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是草船借箭,考的卻是赤壁之戰……當前,不少學生感慨,語文學習越來越難,所學課文內容考得越來越少,考試範圍越來越寬泛。10月7日,江西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語文老師鄒潔敏在受訪中表示,語文考試越來越靈活,這也要求老師和學生要轉變思維,老師由滿堂講轉型為指路人,學生則要在課堂中動手、動腦,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而新建二中語文教研主任李相蓉則認為,語文學習應立足於課本,但又不侷限於課本,要注重知識的遷徙,多訓練自己的發散性思維。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許佳慧
趨勢
語文考試越來越靈活
在鄒潔敏看來,語文考試越來越靈活,這已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她舉例道,以前考查學生拼音,往往會出現4個選項、16個字以及拼音,但現在往往結合語句去考,在4個句子中出現一個字和拼音,從而選擇正確的選項。她向記者介紹道,當前很多省份出題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不再考查死知識,而是重點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也對老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在上課時,要轉變上課方式,由滿堂講到指路人,讓學生從枯燥的聽講中轉變到動手、動腦。”鄒潔敏進一步解釋道,比如在上新課時,遇到不認識的生僻字時,老師會要求學生自己去查字典,在查字典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而且也能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的能力。
鄒潔敏認為,只有在課堂中不斷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時,很多學生往往不理解什麼是文章的首尾呼應,也很難欣賞文章的美。我們可以把一小段拿出來,讓學生去改動其中的一個詞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可以領悟到原文字詞的巧妙之處。”鄒潔敏堅信,在這樣一次一次的探索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得到提升。
名師支招
名著要認真閲讀 做點筆記再配合訓練
在語文考試中,很多學生一遇到考查名著知識就感到茫然。對此,鄒潔敏表示,考試中對於名著的考查一般都不會超綱,重點在於學生要認真去閲讀名著。
鄒潔敏介紹道,初一上學期,規定的名著讀本共有2本,一本為《西遊記》,一本為《朝花夕拾》。“比如考查《西遊記》,主要是針對語言特色、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等方面進行考查。”鄒潔敏表示,雖然考查的範圍很廣,但在課堂中老師也可以通過不斷地訓練來引導學生。
“如考試中會考羅剎女是誰,其實她就是鐵扇公主,如果沒看過《西遊記》這本書,並不一定能知道羅剎女其實和鐵扇公主就是同一人。所以對於名著的學習,一定要認認真真地閲讀,做點筆記,再配合老師的訓練。”鄒潔敏稱,至於故事情節則更需要學生去閲讀名著。“像《西遊記》是章回體小説,故事情節一般都體現在每章的標題上,只有認認真真去讀過名著,才能在考查故事情節時胸有成竹。”
立足課本培養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很多時候,語文考試的題目並沒有見過,但其實考查的知識點都來源於課本。“只有以課本為抓手,通過不斷地訓練,去掌握知識點,這樣在考試時就可以遊刃有餘了。”鄒潔敏表示,這也需要老師和學生相互配合,老師在課堂上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講解,學生跟着老師的思維去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
“以議論文為例,需要學生提煉觀點,那就訓練學生提煉觀點的能力;需要學生搭建文章的結構,那就多寫幾篇文章,訓練學生如何搭建文章的結構,熟練掌握這些技巧後就可以下筆如有神了。”鄒潔敏認為,一般通過一些系統性的訓練後,學生都可以掌握這些寫作技巧。
若要想文章出彩,則需要學生日常多加積累。“比如觀察類的作文,一些同學寫得就像流水賬一樣。比如描寫離開的場面,很多時候大家都可能簡單地寫一句‘她匆匆忙忙走了’,但是如果觀察得仔細一些,可以對離開時的表情、動作、心理等一系列細節進行描寫。”在鄒老師看來,學習名家的佳作也是一種提升寫作能力的好辦法,比如景色描寫,可以學習朱自清的文章,他很喜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欣賞之後進行相應的訓練。總之,就是平時要多動手、動腦,在考試時做到下筆如有神應該不難。
而在新建二中語文教研主任李相蓉看來,所學課文內容考得越來越少其實是一種誤區,雖然考試範圍越來越寬泛,但很多都是課本內容的知識遷移。“現在的新課標其實是要求學生要回歸課本,像高中階段,課文講解的是一個關於青春成長的主題,在考試時就會有一個類似的主題,雖然不是一樣的,其實這中間都是有一定的關聯的。”她表示,當前的考試,並不注重考查知識點本身,但是要考查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要和課本的知識聯繫起來,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能力。”
李相蓉總結道,語文學習應立足於課本,但又不侷限於課本,要注重知識的遷徙,多訓練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平時注重知識的積累,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更好地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