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9月26日,《為你而生——劉永坦傳》新書發佈會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科研工作者,能夠把一個知識分子的理想付諸現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用我們的故事來激勵廣大學子樹立堅定的報國信念,把國家需要作為幹事創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領域創造更多利國利民的重器、利器!”發佈會現場,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通過音頻發表感言。
新書透過劉永坦的人生經歷和科研貢獻,展現了一位知識分子的拳拳愛國之心和科技報國之志。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推動國家對海探測領域前瞻佈局,劉永坦紮根黑龍江60餘載,40年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帶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雷達鐵軍”。
別的國家已在研製,中國決不能落下
1981年秋天,45歲的劉永坦結束在英國的進修,起程回國。在外學習期間,他對雷達有了全新認識。此刻,他的心中萌生出一個宏願——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
新體制雷達有多重要?“雷達相當於人的眼睛,你能看多遠才能説保護你的海岸線和海域有多遠。”劉永坦介紹,我國海洋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九,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麪積,但當時能有效監測的範圍不到20%,“大部分看不到、管轄不到,別人進入我們的海域,比如到島礁捕魚、勘探石油、建立鑽井平台等,或者敵方目標進來,我們都不知道。”
研製新體制雷達有多難?一是高頻波段的散射和傳播特性與微波波段截然不同,目標探測面臨的外部電磁環境遠比微波雷達複雜,現有常規雷達理論與技術無法適用。二是國際上處於探索起步階段,國內技術完全空白,沒有任何理論和技術可供借鑑。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曾對此進行過突擊性會戰攻關,但由於難度太大、國外實行技術封鎖等原因,最終未能成功。
研究這項技術,對劉永坦個人和科研團隊來説,風險極大,很有可能幾十年下來沒有任何成果,也可能一輩子默默無聞。“別的國家已經在研製,中國決不能落下,這就是我要做的事。”劉永坦內心篤定。
堅定的信念源於童年的苦難記憶。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蒼生蒙難,家國難安。1936年,劉永坦出生於南京一個書香門第。出生不到一年,就隨家人開始10餘年的逃難生涯,“那種苦深深印在腦袋裏”。取名“永坦”不僅是家人對他平安順遂最好的祝願,而且是對國家命運最深的企盼。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在昏暗的菜油燈下,母親用慈祥的聲音誦讀詩詞,父親常常告訴他“科學可以救國,可以振興中華”。這讓劉永坦對國家興亡感受深刻,也讓他將“家國”二字融入血液之中。
為了迅速形成我國新體制雷達發展的整體方案,劉永坦帶領團隊,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熬出了一份20餘萬字的對海探測報告。“這20餘萬字可不是用打印機打出來的,而是團隊成員一筆一畫手寫出來的。光寫廢的紙摞一起就得有半米多高。”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楊強説。
新體制雷達涉及信號發射、接收、信息提取等各個環節,每一處劉永坦都要求大家必須實現理論技術的創新,在實踐中獲得檢驗。所以,團隊成員們都稱這項研究是“打鐵”的活,反覆錘鍊成千上萬次才可以通過。
憑着這股勁頭,劉永坦帶着團隊從零起步,系統突破基礎理論問題,創建了新體制探測理論體系,實現了海防預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創新。
科學研究要真正為國家所用
九月的山東威海,海風拂面,海邊排列整齊的天線陣,是我國對海新體制雷達的主要結構,它可以遠距離探測海上目標的位置和方向。
從理論突破到實際應用,劉永坦和他的科研團隊用了22年。“科研成果不為國家所用,就像一把沒有開刃的寶劍,好看卻不中用,這對國家來説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和損失。”他常和團隊成員這樣説。
1989年,劉永坦帶領科研團隊在山東威海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在設備調試初期,發射機、接收機等模擬信號系統雜散干擾太多、背景噪聲過大、設備工作不穩定,問題需要一個個去解決。控制、跟蹤系統和信號處理系統時常死機,需要耐心調試。要從幾十萬行的大型控制程序中找出問題的癥結,工作量巨大。試驗中的運行狀況決定項目能否順利轉入下一階段的研製。劉老師帶着我們工作起來經常顧不上吃飯,餓了,吃口麪包,困了,在實驗室板凳拼成的牀上睡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電子所所長於長軍難忘一起戰鬥的歲月。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0年4月3日,當新體制雷達技術終於使目標出現在屏幕上時,團隊所有成員激動得淚流滿面。“我們決定出去吃頓好的,慶祝一下,當時雷達站周圍特別荒涼,大家步行了近一個小時,才找到一家小飯館。”於長軍説。
因在“新體制雷達與系統試驗”中取得的重大突破,1991年劉永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
獲獎後的劉永坦並沒有“見好就收”,他有更大的目標:讓新體制雷達走出實驗室,應用於海洋,成為國家海防重器。隨後10餘年裏,劉永坦帶領團隊從實驗場轉戰到應用場,開始了更為艱辛的探索。設計——試驗——失敗——總結——調整——再試驗……歷經上千次實驗和多次重大改進,他們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
2011年,我國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研製成功,與國際最先進的同類雷達相比,系統規模更小、作用距離更遠、精度更高、造價更低,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標誌着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成為極少數掌握遠距離實裝雷達研製技術的國家之一。
榮譽屬於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熟悉劉永坦院士的人都瞭解,他為人低調,把榮譽看得極淡:“我頭上的光環都是黨、國家和人民給的,取得的成績都是學校和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獲得的榮譽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無論獲得什麼榮譽和頭銜,劉永坦最看重的還是“教師”這一身份。從教60餘年,他一直致力於電子工程領域的教學工作,在新體制雷達攻關工作最繁忙的時期,仍然給本科生和研究生講課。
劉永坦重視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我們團隊的特點就是不服輸,絕不向外面的封鎖低頭,不怕別人卡我們脖子,往前走,自主創新。”談及團隊,他一臉驕傲。
“對科學研究負責,對國家使命負責,讓團隊始終在高壓中倒逼學習、險中生智。用劉永坦先生的話講,‘一定要把實驗室裏的成果變成真正的應用’。這也成為哈工大很多科研團隊的共同追求。”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李楊説。
在劉永坦的凝聚和引領下,科研團隊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幾十人,成為新體制雷達領域老中青齊全的人才梯隊,建立起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新的“雷達鐵軍”。
2020年8月3日,他把2018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學校人才培養。“我們這個歲數,所求不多。事業需要接班人,未來還得靠年輕人。”劉永坦説。
面向國家未來遠海戰略需求,耄耋之年的劉永坦依然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繼續帶領團隊規劃實施對海遠程探測體系化研究,逐步開展分佈式、小型化等前瞻技術的自主創新。“‘向海而興、背海而衰’。歷史一再警示我們,沒有強大的海防,就沒有穩固的國家安全。核心技術買不來、求不來,必須靠我們的智慧和奮鬥拼出來、幹出來!黨和人民的需要是最強大的動力,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一定要幹好。”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9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