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趣歷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兵馬俑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一説起兵馬俑,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就是聲勢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確,這一項能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歷史遺蹟,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只有兩個字,震撼。歷經兩千多年,也只有色彩剝落,整體結構依舊基本完好,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但是,這些兵馬俑的士兵將領,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都沒有頭盔。頭盔是戰場上為了保護自己的器具,為什麼他們都沒有呢?
1974年3月,秦始皇兵馬俑在陝西省臨潼縣得以重見天日,由於規模宏大、栩栩如生,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然而,一些考古專家提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兵馬俑中的士兵沒有一個人戴頭盔。
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衝在戰爭第一線的士兵和將領不戴頭盔?秦國能夠統一六國,為什麼連頭盔都不給士兵配備?
秦陵兵馬俑的一些士兵都是戴着一種小圓帽,據考古人員證實,這是一種麻布做的頭巾。軍官模樣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狀帽子。更多的士兵則把長髮盤在頭上。挽成一個個髮髻。但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秦軍一律不戴頭盔。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是軍費緊缺還是其他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原因就在於秦人本身就是個崇尚武力的民族。《史記》上説:秦,帶甲百萬。意思是有百萬身披盔甲的軍隊,這裏的甲也僅僅是指盔甲,但是卻不包括頭盔,不同的兵種穿的盔甲不同,基本上這些盔甲是皮質的。很簡潔,這些都是為了顯示出他們的這種尚武的精神。這種尚武的精神,從同時期的其他著作中也能感受得到。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記錄了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他説,秦人聽説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
當時一個著名的説客這樣描述戰場上的秦軍:他們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國的軍隊和秦軍相比,就像雞蛋碰石頭……他們左手提着人頭,右胳膊下夾着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不僅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同樣記載: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脱掉了。
秦國士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主要動力源於可以授爵。既然崇尚武力,為什麼不戴頭盔更好地保護自己?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並且商鞅的兩次變法都有針對軍隊的改革,最重要的兩條就是:“頒發法律。制定連坐法,輕罪用重刑。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級制度。”
這些都規定了秦國的士兵在戰場上必須英勇殺敵,而真正在戰場上立了軍功的士兵就可以加封爵位。商鞅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麼,整個生活跟打仗掛鈎了。這就是商鞅著名的軍功授爵制度。
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於重視家族傳承的中國人來説,軍功爵位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加封晉爵,這是秦國士兵在戰場上可以英勇殺敵的主要動力。據史書上記載,秦國直到統一六國的時候,共殺死敵人約有160萬人,可見秦軍士兵之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