明: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