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 怎樣才能讓學校、企業“動真格”

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 怎樣才能讓學校、企業“動真格”

  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 怎樣才能讓學校、企業“動真格”

  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能夠階段性地滿足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在這種以工程實踐為基礎的聯合培養生態下,研究生也很快具有了推進項目的實戰能力。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劉慶經常會講一個故事,他管它叫“王民之問”。

  王民是江蘇徐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在工程機械行業,徐工集團排名全球前三。王民曾問劉慶:大學培養的高層次人才,為什麼不願意來一線企業工作,而是扎堆去學校?原來,王民曾被邀請去一所地方院校講座,這所高校裏有近千名博士。當時,徐工集團的博士才不到40個。

  劉慶想,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有些大學的工科專業,並沒有把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當成主要任務。學生不想也無法勝任一線的工作。

  現在,劉慶所在的長三角國創中心正在探索一條解決之道。他們推進科教協同和產教融合,與高校院所共同實施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

  “我們希望能給國內研究生培養模式帶來一些變化。”劉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為高校和企業搭起一座橋樑

  長三角國創中心由科技部批准、滬蘇浙皖合作共建,依託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江蘇產研院)等實體機構,按照“一個團隊、一套機制、一體化管理”方式運行。

  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助理、江蘇省產研院副院長郜軍向記者回憶道,之前江蘇產研院新建了一批專業的研究院所,研究院所需要和國內大學及科研機構加強聯繫、交流合作。後來,企業也提出了他們的需求——希望高校幫助解決他們在實踐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和人才需求。面對這種現狀,長三角國創中心想要為高校和企業搭建起一座“橋樑”。

  “為產業提供技術創新支持和技術服務本身也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郜軍説,他們把產業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長三角國創中心的一項重要任務持續推進。

  2019年,江蘇產研院在江蘇省教育廳的支持下啓動了與國內高校開展產教融合聯合培養集萃研究生工作。截至2021年底,長三角國創中心已與國內61家知名高校開啓全面合作,長三角國創中心體系內89家專業研究所、企業聯創中心與高校院所開展了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近3年共聯合培養集萃研究生3000餘名。

  以江蘇產研院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凝練而成的“新型研發機構科教融合培養產業創新人才”任務入選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2021年度全面創新改革任務清單。

  校企聯合培養不止是要滿足長三角國創中心的發展需要,劉慶告訴記者,這也是對高校的一種“賦能”。研究生招生名額逐年增長,但高校未必有足夠多的設施、課題可以提供;而且高校教師大多在畢業時直接留在校園,鮮有實際產業工作經歷,很難知道產業界的實際問題。

  劉慶曾是高校的副校長,他了解高校的這一短板。校內校外“雙導師”、理論實踐“雙平台”,或許可以為新工科研究生培養踏出一條新路。

  把產業真需求凝練為研究課題

  江蘇超力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力電器)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微電機行業龍頭企業。2020年,該企業與長三角國創中心合作成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成為長三角國創中心體系內的聯創企業。近2年來,超力電器與吉林大學啓動了多項產學研合作計劃。該企業的技術研究院院長郭中陽博士,也成為了集萃研究生的產業導師。

  “對企業來説,研究生能夠階段性地滿足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在這種以工程實踐為基礎的聯合培養生態下,研究生也很快具有了推進項目的實戰能力。”郭中陽説,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學生們變得更自信了,對於研發工作規範流程有了更切實的感悟。

  長三角國創中心給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每年提供3萬元的獎學金,企業會也提供相應資助,最重要的是,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實戰研發平台。

  學生不是為企業打工的,他們也帶着自己的課題而來。企業為集萃研究生搭建了尖端技術開發實驗室。在滿足企業工程需求之外,學生可以針對工程問題進行理論與應用技術的提升凝練,產出更多富有創新性的高精尖成果。

  “在公司的這段時間,我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和理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王尹琛是吉林大學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2021年5月到超力電器開展博士課題研發實踐。

  作為產業導師,郭中陽也要拿出額外的時間指導學生。他覺得,這份辛苦能給企業帶來價值——提高創新驅動力,也提高企業在業界的學術聲譽。“企業要開闊眼界,不要認為產學研合作就是扔錢,好的合作可以產出意想不到的成果。”郭中陽説。

  劉慶分析,校企聯合培養不能“空對空”,確定研究課題是融合的重要一步。不能只是派學生去企業轉一圈就完事,要把產業真需求、技術真難題凝練定義為研究生培養課題,堅持“項目制”培養方式為主要特點推進研究生聯合培養。“我們會在企業和高校之間搭橋。向企業徵集需求,幫企業把需求上升到課題高度,再幫企業和相關高校對接。”劉慶説。

  在集萃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摸索過程中,劉慶遇到過許多知音,也就是那些認同他們理念的領導和教師。劉慶坦言,有些高校將研究生名額當成一種要項目、要經費的資源,抱着這種心態進行聯合培養,是沒有意義的。

  讓各方主體看到聯合培養的必要性

  郜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9年啓動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至今,3年間有困難也有曲折。產學研用,校企院所,各方立場不同,利益點不同,要整合起來並不容易。“一開始可以説是兩頭都‘冷’。高校‘冷’,企業也‘冷’,就我們這個橋樑比較‘熱’。”郜軍説,高校有顧慮,擔心人才培養的質量,擔心新模式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衝擊;而部分企業也沒認識到聯合培養對自身的作用,覺得就是一個形式。

  “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各方主體認識這件事的意義。讓他們看到聯合培養的必要性和現實可操作性,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郜軍説。在政策引導上,長三角國創中心做了許多努力。2019年,他們制訂了《集萃研究生聯合培養管理服務辦法》,2021年又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明確培養流程及各方職責,設立集萃研究生獎學金;配備校外輔導員,做好集萃研究生在聯培期間的人身安全等保障措施;探索支持校企院所聯合創新項目;提出了覆蓋集萃研究生、聯培單位、高校導師、高校對接人等的引導激勵機制。

  教育部也已指出,要加強和改進工程教育。劉慶建議,對專業碩士的評價,應更加重視解決產業課題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單看論文產出;高校工科教師,也應多一些工程實踐的經驗。“不能重文章、輕實戰,我們的產業升級需要卓越工程師人才。”劉慶強調。

  郜軍期待,未來在研究生聯合培養經驗的積累上,可以建設一所長三角產業技術創新大學,提升聯合培養的規模和質量。

  江蘇省教育廳已向省屬高校下發“產教融合”研究生專項支持計劃,推動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省屬高校將集萃研究生納入2022年招生計劃、單列指標。“我們也希望能有更高層次的政策支持,和更多高校合作培養產業創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先行先試’。”郜軍表示。

(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66 字。

轉載請註明: 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 怎樣才能讓學校、企業“動真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