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結束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考生和家長選學校、專業了。家長們以為幫助你們的孩子選定學校、專業就結束了嗎?這只是你們孩子上大學的第一步。
2019年一封女生的求助帖躥紅網絡,信中的內容大致是:這位大一新生不滿意父母每月只給自己兩千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她的開銷。
理由是:自己上高中時,父母可以花費大價錢讓自己去上補習班,不管是4000還是6000,父母從來都不咋眼。現在上大學了,父母反而減少了對她的花銷,這是該女孩子感到十分委屈。
現在大學生正常都是20歲左右的年紀,他們的父母在這年紀時已經成家、立業、經濟獨立。然而,反觀現在的中國大學生,許多人心智就跟十幾歲孩子差不多,説話從來不通過大腦思考,隨心隨遇,不管周圍人的感受。
上面發帖求助的大一女生就是大學生巨嬰的代表。身為大學生,已經是一位成年人,能夠為父母分擔一些責任。
文章中的女大學生完全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大手花錢,沒有錢就想到自己的父母,還列出父母願意花錢讓自己上輔導班的歪理。
為什麼這位女大學生會有如此想法,且本人感覺理所當然呢?
現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寵愛度遠超父輩。正常孩子需要什麼,父母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瞞住他們,以此來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
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溺愛,孩子長期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條件下,會讓他們養成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別人不同意他的觀點,都會遭到他的攻擊。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窮養兒富養女”,確實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度,過了就不好了。
怎麼去糾正孩子的不好習慣,花錢大手大腳
家長們從小就應該教導孩子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該花的錢一分都不省,但能省下的錢就絕不多化。
家長做事也需量力而行,不要幹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例如,你們看見孩子班裏有學生報鋼琴輔導班,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下面子就拼命的節省錢,讓孩子上輔導班。這樣就會給小孩子心裏留下一個映現,我只要需要東西,父母一定會給我。
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應該開誠佈公地告訴孩子,自己家裏什麼經濟條件,暫時還不能供養你去上鋼琴輔導班。如果你真的很想去學,你們可以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實現理想。
這樣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個深刻印象,知道自己父母不易。這就是跟孩子們説與不説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