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號角已經吹響,學生們將離開舒適的家。
當再次回到闊別兩個月的校園時,這時候孩子們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是期待、興奮,還是憂鬱、悶悶不樂?
要小心孩子在開學之後出現的一系列身心症狀,也就是俗稱為“開學綜合徵”!
“開學綜合徵”指的是從長期假期狀態轉入開學狀態時導致的對難以適應學校生活產生的焦慮和恐懼、學習適應不良、人際交往困難、升學壓力等不良情緒和行為的喚醒。它的主要症狀是情緒低落、無緣無故發脾氣、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有的還伴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症狀。
為什麼會出現“開學綜合徵”?
(1)後疫情時代的潛在影響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雖然目前在國內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對全民所產生的心理影響仍在持續,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薄弱的大中小學生。對疫情的擔憂、恐懼、焦慮,對身心症狀的過度反應,這些都在孩子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2)學習適應的困難所致
假期的生活是散漫的、相對自由和輕鬆的,而步入學校後,面對新的課程內容,新的學習生活節奏,孩子們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的,而不同的孩子適應的能力和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一部分的孩子會出現適應上的困難。
(3)對電子產品依賴產生的“戒斷反應”
很多孩子在學校裏不被允許帶手機,一旦放假,就會瘋狂地沉迷於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中,玩遊戲、看劇、看小説、交友聊天等等。歷經兩個月的放縱之後,重新回到學校,脱離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孩子們可能會因為缺乏持續的外部刺激而感到無趣,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積極性不高,情緒低落等情況,有的孩子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
(4)即將面對的升學壓力
特殊階段的壓力所致每個階段都會面臨各自的壓力,尤其是畢業年級的學生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中小學生會面臨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學業壓力,大學生則會面臨升學或畢業找工作的壓力。在這些特殊的階段,學生們可能會因為過大的心理壓力產生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嚴重地甚至會出現適應障礙。
“開學綜合徵”危害大嗎?
“開學綜合徵”一般會持續一段時間,對孩子的正常學習、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響,但經學校老師、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孩子的自主調節,多數孩子症狀會逐漸消失,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大的影響。
但如果症狀較重或症狀持續存在,可能會對孩子健康造成影響,導致孩子無法堅持完成學業,或者發展為軀體形式障礙、適應障礙、長期焦慮等,所以當症狀較重或持續時間較長時還需尋求專業醫師幫助。
如果孩子出現“開學綜合徵”,不用過度緊張,應該保持平衡的心態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將自己的焦慮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加重孩子的焦慮,同時積極幫助孩子進行正面引導及生活習慣調整。
如何應對“開學綜合徵”?
(1)引導孩子積極調整生物鐘
假期在家,孩子們經常熬夜玩手機、看電視,一覺睡到中午,而馬上開學,生活節奏將馬上發生變化,如果不加以調整,開學後,會引起孩子強烈地不適應,最好的辦法是從現在開始遵從與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按照平日上學的時間起牀、睡覺、學習、運動,有規律地作息,這樣會更快地幫助孩子進入上學的作息。
(2)跟孩子一起“回顧假期、計劃新學期”
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電影”式地回放一遍,對照假期計劃,看看哪些已經完成,哪些尚未完成,最重要的是作業的完成情況,通過“覆盤”的形式,及時查缺補漏,分享收穫和遺憾,並及時總結經驗或分析原因。同時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如何為新的學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和計劃,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這樣的目標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否則不僅不會起作用,反而給孩子增加更大的心理壓力。
(3)鼓勵孩子提前聯繫老師和同學
鼓勵孩子提前聯繫同學和老師,互相分享見聞和假期“新鮮事”,相互關心,相互表達彼此的想念和對新學期的期待,也可以把自己面臨的問題、壓力與朋友交流,或許他也正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朋友也感到困惑,可以和老師及家長談一談,他人的引導可以幫助孩子及時走出“情緒陷阱”。積極主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對孩子的學習及生活的積極支持。
(4)配合學校開展新學期準備工作
一些學校通常會在正式開學前,開展學生體檢、心理調查、家長會等方面工作,家長應積極參與到學校的開學準備工作中,家校聯手共同致力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同時與孩子一起購置新學期學習必需品,比如:新書包、新文具盒,用儀式感提醒孩子要開學了,增強孩子投入新學期的自覺性。
(5)耐心傾聽,當孩子的“心理醫生”
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當孩子面臨“開學綜合徵”,向家長進行傾訴時,家長應坐下來與孩子進行耐心的溝通,允許孩子表達出內心的情緒和壓力,對孩子表達傾聽和理解。如果家長採用責備、命令、説教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接收到的也更多是家長不接納的信號,可能還會引發親子衝突,甚至導致孩子出現極端行為。
(6)保持自身良好的情緒,避免將焦慮傳遞給孩子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孩子還沒有急,自己先急了,結果可能一拍兩散,引發衝突。所以,在與孩子溝通時,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同時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情緒有所覺察,避免將焦慮傳遞給孩子。
(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