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俗話説得好“顧客就是上帝”,在互聯網行業可以該改成“客户的話就是聖旨”。但是,百分百跟隨者客户的需求一定是對的嗎?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從四個方面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户:“增加一個把真實月亮變成紅色的功能!”
乙方:“好的,爸爸!”
本文從【客户是誰】、【客户和用户啥關係?】、【客户的話都要聽嗎?】、【客户説得話一定可信嗎?】四方面闡述了“客户的話是不是聖旨”。
一、客户是誰?提到客户,我就想起了UML中的涉眾,或是PMP中的相關方。
- 涉眾:也稱干係人。涉眾為與要建設的這個系統有利益相關的一切人和事物。
- 相關方:與項目利益相關,有可能對項目施加影響的一類人羣。
《大象——Thinking in UML》一書中對涉眾進行了比較全的分類。
涉眾分類
本文討論的“客户”可以粗略理解為UML中的涉眾,或是PMP中的相關方,但不完全是。
- 首先,“客户”是人,不是事物;
- 其次,本文討論的客户是我們能接觸到的客户,不是遙不可及的領導;
- 最後,本文討論的客户是甲方的客户,不是第三方的相關人員或承建方。
綜上所述,本文討論的客户主要為“業務提出者”、“業務管理者”和“業務執行者”。
二、客户和用户啥關係?客户不能説就是用户,因為用户是系統的使用者,但客户不一定。例如部門主任希望建立一個系統提高業務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這其中“部門主任”是我們的客户,但不是最終系統的用户;業務操作人員既是我們的客户,也是我們的用户。
因此“客户”包括了“用户”,但不都是用户。
UML中涉眾與用户的關係
三、客户的話都要聽嗎?用另一種描述方式翻譯這個問題,就是“哪些客户的話該聽,哪些客户的話適當聽?”。這裏引入PMP相關方管理中的權力利益方格進行闡述。
權力是指相關方的職權級別,利益是指對項目成果的關心程度。
權力利益方格將權力和利益兩個維度作為X軸和Y軸,以此劃定不同權力和利益的相關方採用何種管理方式。
權力利益方格
業務提出者往往權力很大,但是隻關注宏觀方面,他們的期望是非常原則化和粗略化的,對具體成果的關注度較低,給具體建設者很大的調整空間。也就是説只要方向正確,具體內容可調,因此對於這類客户,我們主要採用“令其滿意”的管理方式。
這點在我的實際工作中也非常明顯,對於一個大項目的把控者而言,調研時對方常説:“我們就是要可視化展示系統,具體的展示樣式和規則你們看着來。”我們也需時常向其彙報工作進展,以確定整體方向無誤。
如果業務提出者理解為權力很大的高層領導,那麼業務管理者就是僅次於其的中層領導。這類客户權力相對較大,同時期望相對比較細節,對具體成果的關注度較高,系統建設的好壞與業務管理者的關係也最多。因此對於這類客户,我們主要採用“密切關注,滿足期望”的管理方式,在不違背高層領導意見的同時,細化系統需求。
業務執行者比較好理解,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系統的用户,這類客户權力相對較小,但建設出的系統是為他們所用,因此期望最為細節,例如交互是否合理、表單內容是否正確等。對於業務執行者來説,是在各位領導的框架下使系統儘可能地滿足工作需求。他們的需求靈活性最大,也最容易説服和妥協,因此主要採用“隨時交流”的管理方式。
這類用户在日常工作中是我們打交道最多的,下面這張圖就説明了業務執行者的日常妥協。
業務執行者的日常妥協
綜上所述,我們就得到了下面這張針對本文的權力利益方格圖。同時也得出誰的話最應該聽:業務提出者>業務管理者>業務執行者。
針對本文的權力利益方格
四、客户説得話一定可信嗎?眾所周知,一個人一生會説出很多話,業務提出者和業務管理者也一樣。雖然我們分析得出他們的話應該聽,但是他們説得每一句話都一定可信嗎?我覺得明顯不是,那什麼樣或是什麼時候的領導説出的話可信度更高呢?
“心理學三大巨頭”之一的阿德勒,提出了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他強調個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最小單元,反對把精神和身體、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識和無意識等分開考慮的一切二元論的價值觀。簡而言之,我理解個體是多元組成的,不可單拎其中任何一點討論一個人。
每一個客户都是一個個體,他的級別(權力)、態度、情緒、理智等共同構成了“客户”,這些因素同樣也決定着客户話語的可信度。一個位高權重(級別)且認真負責(態度)的人在穩定(情緒)且理智(理智)的情況下,所表達出的觀點更具有可信度。這同時也要求我們在與甲方對接時,要提前瞭解其情緒、敏鋭觀察其性格特點,以儘可能地獲得更高可信度的需求。
以上是當前我通過工作、學習得出的見解,歡迎討論!
本文由 @嘻嘻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