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哪個諸侯國崇尚孔孟之道?不是魯國,不是宋國,而是此國
大家好,我們的侃爺聊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以後兩千多年成功延續的封建王朝也是,在建立過程中,都會重視法家思想的賞罰分明,建國之初需要休養生息,道家無為而治佔據上風,恢復國力後,儒家的忠君愛國,修得武藝與才華、賣身帝王家,成為主要的統治思想。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在兼併戰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相繼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變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和韓國的申不害變法,而趙國和齊國,更是直接由國君開始,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變法。
戰國風起雲湧,法家學派成為亂世中各諸侯國救亡圖存的砝碼,而提倡仁義道德、克己復禮的儒家思想在戰國時代幾乎沒有市場,孔孟之道難以在亂世中被諸侯國採納。
孔孟之道的興起——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
每一種偉大思想的產生,都離不開當時時代的背景,孔孟之道的產生,同樣因當時的時代。不同於法家思想符合當時時代的需要,儒家思想是對現實的“批判”,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史記·孔子世家》
春秋戰國時代,禮崩樂壞的大背景下,作為周公封地的魯國是最為“矜持”的諸侯國,魯國也成為少有的守禮大國。
《史記·魯周公世家》:“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然而新生勢力的壯大,舊有勢力的衰落,重回周禮的時代已經不可能,孔子克己復禮的主張,也成為不能實現的幻想。
法家治世的時代——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
相比於儒家思想的仁義禮制,經世致用、變法圖強的法家思想,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先後被各諸侯國認同。
如果説春秋時期還有尊王攘夷的大旗,齊桓公和楚莊王時期為了仁義和禮制也有過伐而不佔、主動歸還小國土地的例子;
那麼戰國時代就不再有這種可能,戰國時代的各諸侯國徹底撕下仁義的外衣,大肆鯨吞蠶食小國土地,不再需要理由。
戰國時期,就是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各諸侯國上演着殘酷的森林法則,法家的變法圖強,成為各諸侯國生存和發展的手段。
孔子的故鄉——重禮的魯國逐漸消沉
在戰國弱肉強食的時代,孔孟之道還有市場嗎?哪個國家最推崇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魯國。
高士奇: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時代變了,維護周王朝統治數百年的周禮,已經不再適合當時的時代,禮崩樂壞的諸侯國因不同程度的改革先後強大起來,恪守周禮的魯國卻因不符合時代潮流逐漸落伍。
《禮記·明堂位》:“凡四代之器、服、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
曾經的大國地位,在時代潮流面前,步履蹣跚,不斷遭到強大起來的諸侯國的攻打,魯國實力也越來越弱。
在戰國生死存亡之際,魯國也不得不改變原有的禮制和各方面制度,廢除不再適用的井田制,孔孟儒家思想發源地魯國,也不能大力推崇孔孟的復禮主張。
高舉仁義大旗的宋襄公——終成世人的笑柄
除了魯國,還會是哪個諸侯國會推崇孔孟之道?最著名的莫過於宋襄公了,那位雄心勃勃,卻高舉仁義大旗,半渡不擊結果大敗,被後世嘲笑兩千多年的君王。
相比於孔孟儒家思想發源地魯國,宋襄公更加推崇儒家思想,也是仁義禮制的忠實實踐者,不惜以一國,來踐行仁義的執念。
仁義1:齊桓公死後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取而代之,發起會盟。為了彰顯仁義,宋襄公不聽目夷意見不帶一兵一卒,結果,來回奔走發起會盟的宋襄公,被“不講仁義”的楚國“執牛耳”,宋襄公自己也淪為楚國俘虜,被各個諸侯國嘲笑;
秋,諸侯會宋公盟於盂。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於是楚執宋襄公以伐宋。
仁義2:為了報會盟之恥,宋國攻打楚國盟友鄭國,楚國出兵救鄭,宋國回軍迎戰楚國,雙方在泓水展開大戰。宋軍先於楚軍到達泓水,楚軍渡河,公子目夷説:“可以趁着楚軍正在渡河,半渡而擊。”宋襄公卻認為半渡而擊非君子所為,執意要等楚軍全部過河後再戰;楚軍剛過河還沒有列陣完畢,目夷説:“趁楚軍立足未穩,發起進攻。”宋襄公仍然以仁義之師的名義阻止:“等楚軍列好陣。”等楚軍列陣完畢,宋襄公率軍出擊,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落荒而逃。
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
宋軍在泓水之戰中大敗,都埋怨宋襄公不聽目夷的,宋襄公卻説:“一個有仁義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人和頭髮花白的人。古人作戰,並不依靠關塞險阻取勝,宋國就是滅亡了,我也不忍心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
子魚説:“打仗是以勝利為目的,還講什麼君子之道,真的按照你所説的做,就去當奴隸算了,何必還打仗呢?”
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為?”
