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北碩博生,也難逃「內卷」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經典

*來源:青塔(ID:cingta-com)

萬物皆可卷,一夜之間,“內卷”這個詞遍地開花。

但沒有什麼東西是平地起波瀾毫無預兆的,水面總有漣漪。在內卷這個生動且形象的詞出現前,高等教育領域的“內卷”是:隨着教育擴招,原本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現在需要碩博學歷才能勉強搶到“入場券”。

大學擴招:高學歷正成為“標配”

1998年,中央採納經濟學家湯敏的建議,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為目標的擴招計劃轟轟烈烈地展開。

次年,中國普通高校招生人數增加51.32萬人,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

擴招推動了我國高層次人才規模的擴大,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大學的大門越開越廣,傳統的高學歷正在逐漸成為“標配”。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42.42萬人,在學碩士生243.95萬人。

高校擴招的20餘年,也是學歷貶值的20年,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學歷泡沫。

學歷貶值:呈指數增長的“內卷”速度

上個世紀,考上大學意味着能當“幹部”,吃“城鎮糧”,一個大學生甚至能帶動整個家族實現鯉魚躍龍門的階級跨越;而現在,博士學歷才勉強擁有留校的資格。

隨着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模達到10萬人,留校門檻還在繼續提高,海歸博士和本土博士被區分對待,篩選標準甚至能嚴格到“學歷查三代”,本科不是重點大學即與高校無緣。

是時代發展,社會對學歷的要求提高了嗎?未必。

每年都有大批量畢業生流向市場,而社會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卻遠遠跟不上實際需要,再加上未就業的往屆畢業生,僧多粥少,競爭激烈。

自1999年第一次擴招至今,擴招的腳步一直不曾停下。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透露,2020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預計同比增加18.9萬。

僅2020年這一年的擴招漲幅,就達到了之前5年的總和。可以預見,當這批人進入就業市場,本科生在求職市場中的競爭力將蕩然無存。

博士扎堆想進高校卻沒有坑位,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與碩士生爭搶工作崗位,而碩士生競爭不過博士生,只能選擇和本科生爭奪工作崗位。

以前,博士擔任高中教師是大新聞,現在博士入職小學已是平常事,直到前不久,杭州街道錄取的全部都是清北的碩博士,才再一次引發高層次人才“出圈”職業選擇的輿論討論。

內卷時代:不斷自我鞭打的旋轉陀螺

擴招導致的學歷貶值,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抱着“讀了總比不讀的強,研究生更好找工作”的想法,投身到考研大軍中,儘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科研並無興趣,只把學歷當好就業的跳板。

考研的焦慮甚至蔓延到了大一新生上,入學就開始着手考研的大有人在:“大一能進實驗室嗎?”“本科需要發論文嗎?”……

圖|現在的新生,比學長學姐更早感受到內卷的焦慮。

已經成功上岸的青年教師同樣面臨着巨大的競爭壓力:非升即走、評職稱大戰、申請科研基金……

曾經一篇CNS可以參評副教授,現在需要手攥更多論文才能保證不被出局。有青椒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內卷經歷:為了評職稱,把一篇好論文拆成了八篇水文。

作者在文中這樣自訴:“一開始大家都在認真做科研,認真寫文章,雖然文章數量少,但是質量高。後來,有人發現做短平快的工作,灌一些水文章可以對其他人形成數量碾壓,從而在評職稱時佔據極大優勢。於是剩下的人也被迫參與灌水以求在文章數量上不落人後。最後人手一把水文,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都沒賺到便宜。”

在職位數量一定的情況下,爭取職位的競爭對社會而言是一個零和博弈。所有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卻沒能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這就是內卷。

高等教育領域的內卷,是一場消耗精力的死循環。

不允許退出,不允許失敗

高強度的競爭使人精疲力盡,越來越多人對此感到疲倦和困惑: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連最基本的期望都沒有達到?

知識改變命運,一直以來,教育都肩負着“命運上升”的重要使命。高學歷卻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體面工作和高價薪酬,在某種社會層面上就被定義成了loser,揹負着強大的道德壓力。

所有人都擠在一個賽道上,壓力逼迫着你要往上走,不允許你往下落,不被允許退出的內卷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了不斷自我鞭打的、停不下來的旋轉陀螺。

經過激烈的競爭拼殺,收穫的卻是一場空,而身處於內卷的環境之中,明知道競爭無用,還是要競爭,這才是最讓人感到絕望的。

一邊是社會用工荒,一邊是大學生就業難,學歷成了屠龍之技,無處發揮,卻又必不可少。

對未來的迷茫、對當下的困惑,讓不少大學生主動“內卷”:只顧着着超車,卻沒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到底在哪裏,比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競爭過別人。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019年公佈的“高校教學質量與學生髮展監測”調查數據顯示,本科院校中將近42%在校生對於未來沒有清晰的生涯規劃。

面對內卷,除了“被卷”,更重要的是想明白: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賽道終點的獎品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

如果註定要被“內卷”裹挾着往前走,至少不要温馴走向那良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塔”。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