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活了歐洲貴族的“農奴制”,到底因為什麼瓦解的?
題記:農奴並非奴隸,也不是真正的自由人。領主和農奴的關係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普遍認為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顯然不夠全面。如果非要定義一下的話,大概可以使用“相互依存”這個詞。
為領主工作的農奴
因為歐洲各地的情況不同,所以不能簡單的定義它。可以這麼説,農奴耕種領地內的土地,然後被迫服勞役及接受領主的特權統治。大多數的農奴,每週都要花3天左右的時間,為領主工作。工作內容非常繁雜,比如帶着自己的牲畜去耕種領主的田地、修理領主的房屋糧倉、協助領主狩獵、為領主送信或搬運貨物……農奴的妻子要去領主家織布染布,或者是到廚房幫忙,而小孩子則安排給領主放牛放羊。
除此之外,農奴還要承擔一些國家税賦,以及給教會的什一税。實際上,農奴還必須定期上交一些農牧產品,比如19世紀40年代的西里西亞,一户相對富有的(擁有17公頃土地)農奴,每年最多要為領主出工144天耕種土地,另外還要幹28天重體力活,3天時間協助領主狩獵,2天時間放牛放羊。除此之外,這户人家還要提供給領主27.5立方米的木柴、大量的紡線、60個雞蛋、6只母雞和一隻鵝……(數據來自《企鵝歐洲史7》)
當然,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不過大多數的農奴會把一年收入的一半左右上交,留下的只能勉強度日。
領主還有很多特權,比如壟斷領地內的鹽、煙草、烈酒等買賣,農民的糧食只能到領主的磨坊去加工,只有領主才能在領地內打獵或者捕魚……甚至連農民的結婚或者遷徙,都要得到領主的同意才行。
農奴
當然,領主也不能超過國家法律的規定,農奴本質上還是享有一定法律地位的。
在中世紀大多數的時間裏,就算上面所説的種種情況都存在,大多數農奴依然能和領主和平相處下去。實際上,法律和習俗都規定:遇到災荒之年,領主有義務養活農奴;生病、孤老、殘疾等特殊情況,如果沒有家人照料,領主必須負責照顧;農奴為領主耕種的時候,可以得到食物以及牲畜的飼料;農奴有權到領主的牧場內放養牲畜……
所以,領主小心翼翼的維護着和農奴之間脆弱的平衡。一面通過特權和剝削讓農奴供養自己,另一面照顧領地內農奴的生老病死,讓他們擁有最後的保障。這種平衡在數百年的時間內,一直維繫的很好,直到16世紀。
歐洲農奴制的瓦解時間並不統一,比如英國早在15世紀末的土地變革運動中,成功的消滅了農奴制。而俄國的和波蘭的農奴制,則一直延續到19世紀60年代。冰島地區則直到19世紀末,才從法律上廢除農奴制。更為極端的情況是,波斯尼亞的農奴制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才結束。所以,歐洲農奴制的瓦解延續了數百年的時間,很難一兩句話説清楚。
首先,商品經濟對農村的刺激。
以英國為例,在中世紀晚期,英國優質的羊毛成為整個歐洲最為緊俏的商品。資產階級迅速崛起,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養殖業中。中世紀晚期開始,羊毛商人就來到英國各地的農村,大量收購羊毛,輾轉出售獲利。這種情況刺激了很多農民(當然也包括領主)擺脱農耕的束縛,參與到了養殖和貿易當中來。
對於當時的各個階級來説,土地的最大價值不再是出產農作物,而是通過養羊獲得更大的利潤。領主和貴族意識到土地的這種價值之後,紛紛把土地出租、轉讓和交易,賺取了大量的財富。農奴實際上已經脱離了土地,脱離了領主,農奴制就這麼名存實亡,自行瓦解了。也正是紡織業的大發展,悄然改變了英國傳統的階級關係。一些出身不好的商人,也能通過財富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這一點,英國影視劇《南方與北方》有着最直接的表現。
在漫長的中世紀,領主一般都是住在城堡之中,靠農民的供養生活。所以實際上,領主生活質量的好壞,和領地內農奴的產出能力有直接的關係。而此時的領主,也很少有機會揮霍自己的財富。
但是,當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繁華的大城市不斷崛起之後,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很多領主為了享受奢華的生活,離開了自己的領地,在大城市安家了。而他的領地,則交給某個管家打理,定期給領主送錢就行了。
