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他的門生曾經請教他如何能歷經風雨還屹立不倒,曹振鏞給出了他的答案——多磕頭,少説話。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1
作者:雲谷禪師
來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到了一定年齡,便要學會寡言。
《金剛經》説: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
正因如此,佛説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
而人一輩子,能學會説話,才是本事。
都知道,説話,是人的本能,但要如何説話,如何適可而止,如何閉嘴,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智慧。因為禍從口中來,言多必有失。
真正的聰明人知道,這四種話,一輩子都不會説!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2
不説怨話
《壇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若無塵,何需掛礙。
禪師有個老是抱怨的弟子。一天,禪師將鹽放入一杯水中,吩咐弟子喝一口。
弟子嘗後,皺眉道:“苦。”
禪師只笑不語,又帶着弟子來到湖邊,將同樣的鹽撒入湖中,讓弟子再嚐嚐。
弟子捧水嚐了嚐,“平平淡淡的,沒什麼味道。”
大師笑着對弟子説:“所有的痛苦和磨難,就如同這鹽,它的鹹淡就取決於放在哪裏。”
總是抱怨世界的人,不是因為這個世界糟糕,而是心有蒙塵,不見光芒。
怨話,是一種負面情緒。它會將人所有的熱情,消磨殆盡,也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
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事。而一個整天喜歡抱怨的人,生活也每每坎坷。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3
不説閒話
《周易》裏講: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有吉德的人,自知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講話;急躁之人,急於顯現,所以話説得多。
禍從口出,知道該説什麼,不該説什麼,才能躲避禍患。
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一次,他造了個大帳篷,能容納上千人,好不得意。
而賀若弼是隋朝有名的將領,為人口無遮攔。得知此事後,議論楊廣行事奢侈,不巧此事被楊廣得知,憤怒之下,賜死了賀若弼。
《增廣賢文》中説:喪家亡身,多言佔了八分。
流言蜚語,搬弄是非,輕易就能將人摧毀。
《論語》有云:“辭達而已矣。” 説話,點到為止,恰到好處即可,多説閒話,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4
不説狂話
《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曹操為什麼殺許攸?
官渡之戰時,許攸獻計助曹操出兵奇襲袁紹的糧草重地,最終使曹操贏得了這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
許攸為人狂妄,經此戰役後,常吹噓自己的功勞,還直呼曹操小明名“曹阿瞞”,曹操早已心生不滿。
一日,猛將許褚騎馬入東門,與許攸相遇,許攸張口就説:“你們要是沒我,能進得了這道門嗎!”
許褚聽後大怒:“我們武將出生入死,才冒險奪下這座城,有你什麼事!”説罷,就拔劍砍了許攸,提頭去見曹操。
曹操不滿許攸已久,得知此事,並沒有重罰許褚,只不痛不癢的責罰了許褚幾句,便將許攸厚葬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的聰明人,從來不會張揚。
不論才學、智識如何過人,都會知道夜郎自大,招來的只有災禍,唯有低調,路才能越走越遠!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5
不説氣話
《弟子規》:話説多,不如少。
人在氣頭上不自覺説出的話,事後想來多是後悔。
明成祖朱棣希望方孝儒能夠幫自己寫個新帝即位詔書,但是方孝孺不但不答應,反而直接破口大罵。
朱棣暗壓怒火,嚇唬方孝孺:“你難道就不怕誅九族嗎?”
誰曾想這方孝孺也是立馬接道:“便誅十族又能怎樣!”
朱棣聽聞此話,也橫下一條心,將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一共處死了873人。
俗話説:“寧吃過頭飯,不説過頭話。”
人因為貪吃,而吃超過自己飯量的食物,就會身體不適;人因為氣頭上的話,而禍從口出,就會傷人傷己。
也許,憤怒之中的脱口而出,不過是圖個痛快,但話已出口,早已覆水難收。即便是有口無心,也會傷人心。
平靜下來,別因憤怒,生分了感情;別因氣話,留下了遺憾。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聰明人,懂得閉嘴
曹振鏞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不倒,道光年間去世,皇帝還親自弔喪、賜諡號,可謂風光無限。
《金人銘》上説:“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人常説“兩年學説話,一生學閉嘴”,真正聰明的人,説話會很講究,他們知道應該如何説話:不説怨話、閒話、狂話、氣話,做人謹言慎行,深思熟慮,不惹禍,積福德!
儒道佛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3 字。

轉載請註明: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