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起敵後游擊戰,估計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了,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裏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景象。拋開中國戰場不説,法國有抵抗組織,南斯拉夫有鐵托游擊隊,蘇聯也有大把大把的游擊隊,意大利的游擊隊乾脆絞死了墨索里尼。可以説,敵後遊擊作戰是反法西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之前説的那幾個,也可以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遊擊作戰的成功案例。
但是有成功案例,自然也有失敗案例。比如説波蘭國內軍(國內翻譯也稱國家軍),原本波蘭國內軍在波蘭淪陷後,也是迅速發展壯大,一度讓德軍防不勝防,有力無處使。但最後人數多達數十萬的波蘭國內軍卻在勝利的前夜失敗,被德軍打的土崩瓦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波蘭國內軍
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得先説説所謂的波蘭國內軍是怎樣的存在,其又是如何創立和壯大的。
不同於歐洲許多地區的抵抗組織在早期處於一種無序狀態,比如説法國的抵抗組織在早期就十分零散,蘇聯早期的敵後游擊戰也是由潰散的蘇軍部隊轉變而來,所以在具體的組織形式上,這些抵抗組織就變得非常瑣碎和混亂,其抵抗活動也變得零散和不成章法。而波蘭的地下抵抗組織則不同,其是有非常成熟的組織體系,並且其抵抗活動也顯得非常系統化。
當然,波蘭能做到這一點的原因也很簡單,在波蘭戰役時,波蘭軍隊的潰敗速度實在太快,許多波蘭正規部隊尚未開赴前線,前線已經被德軍突破,而面對德軍的高速挺進,這些正在集結的後續部隊也面臨在運動中就被德軍裝甲部隊擊敗的危險。而波蘭統帥部在這種情況下就命令許多部隊就地化整為零,潛藏在民間之中,其武器裝備和倉庫中的物資也被秘密掩埋,留待日後為地下抵抗活動做出貢獻。
這一命令無疑是十分正確的,為後來的波蘭抵抗運動保留了有生力量和必備的物資。而在華沙即將陷落之時,華沙城內誕生了最初的波蘭地下抵抗組織,也就是著名的"波蘭勝利服務組織",該組織的目的最初是阻礙和破壞德國在華沙區域的統治,後開始擴大活動範圍,聯合各地的抵抗組織。不過,該組織和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較為惡劣,在許多事情上存在有嚴重的分歧。好在有波蘭流亡政府的總司令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調解,才沒有出現大問題。
考慮到這種分歧不利於團結國內力量和進行地下抵抗活動,波蘭國內的"波蘭勝利服務組織"做出了改組,也就出現了後來波蘭國內軍的前身,"武裝鬥爭同盟"。該組織有效的團結了波蘭內部的各類抵抗組織,並且大大緩解了和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其內部還成立了"主要政治委員會"和"政治委員會",前者用來團結了波蘭國內各黨派力量,後者則用來將波蘭國內的地下抵抗活動正規化。
這可以説是波蘭國內的地下抵抗活動的一個里程碑,因為它有效的將波蘭國內的抵抗組織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德軍難以企及的力量,它隱藏在村鎮山林之中,並隨着自身的壯大開始進入到城市之中。不僅在城市裏有了波蘭抵抗組織的地下政府,還建立了立法議會、行政機構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波蘭流亡政府在波蘭境內的管理能力,形成了所謂的"波蘭地下國"。可以説,在當時的波蘭出現了非常奇特的景象——"白天屬於德國,夜晚屬於波蘭"。
