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022年上海秋季高考圓滿落幕,考生即將面對志願填報。填志願,是優先選學校還是選專業?究竟哪個熱門專業能夠持續“大熱”?學長口中的“生化環材”專業究竟能不能報?……這些問題困擾着眾多的考生和家長。
中科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在求學時代也面臨過“手握高分,究竟該填報哪所學校”的問題,也面對過“選擇了一無所知的專業,自己今後該如何發展”的問題,她更是和所有家長一樣,面對過自己的孩子究竟該填報什麼志願的問題。
日前,就高考人生選擇與未來發展的話題,朱美芳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40年前我考大學的時候,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12年前,我送自己的孩子上高考考場時,同樣體會到家長對孩子高考以及未來人生路的擔憂。如今,我也經常為課題組的同事們提供一些建議。”談及考生的志願填報,作為“過來人”的朱美芳真誠地和年輕人分享她的一則洞見:過去的認知永遠不能完美契合當下。
“人生的選擇中,總有一些規律可循。很多人的經歷都表明,不論是大學還是專業,都無法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聰明的選擇是追求當下的最佳回報,智慧的選擇,是看對人一生的影響。”
大學是人生階段的新起點,但不足以決定你的人生
問:經常有學生會糾結,填志願究竟是專業優先還是學校優先,能否分享一下您高考時是如何選擇志願的?
朱美芳:關於高考,我有兩次深刻記憶。一次是40年前的1982年7月,我從江蘇一所鄉村中學參加高考。高考的那幾天晚上,一直緊張得睡不着,因為高考對當時的我來説太重要了,我想考大學,想改變自己的生活。40年後的今天,高考對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説,仍然非常重要,高考仍然能夠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命運,這也是很多家長和考生感到焦慮的原因。每一位家長和考生都希望能夠根據分數做出最佳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分數段中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專業。這樣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無可非議。
另一次關於高考的深刻記憶是12年前,我送兒子上考場。當時,我也思考過很多考生家長思考過的問題,包括志願填報,但最終我選擇了讓他自己決定。
我自己高考時,對外面的世界並不瞭解。上海交通大學是我當時打算填報的第一志願,和今天家長、考生一樣,我考慮的是自己的分數填報上海交大比較有把握,而且上海離我的家鄉比較近。
但是一位我尊敬的老師建議我填報華東紡織工學院(現為東華大學)。那時候,我對這所學校一無所知。只是當時堪稱全國“頂流”的郝建秀、吳文英等全國勞模都是紡織女工出身,老師認為我是女生,成績也不錯,這所帶着“紡織”兩個字的學校適合我。於是,我就改了志願,還選擇了完全不瞭解的材料專業。在這裏,我讀完了本科和碩士,並留校工作至今。
其實,我的考分當時也許可以填報清華大學,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的志願“填低了”,浪費了分數,還選了一個沒人知道是幹什麼的專業。但是,我從未覺得遺憾。
我的同學中也有進入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的,但客觀來説,我們在不同的領域都對世界、對社會有所貢獻,並沒有什麼差別。
問:很多人認為,高考的專業選擇就是人生髮展之路的選擇,您如何看這個問題?
朱美芳:選擇確實很重要,但是選擇的重要性不是隻在學校和專業上。從我自己的經歷看,大學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後面的教育更重要。而教育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
前兩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謂社會教育,其實是包括諸如這次的疫情等各種社會事件給個人帶來的影響。相比之下,我覺得,自我教育才是要堅持一生的,當然也影響了你對所處世界的認知。一個人只有形成自己的判斷力,才能有未來持續的發展。
因此,填報志願只是決定你下一個階段的人生起點,但是真正左右人生方向的是進入大學後和終其一生的教育。對於學生來説,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無論你在哪個學校,最重要的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從我走過的學校來看,名校固然值得尊敬,但平心而論,真正值得尊敬的是對學生教育認真投入的學校。
就在不久前,我去泉州一所高職院校考察,在交流中發現他們的教師都來自產業一線,從校長到老師,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着學生的發展需求開展,這種先進的教育理念甚至超過一些本科院校,這樣的學校不值得尊敬嗎?所以,我們學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當場就決定和他們簽訂合作協議。
家長不要用自己眼中的“苦”來為孩子圈定專業選擇
問:計算機、金融等是當下的報考大熱門,而“生化環材”這類專業則相對“遇冷”。您作為材料科學家,對“生化環材”等基礎學科是如何看的?
朱美芳:專業沒有冷熱之分,從材料專業來看,地球上只要有生命體的存在,就需要材料。從這個角度來説,材料學科是永遠的朝陽專業。
近兩年,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多所頂尖高校發力佈局材料學科。2020年,北京大學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年,復旦大學正式成立化學與材料學院。據統計,今年,東華大學材料學院畢業生的薪酬位居前列,超過了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
我們常常説,聰明人的選擇是權衡當下的得失,而智慧的人的選擇是要看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未來三五十年。但是,智慧往往是要經歷很多事情以後才能有的。填報志願時,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
就以材料專業為例。我是從事纖維材料研究的,如果我只是把眼光侷限於傳統的纖維領域,那麼路就會越走越窄。其實,纖維不是隻與紡織產業相關,當纖維和納米結合,纖維和生命學科,和更多的其它學科結合,就會不斷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現在,我們已做出了可以植入大腦的神經纖維材料。化學也同樣如此,化學是材料的基礎,材料上要有突破,需要化學基礎研究的突破。
問:很多人不願意選“生化環材”這類專業,是因為覺得非常辛苦,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有所成就,您是如何看的?
