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説,考上大學是他們改變命運最簡單、最直接有效的一種方式。為此,很多父母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尤其是那些在學習方面有着很高天賦的孩子,父母往往會對他們採取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可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
河南有這樣一個女孩,她4歲時學完了小學的所有課程,10歲時就已經像高中畢業生一樣掌握了中小學所有的知識點並參加了高考,以352分的成績成功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被大家稱之為“女神童”,她就是——張易文。
張易文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年輕時也是一位神童,8歲完成了中小學所有課程,大學考上了北大,5年後碩博畢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張父,對中小學各科的知識點非常熟悉,再加上他對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並不認同,於是他決定自己教育女兒學習,讓女兒擺脱學校裏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
好在張易文非常聰明,理解能力也特別強,在爸爸的培養下,她4歲就學完了小學所有的課程。不過這距離張父心中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張父想讓她10歲考上大學,15歲考上研究生,20歲博士畢業。
9歲時,張易文參加了第一次高考,那次她只考了172分,成績非常不理想,但對於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來説已經非常令人震驚了。
經過一年的備戰,張易文在10歲時,再次參加高考,並取得了352分的成績,成功進入了一所大專院校讀書。
當張易文的事情被報道後,她被大家稱之為“神童”,而父母也非常以她為傲。
張易文進入大學校園之後,卻呈現出了與周圍同學格格不入的局面。因為在她周圍都是十八九歲的成年學生,而她還只是個孩子,不僅與同學們沒有共同語言,在生活上也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在這種情況下,張易文內心倍感孤獨,且越加孤僻。
雖然張易文的父親將她培養成為了一名“神童”,在其他孩子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已經進入了大學校園。但是對比按常規學習正常考入大學的孩子來説,張易文的狀況卻讓很多人“失望”了。
雖説在我們生活中,確實存在着一些神童和天才,甚至有些大學還專門開設了少年班,但是在孩子本該享受童年的年紀,過早地去承受過多壓力,反而會讓孩子因各種不適應而變得孤僻,甚至是自我否定。
張易文的經歷確實很讓人羨慕,但同時也讓人感到同情以及對張父教育的質疑。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願望,在很多父母眼裏,無論孩子處在哪個年齡階段,只要孩子足夠突出,他們就會不斷地讓孩子向上奮進。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可有些父母卻過於急功近利了。
有些孩子天賦好、智商高,父母就會讓他們跳級。可沒有經歷過循序漸進的學校教育,讓孩子脱離了和其他同齡人共同成長的學習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發育是非常不利的。即使孩子進入了大學,他們也會在家長以及學校,甚至是媒體的大肆追捧下,產生心理扭曲或逆反心理。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少年天才在進入大學後卻因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而無法融入到大學集體的生活中去。
傷仲永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仍有很多家長寧願犧牲孩子正常的成長過程,也要對孩子進行“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抹殺了孩子該有的童真與快樂。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錯,但不該為了自己的虛榮心,盲目地對孩子進行“揠苗助長”的教育,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你們贊同“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嗎?對於神童進入大學後的狀態,你們有何感想?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