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每一步,與世界同步

好多家長都會很納悶:

“孩子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每回數學都能考滿分,但這到了三年級,立馬就不行了。”

和一二年級一樣,還是認真聽老師講課,作業也是仔細完成,根本看不出和之前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但就是能明顯的看出來,孩子學得很吃力,很費勁。

這就是非常普遍的“三年級掉隊現象”。

孩子還是一二年級時的那個孩子,不可謂不努力。

只不過數學的學科知識,已經從之前的用“死記硬背”就能掌握,升級到了需要“動腦思考”才能get到了。

如果孩子還用一二年級那套乾巴巴“背誦乘法口訣”的思維模式去學習數學,肯定就是螞蟻搬秤砣——白費勁。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思維能力跟不上 知識掌握不牢靠

前面説了,三年級開始,數學學科的學習方式,跟之前一二年級截然不同。

孩子依舊是那麼刻苦用功,也不能説TA沒有天賦,畢竟之前還能考出不錯的成績,甚至滿分都不在話下。

唯一不同的是,知識進化了。

從科學上來講,數學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思維活動。隨着學習的深入,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當思維能力跟不上所學的知識,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問題。

通俗點説,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比如背個“九九乘法口訣表”。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我尋思也沒人非要問四六為嘛等於二十四吧▲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只要刻苦用功,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背”下來,考出一個好成績不是難事。

到了小學三、四年級,學習數學就不僅僅是用“死記硬背”就能應付的了,開始需要思維能力,開始需要問“為什麼”。

但是之前的學習經歷,TA從來沒接觸過,甚至可能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從來沒有產生過“為什麼”的想法。

之後到了初中,數學的學習需要的空間想象力;高中數學學習需要的抽象、歸納、演繹等能力...

▲空間想象力,沒法用“背”解決▲

這些都不是單憑“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

孩子明明很用功在學數學,但就是“不開竅”,甚至看到試卷後面三道大題就直髮愁,究其原因,就是——學習思路壓根不對。

思維能力如何培養 編程幫忙

問題出現的原因找到了,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

小學階段,其實是思維模式發展的關鍵期。

培養邏輯思維,通常都要藉助以問題為基礎的實際案例,然後引導孩子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而編程思維恰好是同樣的思維模式:分解→模式識別→抽象→算法。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分解:將複雜、龐大的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分別解決的思維路徑。
模式識別:單獨檢視,思考每一個小問題,搜索解決方案。
抽象:剖析出問題的核心,聚焦幾個節點,忽略小細節,形成解決思路。
算法:設計步驟,執行。

我們就拿“整理書包”這種生活中極其常見的問題舉例,如果用編程思維的思考方式是這樣的:

◇編程思維:分解,拆分問題;

◆實際應用:看課程表,把今天用過的書去除,放入明天上課所需要用的書。

◇編程思維:模式識別,觀察規律、趨勢;

◆實際應用:發現今天和明天的課程,有些是重複的。

◇編程思維:抽象,建立自己的模式;

◆實際應用:書包裏保留重複用的書,只取出明天不需要的書,放入明天新課程的書。

◇編程思維:設計步驟,解決問題;

◆實際應用:預判今明兩天是否有重複的課,保留重複課程書籍,再放入明天新課程所需要用到的書。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對於最後一步的算法,可以這樣展示(整理書包算法流程):

是否有重複的課 → 是 → 保留重複的書 → 拿出明天不上課的書 → 放入剩餘明天需要的書;
是否有重複的課 → 否 → 取出今天所有的書 → 放入明天上課的書。

一個簡單的“整理書包”,其實就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讓孩子能像計算機程序一樣去思考,從而鍛鍊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解題效率。

學編程 潛移默化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①提升學習興趣

學習任何東西,興趣都是第一驅動力。

圖形化編程用趣味性動畫和遊戲闖關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編程,可以很好玩▲

而且別忘了,對於孩子來説,正反饋同樣很重要。每創作完成一個編程作品後,孩子也會從中收穫到巨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帶來的正反饋,會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②提高學習專注力

在思考數學問題時,需要全神貫注投入,不得有半點馬虎。不然再簡單的問題,也有可能出錯。

編程的異曲同工之妙就在於,若程序中有bug,這個作品就沒法完成,需要不斷查找修復bug,才能創作出成品。

在這個查找修復bug的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與耐心都會同時得到鍛鍊與提升。

③強化對數學的理解

很多課堂過度強調做題,容易忽視對數學本質的理解,沒有把數學應用於真正的生活之中。這就導致孩子學到的數學只是一堆記憶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旦完成考試,就都原封不動“還”給老師。

而通過學習編程,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有機地融合在編程學習中,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知識,讓孩子能直觀地理解數學的概念與定理。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通過編程繪製的“貝塞爾曲線”▲

在全球範圍內,編程教育早已是大勢所趨。

而在我國,編程教育也是奮起直追,與編程教育相關的各種利好政策也是頻頻頒佈。

未來我們的生活一定是高度智能化的社會,沒有編程思維,追隨時代發展可能會相對吃力。

學編程,並不一定是非要讓孩子將來都去做程序員,而是在編程學習中提升思維能力,在以後的學習甚至是人生道路上都有用。

至少對數學學習來説,就挺有用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學過編程的孩子,數學考試往往都是滿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