朱美芳:確實非常苦。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在材料專業上要有所收穫,孩子確實會學得很辛苦。我母親生前最經常對我説的一句話就是“早知道你現在這麼苦,當時就不該督促你學習考大學了”。但是,她所説的苦,我真的沒有感受到。因為我在研究和工作中收穫的只有辛苦過後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想對家長説,你感受到的苦,未必是真的苦。
我們課題組有一位年輕人,是東華大學自己培養的本科、碩士和博士,期間我送她到北京大學周其鳳院士課題組聯合培養,再送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博士,她在每一個階段,都經歷過課題實驗做不出結果、焦慮得給我打電話哭訴的情況。但是現在,她參加的科研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為了搞科研,她的孩子剛滿月,她就進了實驗室,疫情期間也從未停止過研究。
像她這樣做實驗做到崩潰大哭的學生,其實在我們理工科專業並不少。你説他們苦嗎?常人看來,這樣的生活太累太苦,但他們之所以選擇堅持,是因為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這就是人生。而且,我想説的是,這樣的經歷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接受歷練的過程也能慢慢塑造一個人堅強的心性。總之,父母要站得高一點,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的熱愛,不要用世俗的苦或者不苦、收入高或者低來簡單定義專業。因為父母的認知往往是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但是未必代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
問:對於學生來説,未來的就業前景確實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那麼,如何能看到未來長遠的發展呢?
朱美芳:當前,國家對於基礎學科的發展非常重視,包括大力發展的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都離不開基礎學科。正如高新技術材料在深空深海、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如今這些畢業生並不愁出路,可以説是前景可期。
記得幾年前,一名就讀於美國名校的碩士研究生一心想要報考我的博士。這樣的“逆向”報考過去並不常見,因為優秀的學生往往更願意出國深造。其實,中國在很多高新科技領域的發展很快,甚至部分領域世界領先、有目共睹。如今,這名學生已經順利博士畢業,在上海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作,還和博士期間的同學一起組建了幸福的家庭。他曾和我説,“現在,我感覺當時做了一個非常智慧的決定。”
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我發現,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紛紛選擇從國外回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相較而言,他們更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如今,“海歸”和“土博”們的心態也大不一樣。現在,本土培養的青年科學家比我們這一代更有自信,中國科技實力的提升讓他們不再覺得低人一等。不過,年輕人依然要保持謙虛,多和世界各國的頂尖科學家交流,有機會可以去國外高校訪學交流、開拓眼界。
很少有人在18歲時就知道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
問:有的家長自己從事什麼行業,也往往更傾向於讓孩子選擇相近的專業。如果“家庭資源”可以幫助孩子獲得一份可預期的、穩定的未來,不失為一條人生的捷徑。有些家長喜歡“干預”孩子的志願選擇,你怎麼看?
朱美芳:父母總是希望給孩子提供最大的幫助。但是,年輕人的未來不僅僅要考慮“錢途”,興趣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曾經勸兒子學材料,不過他堅持學文科。由己及人,我能很理解家長們的心情。
我的孩子在高考填志願時,不僅選擇純文科,還要求遠離父母,最終考入了北京的一所純文科高校。畢業後,他從事戲劇行業,和我們的事業更是毫不相干。他工作後,我為了瞭解他的工作,還自己買票去看他導演的戲劇,真的受到震撼,年輕人的創意和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要因為擔心孩子“苦”或因為自己對專業的不理解,讓他們錯失了真正熱愛的事業。當孩子專注於自己的熱愛時,他會感受到強烈的幸福,父母也不要讓自己的認知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其實,我帶教的學生裏,不乏“半路出家”,特地轉專業甚至工作後又繼續到材料領域深造的。有一名學生已經是一家公司的CEO了,他想考材料學博士,但以前學的是管理,不僅和材料八竿子打不着,也缺少數理化基礎。所以第一次我拒絕了。沒想到,他第二次又來,連續幾次,表達自己對材料強烈的興趣,並且也得到家人的支持。我很受觸動,鼓勵他自學必要的課程,再參加博士招生考試。隨後的兩三年裏,這名學生經常來東華大學旁聽,課餘自己又補習數理化和其他必修課。現在,他快要博士畢業了。
我們課題組還有一名博士,她是製藥專業的本科生,當她寫信給我説想報考博士時已成家立業,也當媽媽了。我當時發現她專業基礎和英語不夠好,做科研、讀文獻有困難,就拒絕了她。隨後她花了兩三年時間自學專業課,第一次考博士,因為英語沒通過,又考了第二次才終於通過。後來我瞭解到,她的姑奶奶在國家重點單位從事科研,她受此影響,一直有一個科研夢,而不是單純想提升學歷。今年疫情至今,她都留在校園裏做實驗沒有回過家。我常問她,想不想孩子,是不是要回去看看。她説,自己每天都和孩子視頻通話,告訴孩子媽媽努力工作在幹什麼,也算是身體力行地為孩子做榜樣。
這麼“折騰”,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沒必要,但像他們這樣的學生,都自有主見,他們憑着自己的興趣和熱愛,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一點也不覺得苦,而他們其實也為自己的孩子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確實,很少有人在18歲時就很清楚自己今後的事業。從教三十多年,我一直認為,興趣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很多時候,當我們的學生了解到材料領域還有那麼多的高新材料的技術受制於人,還有那麼多基礎科研問題急需突破,他們往往會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意識到自己專業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所以,只要投入進來,就會感受到樂趣所在。
作者:姜澎 儲舒婷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