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甲是古代士兵作戰時的防護裝具,始於春秋戰國。史料記載,“鎧,猶鎧也。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相傳,甲是夏朝第七位杼發明。少康中興後,為了抵消東夷人擅長射箭的軍事優勢,杼便用獸皮製作甲,從而徹底擊敗東夷。圖為唐代十三鎧中的明光鎧。
商代武士,鎧甲多為皮甲或布甲。
西周武士,身着的“練甲”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在增加防禦的同時,亦可以保暖用。
戰國武士。春秋時,戰士還多使用牛皮甲、硬藤甲。戰國時,諸侯王們便開始為士兵大量裝備皮甲。此外,也使用青銅鎧甲。同時,由於冶鐵技術的出現,中國發明瞭炒鋼法,並出現了鐵製鎧甲。(西方於15世紀才發明炒鋼法)
趙國騎兵。趙武靈王師學草原民族,摒棄戰車、組建騎兵,並以騎兵對騎兵。十年後,趙國內吞中山,北收三胡,設北邊五郡,拓地數千裏,成為戰國後期唯一能與強秦一戰的諸侯國。
秦朝將軍復原圖,臨陣指揮着裝。秦朝時,鎧甲多以皮綿相結合,使鎧甲變得輕巧、靈活,更便於作戰。
秦代騎兵、步兵。秦國重裝步兵和鋭士則身着炒鋼法煉製的鎧甲作戰。
西漢騎兵。西漢士兵戎裝與秦代類似,且軍隊中無論尊卑均上身着禪衣,下身穿褲。
漢代將帥。西漢時,鐵製鎧甲開始大量裝備軍中。
魏晉武士。與兩漢武士相比,其鎧甲則多為胸背相連的鐵製筒袖鎧,為魚鱗甲片編織而成,戰袍長及膝下。
南北朝武士。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分裂時代,從鎧甲樣式而言,多融合了不同的民族服飾。
隋代武士。普遍使用兩檔鎧和明光鎧。其中兩襠鎧身甲更修長,可以保護小腹;明光鎧的腿裙則更長。
唐代武士。唐朝統一後,其對手已變為突厥、吐蕃、堅昆等少數民族。為了加強實戰性,唐代鎧甲開始向多樣化發展,但還是以鐵甲和皮甲為主。
唐代武士。根據《唐六典》記載,唐代鎧甲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
五代時期武士。五代時期,各路軍閥之間的混戰越演越烈。雖然鎧甲多沿襲唐末,但造價高昂的明光鎧已基本退出戰爭舞台。
宋代武士。因為產馬地多陷入西夏、遼朝以及隨後崛起的金朝手中,缺乏戰馬的宋人只能大力研發步兵防護鎧甲。於是,重量達到29kg的步人甲應運而生。但是,如果加上其他軍需物資,宋朝士兵的負重多超過40kg,所以時常不能全殲敵軍。
遼代武士。遼國靠吸收中原文化起家,所以鎧甲多仿照唐末五代、或宋代制式。
西夏武士。相比遼朝、宋朝,西夏武士則多身着短甲。以此看見,西夏的鎧甲製作水平比中原落後。
金代武士。早期的金朝鎧甲只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鎧甲很快完備起來,鎧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可以説,金朝士兵幾乎普遍着重甲,其重甲騎兵更是名噪一時,鐵浮圖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元代武士。蒙古主力全是騎兵,不僅組織嚴密、而且裝備精良,並配有火器。其中,甲冑製作水平尤為突出。內層用牛皮為襯,外表用銅鐵絲綴滿甲片,甲片連接如同魚鱗,即是強弓硬弩亦不能射穿。
明代武士。明代甲冑多為鋼鐵製造,技術十分先進。歷史發展到明代,中國古代的武官制度已經十分完備。所以,從軍戎服飾便可看出等級差別。
清代武士。清朝興起於寒冷的東北地區,故而多使用綿甲,不僅舒適,而且保暖。所以乍一看,綿甲很像北方人禦寒的軍大衣。製作方法是在堅厚的棉或絹上鑲嵌鐵片,並用銅釘固定。鎧甲製成後,再繪上圖案,顯得精美而華麗。隨着火器的發展,在中期以後清代鎧甲幾乎成了擺設。除了閲兵典禮上偶爾使用外,士卒作戰時普遍穿戎服或綿甲,根本不穿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