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也成為了重要的選拔條件,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達到了847萬人,本科生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吃香了,大專生想要尋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更加困難,所以大家就把目標放到了考研上面。
有不少的人以為考研只要初試過了就通過了,複試就沒有什麼難度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可以説初試刷掉一大批人,複試也要刷掉將近一半的人,考研就是這麼激烈,在複試的過程中,主要是考驗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甚至穿衣打扮都很重要,這並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細節上看待學生。
筆者的朋友有很多在考研,也有一些人考研好幾次,有一個朋友認真複習了一年,終於過了國家線,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分數,也被心儀的學校錄取,接下來就是面對複試的環節,他也十分的緊張,因為沒有怎麼工作過,所以在面試的過程中就有些緊張。
對很多人而言,考研的複試就像是面試一樣,要知道這是面對學院的各位導師,所以在儀表上一定要注意一些,他因為沒有參加工作,所以就沒有正裝,為了通過這次的面試,他也是問朋友借了一身很帥的西服,本以為這次穩了,沒想到卻出現了一個笑話。
在導師看來,這位同學的態度有問題,既然穿西裝還這麼邋遢,肯定生活是一個比較隨意的人,這樣的人做科研也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就直接把他刷了,他也是十分的崩潰,不知道西裝還有這麼多講究,確實有些心態崩了,好不容易等到這一次的機會,最終卻被刷了下來,感覺天塌了一樣。
複試導師更青睞這三類學生
一、性情好的學生是否沉得下心做事情,是否對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認知並正視自身缺陷,是否能把導師的指導用行動貫徹到位,對科研中枯燥的時間忍受力如何,在科研和與人交往中的心態是否積極、謙虛。
二、天賦好的學生如果要選擇實驗研究,動手能力是否足夠突出。如果選擇做理論研究,在某方面的感知是否高人一等。天賦出眾的學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青睞,要知道本科和研究生完全是兩回事,學習的難度也更大,如果學生的天福好,老師教學也是事半功倍。
過去已經有不錯的研究成果,最好是論文第一作者或專利第一完成人,能説明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經驗,可以減少培養時間,快速進入新課題的研究。這是比考試分數更重要的東西。
一、不懂裝懂、偽裝掩飾導致失分對於沒聽清或沒很好理解的較難問題,可以請求老師再説一遍,對於不懂的專業問題,要實事求是,既不要只是簡單地説一句“我不知道”就完事,更不要不懂裝懂、偽裝掩飾、誇誇其談、胡謅一通,那樣會給考官留下為人不誠實、不踏實、沒水平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