而作為波蘭國內地下抵抗活動和"波蘭地下國"的武力倚靠,"武裝鬥爭同盟"也相應的做出了改組,成為了後世最為知名的"波蘭國內軍"。這支武裝力量歷經多年和德軍的作戰之後,已經快速成長為了在波蘭全境擁有超過五十萬兵力的強大武裝力量。武器裝備方面也較為精良,不僅有數量充足、性能可靠的輕武器,還可以自行生產彈藥,並且擁有一批重型火炮,甚至包括有從德軍手中繳獲的坦克和裝甲車。如果單以具體的作戰能力來算,1944年之前的波蘭國內軍是歐洲最強的地下抵抗組織。
二、國內軍的失敗
然而,這個局面在1944年徹底被改寫,原本頗有前途的波蘭國內軍也幾乎全滅。
原因就在於1944年8月1日的華沙起義,這次起義完全是遵從於波蘭流亡政府的命令,其目的是在蘇軍部隊進入華沙之前,依靠波蘭自己的力量解放華沙。當時的波蘭流亡政府認為,如果波蘭依靠蘇軍的力量獲得解放,則波蘭必然要受制於蘇聯,這一點顯然是非常不利的。而波蘭流亡政府考慮到德軍此時因戰事不利而忙於收縮兵力,也認為在華沙發動起義,獨立解放華沙是完全可行的,尤其是在獲得了英美兩國保證提供援助之後,波蘭流亡政府決定放手一搏,命令波蘭國內軍籌劃在華沙發動起義。
但這一命令實際和波蘭國內軍的戰略計劃完全相左,波蘭國內軍自己有一個"風暴行動",其目的是在德軍從波蘭抽調大量駐軍前往蘇德戰爭前線後,利用自身的優勢展開游擊戰,將德軍的後方變成一個泥潭,不計代價的破壞道路。尤其是在靠近蘇軍的東部地區發動大規模起義,並且在蘇波舊國境線一帶至維斯瓦河之間對德軍展開襲擊,破壞德軍的後勤補給。最後才是在波蘭全境發動起義,配合蘇軍將德軍從波蘭境內趕出去。
該行動在1944年1月2日展開,對蘇軍的反攻起到了關鍵作用,可以説在波蘭流亡政府下達起義命令前,"風暴行動"的前景是非常完美的,尤其是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都逼近維斯瓦河的時候,解放華沙完全可以依靠配合蘇軍達成,貿然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放華沙,實在是前途渺茫。不過,波蘭國內軍當時還是遵從了這個命令,用波蘭國內軍司令塔德烏什·科莫羅夫斯基的話來説,就是"波蘭國內軍必須有所作為"。
故此,波蘭國內軍開始謀劃獨立解放華沙,而他們的起義計劃的假定條件也很奇怪,其假定條件是德軍很快就會因為戰事不利而撤離華沙,而波蘭國內軍只需要抵抗德軍很少一段時間就可以了。波蘭流亡政府和波蘭國內軍都很樂觀的認為,他們的起義會導致德軍的前線快速崩潰,德軍也無心在華沙和他們糾纏,至多兩三天,德軍就會從華沙逃走。最不濟,蘇軍的鋼鐵洪流也會幫他們解決不少問題,而他們只需要在蘇軍進入華沙前宣佈波蘭流亡政府恢復在波蘭的行政權力就行。
於是乎,在這麼樂觀的態度下,波蘭國內軍的起義工作只能用幼稚和低劣來形容,他們不僅沒有做出細緻的準備,沒有準備足夠的武器彈藥和食物,甚至沒有破壞或控制維斯瓦河上重要的橋樑,通往波蘭西部的鐵路也沒有被破壞。原因是他們認為戰鬥會很快結束,不需要做出太多的準備工作,而且如果破壞了道路和橋樑,會讓德軍因為無法離開而做困獸之鬥。因此他們希望保留橋樑和道路,讓德軍能夠儘快離開華沙,最好直線返回德國,從此離開波蘭的國土。
而到了1944年7月21日,波蘭國內軍聽説德國內部發生動亂,連希特勒都被刺殺,頓時覺得機會到了,就在8月1日發動了起義,並且成功的控制了華沙城大部分區域。但是很不幸的,德軍並沒有選擇撤退,而是一面在維斯瓦河組織防禦抵抗蘇軍的進攻,一面不顧後勤壓力調集大軍圍攻華沙,發誓要擊敗華沙的起義者們。而波蘭國內軍期盼得到的英美援助遲遲不來,既沒有英國皇家空軍,也沒有美國空降兵的支援,英美欺騙了波蘭人。而唯一拼死試圖渡河支援的是蘇軍,可蘇軍也被德軍阻攔在維斯瓦河對岸,無力支援華沙城內的起義者。迫於局勢,波蘭國內軍只能在10月2日向德軍投降,華沙起義失敗。
結語
華沙起義的失敗,對於波蘭國內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們的此前建立的波蘭地下國就此毀於一旦,整個國內抵抗網絡也因為失去了指揮中樞而徹底崩潰。至此之後,波蘭國內軍的抵抗力度大幅度降低,未能在後續的戰事中做出什麼巨大的貢獻。這不得不説是一個非常讓人惋惜的結局,因為波蘭國內軍本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卻因為波蘭流亡政府的一紙命令而毀於一旦,多年努力也付諸東流,實在是讓人扼腕。
參考文獻:《不折之鷹》
《波蘭地下國》
《一個秘密國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