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留言。
感謝大家閲讀這篇文章,你有什麼疑惑可以關注哦,我們在線交流!
我看到大家説的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大人物,縱然他們的事蹟很讓人感動,但是最令我感動的並不是這些名聲昭著的人物,歷史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徐州會戰中的一位無名少年,那個時候他才16歲,他為了抵擋日軍侵略他身後的家園、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他主動把自己綁在了機槍上,誓與日本人共存亡!
徐州會戰的爆發與台兒莊戰役
原本日本人的侵華活動是打算一步步推進的,他們在消化完東北後,出兵佔領了華北,當時他們還想像東北一樣默默地吸收轉化華北的資源,然後積蓄下一步侵華的力量。
不過因為西安事變的爆發,導致蔣介石決定全力抗日,所以他在上海進攻了日本的海軍陸戰隊,以上海為中心爆發了淞滬會戰。
因為上海的北面還有着許多中國軍隊的阻攔,所以他們並不能從地面進攻到上海,他們選擇海路運了20多萬士兵到上海,與國軍70萬軍隊爆發了戰鬥。這一場會戰因為武器差距巨大、國軍訓練也遠差於日軍的原因,所以當時遭遇了慘敗,在經過三個月的靡戰之後,國軍付出了30多萬人的傷亡換取了日軍4萬人的傷亡。在國軍從上海撤退之後,日本進逼了南京,然後就出現了代表着我們永遠恥辱的南京大屠殺,佔領了南京之後,這支日本隊伍就沿着江蘇向北進逼往了徐州
而北方的日本軍隊,在山東大軍閥韓復渠負氣帶兵撤出山東後,在沒有阻擋的情況下,一路勢如破竹地佔領了山東,然後從山東向南與從南京向北的日軍一起兩面夾擊起了江蘇徐州地帶,然後就爆發了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的總指揮是第五戰區總司令李宗仁,在這場會戰中最為出色的一場戰鬥是台兒莊戰役,因為之前的屢戰屢敗導致了國人抗日情緒普遍低下,所以台兒莊戰役所帶來的戰果是非常激奮國人抗日情緒的。
“被”捆綁在機槍上的少年
當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台兒莊戰役的時候,在另一處與日軍戰鬥的高地上,卻出現了一副悲壯的場景。為了阻擋日軍的侵略,國軍在這處高地上駐紮了不少部隊,因為火炮的稀缺,所以在這處高地上重機槍已經是最高檔的武器了。雖然軍隊們誓死地抵抗着日本軍隊的衝鋒,但是日本人在火炮的協助以及他們本身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下,他們不久便佔領下了這處高地。
他們清掃戰場的時候,他們看到了在一挺重機槍上,赫然用鐵鏈捆綁着一名少年。在鐵鏈的捆綁下,這名少年不能脱離重機槍的範圍,所以在他最後死亡的那一刻,他都沒能離開這挺機槍半步。日本人當時看到這名少年非常驚奇,因為他們聯想到了自己的所作所為。
在日本的軍隊中,強制逼迫士兵去送死是很常見的,所以他們在看到這部場景的時候,就覺得肯定是國軍將領為了防止這名少年怕死脱逃,才用鐵鏈把他綁在機槍上的,所以他們就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好新聞。
他們找來了照相機,給少年拍了幾張照片,想把這個少年的照片發到報紙上,把他們眼中認為國軍強迫年輕人、用鐵鏈逼迫年輕人蔘與戰鬥的事情公佈出去,好打擊到我們的士氣以及提升他們的士氣。
自縛在機槍上的少年
但是最後這個決定卻被他們放棄了,原因是他們通過詢問戰場上被俘虜的一些士兵,得知了少年“被”捆綁的真相,在俘虜士兵們的描述下,日本人才知道在這名少年身上發生了什麼。這名少年是在開戰前不久加入軍隊中的,他的家就在這處高地後面不遠,當初他之所以加入軍隊,就是因為得知了日本的軍隊要來,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受到日本人的傷害,他才主動加入了軍隊中。
原本機槍手並不是他,不過在原本的機槍手被日本的子彈打死之後,他主動要求操作了這挺重機槍。
這名少年的訓練時間並不長,他的身形也比較瘦弱,在重機槍的強大後坐力下,他很難掌控這挺重機槍。所以他就讓人找來了鐵鏈,把自己捆在了重機槍上,打算將自己的生命與這挺重機槍共存亡。
他沒想過要逃,因為他知道如果這次戰鬥失敗,被日本人佔領下山地的話,那自己身後的家人也跑不了,如果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倖免於難的話,那自己苟且偷生地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於是才16歲、沒有享受過生活美好、也沒見過太大世面的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一切都是為了守護自己身後的家人、家園。在瞭解到情況之後,日本人放棄了他們的決定,因為他們是崇尚勇者的,如果少年是真的被逼迫的話,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借這個事情好好炒作一番。
但是瞭解事情真相的日本人,無不當場被這名少年的英勇給折服了,所以他們沉默了下來,在全場所有死亡的國軍戰士中,唯獨給這名少年下了葬。
他們給予了這名少年尊重,就如同在張自忠將軍犧牲後,他們厚葬張自忠將軍的行為一樣,那是一種不分陣營,源自於內心對勇者的敬重。
當初在看到這則歷史信息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震撼的,或許這名少年不曾身居高位、也不曾統兵百萬與敵對陣,但是他那種質樸而又強烈的抗敵精神卻是最為我所感動的,那時我的眼眶濕紅、頭皮發麻,心中沒有太多的情感,只有對那段殘酷歷史無言的感動、只有對那些為國捐軀先輩深沉的敬佩。
所以説這名抗日戰爭中的少年是最能讓我感動的,還有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為國家、為抗擊外辱而犧牲性命的抗日先輩,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他們雖渺小,但卻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