中山國推行孔孟之道的背景和原因
“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
一個外族(白狄)建立的中山國,為什麼大力推崇儒家思想?甚至比發源於中原的魯國、宋國更加尊崇儒家思想?其實,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當時,中原的華夏文明比周邊文明更加先進,中原諸侯國也比較輕視他們,這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北狄,西戎,南蠻,東夷),而且和這些民族接壤的秦和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輕視。白狄建立的中山國,更是深入華夏文明腹地,處在華夏文明的包圍中。中山國從魏國手中復國後,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和華夏文明的先進性,主動向中原各諸侯國學習,以求得他們的認同。這種心理,讓他們比中原各諸侯國更加註重華夏文明,中山國大開學習風氣之門。一時間,在中原各諸侯國產生的百家學説,爭相擁進中山國,以求宣揚自己學派,尋找展現宏圖偉志的機會,中山國也成為列國中思想最活躍的諸侯國之一,其中被中原諸侯不看好的儒家思想,在中山國找到了肥沃的土壤。
《史記》:“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為倡優。女子則鼓鳴瑟,跕屣,遊媚富貴,入後宮,遍諸侯。”
其二,中山大軍伐燕歸來後,中山國的“國際地位”迅速上升,這個太行山麓的千乘之國,讓諸侯們刮目相看,中山國成為僅次於戰國七雄的第八雄,和萬乘之國並駕齊驅。中山王舋志得意滿,開始了縱情聲色的享受。相對而言,改革圖強的法家思想更加“清苦”,太平盛世的儒家思想更符合中山王舋現在的需要。於是,儒家思想得到中山國的大力推崇,到處找不到市場的孔孟之道,終於在中山國找到了買家。
外來户求認同的心裏,加上政治上軍事上的成功,國力的迅速上升,中山國積極學習中原的各種文化,儒家思想也得到中山人的崇尚。
重文輕武的思想,最終毀滅正在崛起的中山國
中山軍隊伐燕歸來,中山王舋志得意滿。藉着子之之亂成功大敗燕國的中山王舋,欣喜之餘,害怕子之之亂在中山國發生,開始有意冷落軍功卓著的武將,重用文人,重文輕武的風氣,充滿中山國的上上下下。
“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接受了儒家文化,中山國君尊賢重士,在重大政治活動中發揮士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戰國時期的大環境,是你追我趕、變法圖強的時代,當齊威王納諫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時,本來有騎射優勢的中山國,卻在四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摒棄了尚武的風氣,武將們也被中山王冷落。
中山王仰仗着伐燕的勝利,自以為國力強盛,不再關心周邊的形勢,中山國君醉心於儒、道、墨學説,把儒家思想奉為治國之術。
“貴儒學賤壯士”的政策,導致“戰士怠於行陣”、“農夫惰于田”,中山國很快出現“兵弱於敵,國貧於內”的局面。
趙武靈王打算除掉心腹之患中山國,胡服騎射,親自到趙國和中山國的邊境探查,尋找攻取中山國的最佳途徑。
為了更加了解中山國國情,趙武靈王派遣大臣李疵到中山國探查情況。來到中山的李疵,發現現實中的中山並不是原來想象中的彪悍尚武,整個中山國充滿着十足的文氣,商業繁榮。
李疵回到趙國後,向趙武靈王報告了他在中山國看到的情況,説中山國並沒有印象中的尚武好戰,中山國君喜歡儒者,經常去窮閭隘巷拜訪那些儒家學者,和他們探討儒家思想,把他們請出來,並給他們高官厚祿。李疵和趙武靈王的這段對話,著名史籍《韓非子》有詳細記錄。
當趙武靈王聽完李疵彙報後,説:“這説明中山國君是個很賢明的君主啊,怎麼可以去攻打呢?”
李疵説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山國習武當兵的都沒什麼出路,國君不喜歡尚武之人,中山老百姓也都不好戰了,爭相學習儒墨,以求得到國君重用。尊道崇儒,讓士兵不再賣力,商業繁榮,農夫無心耕田,中山國富而不強。”
趙武靈王聽到李疵的分析後,很是高興,下定決心攻取中山國。
一邊是完成胡服騎射、戰力大增,一邊是中山國重文輕武、戰力衰減,中山國遭到趙國軍隊的兩面夾擊。
趙軍先是從北部攻取中山國的丹丘、華陽(可參考下圖),隨後,趙武靈王親率的南路大軍一路北進,攻克中山國的鄗、石邑、封龍、東垣四個重鎮,中山國國都靈壽暴露在趙武靈王強大的騎兵面前。
面對趙武靈王的一次次強大攻勢,中山國只能一步步退讓,五割國土於趙,經過先後八年不斷打擊,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親率大軍,對中山國發起最後的攻擊,中山人英勇抵抗,卻擋不住趙武靈王的大軍。中山國,這個一度與戰國七雄並駕齊驅的國家,最終被滅。
中山人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所衝無不陷,以車投車,以人投人”(《呂氏春秋》)。
重文輕武,崇儒尚道,讓一度強大起來的中山走向滅亡,再也沒有機會重新復國,消失在漫漫歷史長河中。
不合時宜的孔孟之道,不是戰國時代的主旋律
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時期,儒墨道思想只是為拯救當時生靈塗炭社會苦難所開的亂世藥方,並不能成為富國強兵的方略。
魯國重禮制,結果漸漸落伍於社會發展的潮流;宋襄公高舉仁義大旗,結果被貽笑千年;中山國把儒家思想奉為治國之策,最終導致武備不舉,迅速亡國。
儒家思想的孔孟之道,在大一統的年代,不失為一種太平國策,有利於臣民的臣服和國家的統治,但是在戰亂紛飛的年代,卻是不合時宜的思想。
景公説,將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説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史記》
戰爭頻繁的戰國時代,孔孟之道終究不是主旋律,儒家思想的良好藥方,難以醫治兼併戰爭所帶來的創傷。
大一統王朝中,儒家思想始終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主旋律,影響着後世兩千多年,直到今天。
大家覺得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注,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史記》,
《禮記》,
《呂氏春秋》,
《左傳》,
《論語》,
《公羊傳》。
本文由津城沐雨100%原創,部分配圖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