有這樣一個19世紀初俄國的例子,很能説明問題。在俄國中部有一處領地,這裏的農奴都隸屬於一位中校軍官。這位軍官作為貴族,擁有1200多公頃的土地、175公頃森林,以及656公頃的牧場。
因為是在俄國中部地區,土地並非很貧瘠,而且交通也稍微好一些,領地的農奴可以賣掉自己的一部分農牧產品,生活還不錯。但是,領主基本上都住在聖彼得堡,在大城市花天酒地,只要管家管理這裏的一切。
當領主長時間離開自己的領地,就很難明白農奴的生活狀況了。這位領主死後,他的女兒女婿繼承家業,開始讓農民預付今後10年的地租——不用説了,是為了自己的奢華生活。除此之外,新領主對待農奴也更加苛刻,無故毆打成為常有的事情。於是,很多受不了的農奴開始逃亡,更激進一些,會選擇暴力抵抗領主的統治。
領主和農奴之間,是相互依存的脆弱關係。但是當領主不顧農奴的生死,毫無顧忌的壓制剝削之後,這種平衡自然被打破,農奴的反抗越來越嚴重,農奴制也就很難存在下去了。
拿破崙戰爭
1826年至1840年期間,俄國各地發生了近2000起農奴起義,有近400起讓政府動用了軍隊鎮壓。此時農奴暴動的增加和實力的增強,源於反拿破崙戰爭。規模龐大的拿破崙戰爭席捲歐洲,讓歐洲各國紛紛採取了全民徵兵制。俄國人雖然在1812年取得了勝利,但是返回家鄉的農奴士兵們,已經敢於使用武力抵抗領主了。
戰爭讓被徵召的農奴有了勇氣,也讓他們有了一定的軍事素養。舉個例子,1831年7月,尼古拉一世頒佈了《組織法》,讓多瑙河流域的幾個公國建立法定的農奴制,這引起了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農奴的不滿,他們組織了6萬人進行武裝起義,迫使當局派遣哥薩克軍隊前往鎮壓,才避免暴亂蔓延。
除此之外,很多軍官也意識到,如果不廢除農奴制,士兵們很難忠誠於國家。當時的俄軍總司令米哈伊爾·戈爾恰科夫就説過:“當務之急就是解放農奴,因為農奴制集俄國一切邪惡於一身。”當然,這一點各國君主都意識到了,因為戰爭需要巨大的資源,沒有財富根本無力進行持久的戰爭。而農奴制下的農民,身上的負擔過於沉重,根本無力改善耕作方式和工具材料。當大量的農牧產品都被貴族領主獲取之後,國家戰爭就再也無法從農民身上獲取財富了。要想有錢打仗,就必須解放農奴。
天災也是促使農奴制瓦解的一大原因,歐洲1848年革命,讓大多數的國家廢除了農奴制。而1848年革命的原因,除了各階級之間的矛盾之外,另一種重要原因就是1845年至1846年的嚴重自然災害。農奴制是依靠土地來維繫的,一旦自然災害降臨,農奴的生存就會遭遇巨大的危機,這也從客觀上促成了整個歐洲的革命。
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英法奧等國聯合挑戰俄羅斯帝國,努力遏制其擴張的腳步。最終,俄羅斯帝國慘敗。這次戰爭不僅導致了沙皇俄國內部的革命開始醖釀,同時也改變了歐洲的格局。比如由兩個公國合併而成的羅馬尼亞,就是英國和法國促成的一個足夠“自立”的國家,作為抵擋俄國侵略的緩衝地區。也正是因為如此,英法讓羅馬尼亞及多瑙河各公國的廢除了農奴制。
戰爭導致歐洲各國都無法獨善其身,他們必須通過改革增強國力。革新派和保守派雖然代表着不同階層的利益,但是對於廢除農奴制,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分歧。實際上,就連保守派政府都明白,必須廢除農奴制,因為農民並不喜歡資產階級。他們依靠土地生存,觀念保守,如果能廢除農奴制,保守派政府必然會獲得大多數農民的支持,這樣更有利於他們打擊資產階級自由派。
在改革面前,無論那一股政治力量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都會極大增強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如此,歐洲各國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紛紛廢除農奴制。所以到了19世紀末,農奴制基本消失了。
農奴制瓦解的複雜性,遠遠不是農奴反抗就能輕鬆解釋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着各種複雜的矛盾,很多原因綜合在一起,才能導致巨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