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可以算得上是山海關大戰之後,闖王李自成與滿洲八旗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較量。儘管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在這次戰役當中,李自成和他手中的大順軍還是展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
至少小編認為,大順軍的表現甚至超過了此前在遼東戰場上的明朝關寧軍!因為在這次戰役中,大順軍與滿洲八旗竟然罕見地出現了正面野戰,這在此前的遼東戰場,一味的跟明朝索要軍餉的關寧軍躲在城池裏堅守是完全不同的!
公元1644年4月,李自成在山海關一片石大敗,6萬老營官兵損失慘重。而山海關的慘敗也引起了節節敗退的連鎖反應,匆忙稱帝的李自成於第二個月被迫退出北京城。但此時,曾在山海關傷亡慘重的李自成的手中仍然還保留着相當數量的精鋭兵團,除了雜牌的步兵和明朝降兵之外,其麾下還有6至7萬左右的騎兵部隊在鞏固着他的政權。
流賊騎兵尚有六七萬遁向山東。
也正因為如此,一路敗退後的李自成在五個月之後還是穩住了局面,雖然一路潰逃讓他很快丟失了河北和山西大部,但自己的大本營陝西仍然牢牢握在李自成的手中,潼關以東的山西地面也有一部分地區還在大順政權的控制之下,甚至就在當年的十月,李自成又再一次進行了版圖上的擴張,分兵進攻河南懷慶,並取得了懷慶大捷。
清朝總兵金玉(正二品),副將常鼎(從二品),參將陳國才(參將)在內的二十二名官佐和一千七百五十五士卒陣亡。
而這一仗也讓清廷驚恐萬分,因為他們付出了自明清戰爭以來的最大損失,清朝總兵金玉被擊斃,這也是自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清朝首次有總兵以上的將領被擊斃!
正因為如此,準備全力南下的清政府迅速調整了戰略,親王多鐸立刻率軍北上,而他帶去的不僅僅是2萬清軍,更包含了五個旗(正黃、正紅,鑲白,鑲紅、鑲藍)的滿洲精鋭主力!
而隨後的潼關之戰,就在這一年的12月29日打響!儘管在短短13天的時間裏,千百年來一直作為關隘重鎮的潼關迅速失守,但短時間的丟失,並不代表李自成的大順軍不堪一擊,相反在這接近半個月的時間裏,李自成的大順軍反而展現出了不一般的戰鬥力。
1、12月29日,劉宗敏率大順軍主力部隊殺出潼關,與清軍展開正面激戰,敗退!而與他交手的,是正宗的滿洲精鋭!
2、5天后,正月初四(1645年),大順軍將領劉芳亮帶領千餘精鋭再次出戰,清軍滿洲五旗兵馬皆派出精鋭護軍出戰,雙方不分勝負,貝勒尼堪(多年後被李定國擊斃的那個親王)率軍增援,才擊退劉芳亮的反擊,獲馬300餘匹。
同日,李自成親率馬步軍主力衝突潼關,向清軍展開第二次反擊,多鐸親率三旗滿洲士卒發起反衝鋒,才將李自成逼回潼關城內。
3、初五和初六,大順軍連續2天對清軍展開夜襲,但均遭失敗!
4、初九,清軍苦等的數十門紅衣大炮終於到來,一直處於防守狀態的清軍開始轉守為攻,紅衣大炮對着潼關城日夜轟擊,防守潼關的大順軍一面挖開壕溝、修築堡壘,一面仍然不斷的尋找機會對清軍進行反擊。
5、11日,潼關被炸開一個缺口,清軍蜂擁而入,大順軍300多名騎兵死士發起正面衝擊,並有其他部隊再次殺出潼關從側翼對清軍展開襲擊,但均遭失利!12日,李自成放棄潼關,潼關之戰結束!
在長達13天的對攻戰當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細節:
1644年12月,清軍抵達潼關城下,考慮到城牆太過於堅固,只有紅衣大炮才能進行正面破壞,因此清軍放棄了正面進攻。但放棄進攻並不等同於放棄正面野戰。要知道在此前的遼東戰場,清軍攻佔開原、瀋陽、遼陽等城市時,都是採用引誘明軍出城,與之正面野戰,將其擊潰後,在尋找機會攻城的戰術。然而,在潼關之戰中,清軍卻出現了奇怪的一幕,當大順軍主力殺出潼關城向清軍發起反擊的時候,清軍竟然龜縮在堡壘裏避而不出,與此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大相徑庭。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史書當中並沒有交代,但從清朝一貫篡改歷史,並不斷省略自己的失敗和損失的做法來看,清軍一反常態的選擇防守,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清軍並不是沒有與大順軍展開過野戰,而是清軍在野戰中失利,或者在野戰中損失慘重,為了保存實力,清軍就只能躲在營壘當中,等候紅衣大炮的到來!
當然,潼關外圍的清軍也在等待着另一個消息的到來,就在多鐸在潼關城下與李自成對峙的時候,他的親哥哥阿濟格已經率軍繞道蒙古進入陝西北部,想自北而南向西安發起進攻,一旦這條通道被打開,那潼關就沒有堅守的必要了!
所以在潼關之戰中,在最後的敗退到來之前,李自成的大順軍雖然沒有在清軍面前佔到便宜,但清軍也同樣沒在李自成面前佔到多少便宜,雙方几乎處於棋逢對手的局面。直到陝西的北部被打開一個缺口,而潼關的東面列出了幾十門紅衣大炮之後,局面才開始形成反轉!
畢竟在大順政權的歷史上,大順軍在炮火方面的造詣遠遠的不如遼東戰場的清軍,比起清朝在皇太極時期就大力發展火炮技術,甚至具備了自產能力,在清朝入關前擁有了上百名紅衣大炮,並配備了足夠數量的漢軍火器技術部隊。而同一時期的大順軍,卻仍然依賴於戰場繳獲和收納明朝降兵,來作為其炮隊的組成部分,可以説,大順軍的炮兵部隊與清朝的炮兵部隊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檔次上。也正因為如此,在大順軍抗清的歷史上,大順軍在戰場上所展現的血性的存在感,遠強與其火炮發出的威力!
可對比此前的遼東戰場和清軍在入關後的表現,又有多少座城池是在清軍大炮的轟炸下進而坍塌而陷落?
潼關之戰,李自成拿出了壓箱底的兵力,勉強與滿清軍隊的先鋒兵力硬碰硬了一下,但等到清軍所有軍事準備完畢的時候,李自成的劣勢就暴露了。清軍有紅衣大炮,但大順軍卻沒有足夠的火力進行反制。陝西的另一個方向出現了清軍的進攻部隊,但李自成的主力都在潼關城下,根本無力對南下的清軍進行反擊,潼關之戰在半個月後形成反轉,那也就成為了情理當中的事!
那麼問題再回到原點,倘若四川的張獻宗放棄前嫌,不惜一切代價的率軍援救潼關,那能打退來犯的清軍嗎?在小編看來,張獻忠的大西兵團也許能夠擋住自北而南下的阿濟格清軍,但面對潼關城外的紅衣大炮,張獻忠恐怕也是一臉無奈,因為這一時期,他的火器裝備可能連大順軍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