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劉裕北伐是所有建立於南方的政權中北伐第二成功的了。
一、劉裕的兩次北伐
東晉時期,先後有祖秋北伐、庾氏北伐、恆温北伐,幾乎都無功而返。劉裕當政以後,進行了兩次北伐,一次在義熙五年、公元409年,主要戰略目標是南燕;第二次在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主要戰略目標是後秦。
劉裕北伐的成果,首先表現為戰役的勝利和滅國的數量上。
第一次北伐,南燕襲擾晉北,劉裕率軍反擊,一路北進,擔心南燕斷其歸路,每城設防。南燕皇帝慕容超卻並沒有積極防禦,反而期待決戰一戰定勝負。劉裕與慕容超在臨朐南決戰,劉裕趁慕容超大軍集結於野,派軍隊偷襲臨朐得手。慕容超大敗。而後劉裕將慕容超圍於廣固。慕容超派人前往後秦求援,後秦自顧不暇,虛張聲勢,劉裕不為所動。慕容超請稱臣,劉裕不肯。堅持到第二年也沒等來援軍,慕容超終於投降。
劉裕審時度勢,數戰皆勝,圍點打援,拒絕表面上惡臣服,全面佔領南燕土地。可以説劉裕的第一次北伐是相當成功的。
第二次北伐,劉裕趁後秦皇位更迭,內部不穩企圖一舉滅亡後秦。劉裕分兩路進軍,一路由自己率領,從彭城北進,黃河向西,一路由王鎮惡率領,由洛陽西進,另有沈田子率少量兵馬從巴蜀進軍襲擾關中。
不料此次北伐卻出現了意外,劉裕大軍沿黃河西進,北魏擔心對自己不利,沿途派軍監視,並不斷襲擾劉裕軍。劉裕不勝其煩,一上岸北魏軍卻又不正面接戰。這極大的延遲了大軍進軍的速度。同時王鎮惡軍孤軍深入,後勤不濟,幾次差點斷糧,幸好得當地百姓救助。但這也不是辦法。
劉裕終於找到機會,以卻月陣打敗北魏軍,然後進軍洛陽。為了保證後方得安穩,劉裕在洛陽待了兩個月,將河南之地全部收復,將北魏逐到黃河以北,再進軍關中。之後便很順利了,後秦皇帝姚泓本想先將沈田子偏師消滅,再來對抗劉裕大軍,不料卻被沈田子屢屢取勝。這給了正面戰場得王鎮惡極大得發揮空間。不久,王鎮惡破潼關防線,攻進長安。
劉裕進入長安後,本想好好經營關中,不料,健康突然傳來劉穆之病死的消息,劉裕害怕丟失根本,佈置好長安防務之後匆匆返回。
第二次北伐,劉裕打敗了北魏,佔領和河南之地;消滅了後秦,佔領了長安。從戰果上來説,也是相當成功的。
兩次北伐以後,晉的疆域擴充到整個黃河流域,北部邊疆東據山東,中領黃河河南地,西到潼關一帶(長安在劉裕走後旋而復失)。比起大一統的王朝,只少了遼東之地和關中之地而已。
後來,劉裕篡晉,建立劉宋。疆域沒有再擴張,反而是劉義隆還丟了黃河北岸的土地。但整個南朝,宋的疆域是最大的,軍力也是最強的,可與鼎盛時期的北魏爭鋒,這都是劉裕北伐奠定的基礎。
那麼,為何很多人會覺得,劉裕北伐是失敗的呢?
二、劉裕的遺憾
對於普通人來説,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都會給你開一扇窗。
對於梟雄來説,上帝在為他打開大門時,偶爾也會給他關上一扇窗,為歷史留下遺憾。
比如,曹操赤壁之敗、符堅淝水之敗,再比如,劉裕之失關中。
劉裕已經暗懷代東晉之心,但還不到時機。劉裕北伐,劉穆之鎮守後方基地,彈壓東晉朝廷中的暗流。
當劉裕剛剛進入長安之時,就傳來了劉穆之去世的消息。劉裕憂心忡忡,在長安召開會議,眾將都建議劉裕回守根據地。
劉裕以為眾將能好好鎮守長安,於是以兒子劉義真為主帥,以大將王鎮惡、沈田子為輔,另有王修輔助劉義真,全面負責關中鎮守。
按説這個陣容還是相當不錯的,劉裕還沒有代晉,劉義真雖然才12歲,但好歹也算是個主子,作為名義上的領導,只要不生事,就夠了。
王鎮惡一代名將,長安就是王鎮惡攻克的。沈田子以數千人牽制姚泓,也為滅後秦之戰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壞就壞在,眾將不合。劉裕走後不久,就產生了連環效應,沈田子、王鎮惡、王修先後死於這場內訌之中。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劉裕進軍關中時,另一位梟雄胡夏赫連勃勃早就虎視眈眈。劉裕退出之後,赫連勃勃高興壞了,迅速派兵南下。
劉裕聞訊大驚,急忙令劉義真撤回,以朱齡石鎮守長安。然而已經來不及了,劉義真在長安不得人心。不久,長安居民將朱齡石趕出來,迎接赫連勃勃。劉義真等人撤退時,帶着許多金銀財寶,被赫連勃勃追上,劉義真單騎逃回。朱齡石據守潼關,因後勤不濟為勃勃所敗,受俘身亡。
自此,關中陷入胡夏之手,這也是劉裕一生最大的遺憾,也是後人認為劉裕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
然而,總的來説,劉裕北伐極大的擴展了領土,創造了巨大的威望,為劉宋代晉創造了條件,比起東晉歷代北伐,算是很成功了。
歷代北伐中,戰果超過劉裕的,基本上只有朱元璋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